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滤波器和附带ESD保护电路的共模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883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9 07:00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共模滤波器以及附带ESD保护电路的共模滤波器的第一信号线侧,由第一电感元件(L1)、第一电容元件(C1)、第二电容元件(C2)、第三电感元件(L3)和第五电感元件(L5)构成第一谐振电路(RC1),由第一电感元件(L1)、第一电容元件(C1)和第二电容元件(C2)构成第三谐振电路(RC3),并由第一电感元件(L1)、第三电感元件(L3)、第一电容元件(C1)、第二电容元件(C2)和第五电容元件(C5)构成第五谐振电路(RC5)。在第二信号线侧,第二谐振电路(RC2)、第四谐振电路(RC4)和第六谐振电路(RC6)被类似地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抑制在差分传输线路中传播的共模噪声的共模滤波器和附带ESD保护电路的共模滤波器
技术介绍
为了抑制将在差分传输线路中传播的共模噪声,传统技术中使用共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述的那样包括两个线圈,两个线圈被构成为使由差模信号(常模信号)在各线圈中产生的磁场相抵消,而对于共模信号(共模噪声)而言磁场相互增强。一般来说,在这样的共模扼流圈中,需要各线圈具有大的电感值,并且各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331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如果增大线圈的电感值,并增大各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则自谐振频率变低,信号的传输损耗也增大。因此,在如USB和HDMI(注册商标)等的高速接口用的差分传输线路那样在高频带使用的、且要求传输损耗小的差分传输线路中,难以利用如上所述的共模扼流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共模滤波器,即使其电感值小、耦合系数小仍具有高的共模噪声抑制效果,且在高频率下特性良好、传输损耗小。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本技术的共模滤波器和附带ESD保护电路的共模滤波器被构成为具有如下结构。(1)本技术的共模滤波器是被插入在构成差分传输线路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上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被串联地插入在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电感元件;被串联地插入在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电感元件;第一端连接在对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中性点上的第三电感元件;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中性点上的第四电感元件;连接在第一电感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三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一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一电感元件的第二端和第三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二电感元件的第一端和第四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二电感元件的第二端和第四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四电容元件;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感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容元件,第一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第三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第二电容元件和第五电感元件构成,第二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第三电容元件、第四电容元件、第四电感元件和第五电感元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和第二电容元件构成,第四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第三电容元件和第四电容元件构成,第五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第三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第二电容元件和第五电容元件构成,第六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第四电感元件、第三电容元件、第四电容元件和第五电容元件构成。(2)在上述(1)中,优选的是,由第一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第二电容元件和第三电感元件构成的电路跟由第二电感元件、第三电容元件、第四电容元件和第四电感元件构成的电路对称。通过此结构,从共模到差模的变换量和从差模到共模的变换量减少。(3)在上述(2)中,优选的是,第一谐振频率即第一、第二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第二谐振频率即第三、第四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和第三谐振频率即第五、第六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各不相同。因此,可以在宽频带范围内衰减共模噪声。(4)在上述(2)或(3)中,优选的是,在第三谐振电路和第四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下,第一电容元件、第二电容元件、第三电容元件和第四电容元件的阻抗大于第三电感元件和第四电感元件的串联阻抗。因此,差模信号的插入损耗的增大得以抑制。(5)本技术的共模滤波器是在构成差分传输线路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中插入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地插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电感元件;串联地插入在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电感元件;第一端连接在对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中性点上、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上的第三电感元件;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中性点上、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信号线上的第四电感元件;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感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容元件,在共模噪声的通带内由所述第五电感元件和所述第五电容元件的谐振电路形成了衰减极点。(6)在上述(5)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电感元件和所述第四电感元件被卷绕和连接成对共模噪声进行差分耦合、对差模信号进行累积耦合。因此,差模损耗增大被抑制。(7)本技术的附带ESD保护电路的共模滤波器包括: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模滤波器;以及插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接地点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和接地点之间的ESD保护元件。(8)在上述(7)中,优选的是,所述共模滤波器被构成在半导体基板的再布线层上,作为所述ESD保护元件的齐纳二极管被形成在所述半导体基板中。因此,可以减少应安装在电子设备电路基板上的元件数。(9)本技术的共模滤波器是在构成差分传输线路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上插入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地插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上的第一电感元件(L1);串联地插入在所述第二信号线上的第二电感元件(L2);第一端连接在对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中性点上、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上的第三电感元件(L3);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中性点上、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信号线上的第四电感元件(L4);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感元件(L5);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感元件(L1)和所述第三电感元件(L3)之间的第一并联连接电容元件(C1/C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元件(L2)和所述第四电感元件(L4)之间的第二并联连接电容元件(C3/C4),由包含所述第一并联连接电容元件(C1/C2)、所述第三电感元件(L3)和所述第五电感元件(L5)而构成的串联谐振电路以及包含所述第二并联连接电容元件(C3/C4)、所述第四电感元件(L4)和所述第五电感元件(L5)而构成的串联谐振电路形成了衰减极点(f1),由包含所述第一电感元件(L1)和所述第一并联连接电容元件(C1/C2)而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以及包含所述第二电感元件(L2)和所述第二并联连接电容元件(C3/C4)而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形成了衰减极点(f2)。