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关妙专利>正文

健身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31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健身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青少年使用的健身滑板车。它包括车把、转向杆、前叉、套管、踏板、滑轮和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踏板的前端与套管相联接,折叠机构设置在套管与踏板之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折叠灵活、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健身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青少年使用的健身滑板车。 在
技术介绍
中,滑板车是一种即可休闲娱乐、又可健身的运动器具,它主要由车把、转向杆、前叉、套管、踏板和滑轮组成,在前叉的套管与踏板之间由连杆相联接,而折叠机构的设计比较复杂,该车因轻巧灵活、而深受青少年喜爱,但由于滑板车的踏板与套管的连接和折叠机构的设计不够合理,给使用安全和存放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安全、折叠方便的健身滑板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把、转向杆、前叉、套管、踏板、滑轮和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踏板的前端与套管相联接,折叠机构设置在套管与踏板之间。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由于采用了踏板与前叉套管直接联结的方式,从而提高了滑板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采用结构简单的折叠机构,使用时更灵活、方便,并且具有制造容易、成本低廉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车把1、转向杆3、前叉11、套管10、踏板13、和折叠机构,其中转向杆3内插接有伸缩转向杆2,两者由定位件4相接,车把1安装在伸缩转向杆2的上端,转向杆3的下部套接有套管10,转向杆3能在套管10内转动,转向杆3的底端固定有前叉11,前滑轮15安装于前叉11,两者由固定销16相联接,踏板13的前端由销钉5固接于套管10,踏板13的尾部装有后滑轮21和挡板14,后滑轮21与踏板13的尾部由销钉20相联接,折叠机构由前连杆7和后连杆18组成,它设置在套管10和踏板13之间,折叠机构的前连杆7和后连杆18由销钉9相联接,在前连杆7上设有定位孔8,在后连杆18上装有定位珠17,定位珠17能与定位孔7相配合,在踏板13上开设有限位孔12,折叠机构的后连杆18位于限位孔12内,并由销钉19将其连接于踏板13的下侧,折叠机构的前连杆7由销钉6连接于套管10上。权利要求1.一种健身滑板车,它包括车把(1)、转向杆(3)、前叉(11)、套管(10)、踏板(13)、前、后滑轮(15、21)和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踏板(13)的前端与套管(10)相联接,折叠机构设置在套管(10)与踏板(1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机构由前连杆(7)和后连杆(18)组成,前后连杆由销钉(9)相联接,在前连杆上设有定位孔(8),在后连杆上装有定位珠(17),定位珠能与定位孔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健身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青少年使用的健身滑板车。它包括车把、转向杆、前叉、套管、踏板、滑轮和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踏板的前端与套管相联接,折叠机构设置在套管与踏板之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折叠灵活、方便的特点。文档编号A63C17/00GK2469950SQ0024775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胡关妙 申请人:胡关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滑板车,它包括车把(1)、转向杆(3)、前叉(11)、套管(10)、踏板(13)、前、后滑轮(15、21)和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踏板(13)的前端与套管(10)相联接,折叠机构设置在套管(10)与踏板(1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关妙
申请(专利权)人:胡关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