通过上述结构,共模噪声在包含频率(f1)的衰减极点和频率(f2)衰减极点的宽频带范围内被衰减。(10)本技术的共模滤波器是插入在构成差分传输线路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上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地插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上的第一电感元件(L1);串联地插入在所述第二信号线上的第二电感元件(L2);第一端连接在对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中性点上、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上的第三电感元件(L3);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中性点上、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信号线上的第四电感元件(L4);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容元件(C5);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感元件(L1)和所述第三电感元件(L3)之间的第一并联连接电容元件(C1/C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元件(L2)和所述第四电感元件(L4)之间的第二并联连接电容元件(C3/C4),由包含所述第一并联连接电容元件(C1/C2)、所述第三电感元件(L3)和所述第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入在构成差分传输线路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上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地插入在第一信号线上的第一电感元件;串联地插入在第二信号线上的第二电感元件;第一端连接在对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中性点上的第三电感元件;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中性点上的第四电感元件;连接在第一电感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三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一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一电感元件的第二端和第三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二电感元件的第一端和第四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二电感元件的第二端和第四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四电容元件;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感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容元件,第一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第二电容元件、第三电感元件和第五电感元件构成,第二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第三电容元件、第四电容元件、第四电感元件和第五电感元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和第二电容元件构成,第四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第三电容元件和第四电容元件构成,第五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第三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第二电容元件和第五电容元件构成,第六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第四电感元件、第三电容元件、第四电容元件和第五电容元件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09 JP 2013-2538921.一种插入在构成差分传输线路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上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地插入在第一信号线上的第一电感元件;串联地插入在第二信号线上的第二电感元件;第一端连接在对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中性点上的第三电感元件;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中性点上的第四电感元件;连接在第一电感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三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一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一电感元件的第二端和第三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二电感元件的第一端和第四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电容元件;连接在第二电感元件的第二端和第四电感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四电容元件;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感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容元件,第一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第二电容元件、第三电感元件和第五电感元件构成,第二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第三电容元件、第四电容元件、第四电感元件和第五电感元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和第二电容元件构成,第四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第三电容元件和第四电容元件构成,第五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第三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第二电容元件和第五电容元件构成,第六谐振电路由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第四电感元件、第三电容元件、第四电容元件和第五电容元件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电感元件、第一电容元件、第二电容元件和第三电感元件构成的电路跟由第二电感元件、第三电容元件、第四电容元件和第四电感元件构成的电路对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谐振频率即第一、第二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第二谐振频率即第三、第四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和第三谐振频率即第五、第六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各不相同。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三谐振电路和第四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下,第一电容元件、第二电容元件、第三电容元件和第四电容元件的阻抗大于第三电感元件和第四电感元件的串联阻抗。5.一种插入在构成差分传输线路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上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地插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电感元件;串联地插入在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电感元件;第一端连接在对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中性点上、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上的第三电感元件;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中性点上、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信号线上的第四电感元件;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感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五电容元件,由所述第五电感元件和所述第五电容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木纪行秋山恒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