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袭明专利>正文

一种扑翼机机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786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9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扑翼机机翼,包括机翼本体和扇面,机翼本体沿自身长度方向部分插入扑翼机,且铰接于扑翼机的侧壁固定轴,使所述机翼本体能够绕扑翼机前进方向上的固定轴摆动;扇面设置在所述机翼本体宽度方向上靠近扑翼机尾部的一侧,且所述扇面向扑翼机尾部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机翼本体和扇面构成,结构简单,重量轻,整个机翼结构在摆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柔性,扇面随机翼一起摆动,为机翼提供推力与升力,机翼在上扑时阻力小,有利于扑翼机的起飞与飞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扑翼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扑翼机机翼
技术介绍
扑翼机又称振翼机,是指机翼能像鸟和昆虫翅膀那样上下扑动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扑动的机翼不仅产生升力,还产生向前的推动力。现代扑翼飞行器从原理上分为仿鸟扑翼和仿昆虫扑翼,以微小型无人扑翼为主。仿鸟扑翼的扑动频率低,翼面积大,类似鸟类飞行,制造相对容易;仿昆虫扑翼扑动频率高,翼面积小,制造难度高,但可以方便的实现悬停。仿生扑翼机在军事和民用中具有很大优势,成为研制的热点。目前的扑翼机所采用的机翼主要为固定翼,由一块整体结构固定于机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出现了大型载人扑翼机结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无法避免的问题,以至于无法实现真正的载人飞行:(1)、柔性问题。传统固定式机翼缺乏像鸟类翅膀一样可以相互联动的关节结构,随动性较差;(2)、阻力问题。传统的机翼通常采用整体结构制造,上扑时阻力较大,效率不高;(3)、重量问题。由于传统扑翼机在保证机翼稳固的情况下,在结构设计上较复杂,这无疑增加了机翼本身的重量,不利于扑翼机的起飞与飞行。(4)、结构不稳固。仅由外侧关节构成的机翼骨架结构强度不高,通过在两侧骨架之间增加连接部件通常也达不到所需的稳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扑翼机机翼,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扑翼机机翼存在的柔性差、阻力大、重量大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扑翼机机翼,包括机翼本体和扇面;所述机翼本体沿自身长度方向部分插入扑翼机,且铰接于扑翼机侧壁的固定轴,使所述机翼本体能够绕扑翼机前进方向上的固定轴摆动;所述扇面设置在所述机翼本体宽度方向上靠近扑翼机尾部的一侧,且所述扇面向扑翼机尾部的方向延伸。进一步,所述机翼本体由第一连杆组、第二连杆组、第三连杆组互相嵌插而成,所述第一连杆组由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杆组成,所述第一连杆沿长度方向插入扑翼机侧壁,位于扑翼机内,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靠近扑翼机轴线的一端通过固定机构合并固定;所述第二连杆组由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杆组成,所述第三连杆组由两个对称的第三连杆组成,所述第二连杆向所述机翼本体中心线弯折,所述第一连杆组与所述第三连杆组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杆组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组位于扑翼机外,所述第三连杆组长度方向远离扑翼机的一端闭合。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机翼本体采用多个连杆组构成骨架结构,整个骨架呈闭合状,扑翼机内的第一连杆组、第二连杆组与扑翼机外的第三连杆组组成杠杆结构,形成关节式机翼骨骼结构,既可满足扑动机翼所需的强度,又可使机翼本体有一定柔韧性,同时实现摆动要求。进一步,扑翼机机翼还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中心轴插入所述固定机构开孔内,所述第一连杆组、所述固定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形成Y型结构,所述滑动机构与扑翼机内部轴线上的驱动机构配合,带动所述第一连杆组运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插入扑翼机内部的机翼本体呈Y型结构,增加结构强度,滑动机构在扑翼机驱动机构带动下将动力传递至机翼本体的各个零件,从而带动整个机翼的运动。进一步,扑翼机机翼还包括:两个对称的支撑关节;所述支撑关节呈倒梯形,上底面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杆组、所述第三连杆组连接处下方。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支撑关节采用倒梯形立交桥式结构,支撑并连接第二连杆组与第三连杆组,增加第二连杆组与第三连杆组受力点的强度,可以绕扑翼机固定轴旋转,形成扑翼扑动的转动关节。进一步,所述支撑关节侧面设有通孔,所述机翼本体通过所述支撑关节侧面通孔与扑翼机侧壁的固定轴铰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机翼本体与扑翼机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实现机翼本体的摆动。进一步,扑翼机机翼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多个,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之间,平行于扑翼机机身固定轴,用于加固所述第三连杆组的结构。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在扑翼机外部的第三连杆组之间增加横肋结构,增加机翼骨架稳定性,保证外部机翼本体动作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进一步,扑翼机机翼还包括:限位插;所述扇面通过所述限位插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杆组宽度方向一侧。限位插为一种连接件,中间设有通孔,用于设置贯穿第三连杆组其中的一个第三连杆,限位插一端连有扇面,另一端为开口状,用于插到第三连杆组另外一个第三连杆上,起到固定作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限位插将扇面嵌插到第三连杆组上,方便扇面的拆卸与固定,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环境来增加扇面的个数、尺寸、形状等。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均为空心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为碳纤维杆。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碳纤维杆结构,不仅减轻了机翼骨架的质量,而且增加了机翼骨架的强度。优选地,所述支撑关节采用铝型材加工制作而成。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支撑关节主体采用矩形铝型材加工制作,质量轻,可以承受大弯矩。进一步,所述扇面包括扇面骨架和布,所述布粘贴于所述扇面骨架表面,所述扇面骨架由环氧板扇框、木板和扇面支撑杆组成。扇面支撑杆为碳纤维杆。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扇面骨架采用碳纤维杆与环氧板扇框构成,质量轻,扇面表面蒙皮后在机翼扑动过程中随机翼一起摆动,具有柔性,提供推力与升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机翼本体和扇面构成,结构简单,重量轻,机翼本体部分插入扑翼机,铰接于扑翼机的侧壁,绕扑翼机前进方向上的转轴进行摆动,整个机翼结构在摆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柔性,扇面随机翼一起摆动,为机翼提供推力与升力,机翼在上扑时阻力小,有利于扑翼机的起飞与飞行。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扑翼机机翼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扑翼机机翼的轴测图;图3为图2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P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扑翼机机翼的扇面轴测图。附图标记:10-扑翼机; 20-机翼本体; 30-扇面;21-第一连杆组; 22-第二连杆组; 23-第三连杆组;201-固定机构; 202-滑动机构; 203-支撑关节;11-固定轴; 204-连接杆; 205-限位插;301-环氧板扇框; 302-木板; 303-扇面支撑杆;304-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扑翼机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本体和扇面;所述机翼本体沿自身长度方向部分插入扑翼机,且铰接于扑翼机侧壁的固定轴,使所述机翼本体能够绕扑翼机前进方向上的固定轴摆动;所述扇面设置在所述机翼本体宽度方向上靠近扑翼机尾部的一侧,且所述扇面向扑翼机尾部的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扑翼机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本体和扇面;所述机翼本体沿自身长度方向部分插入扑翼机,且铰接于扑翼机侧壁的固定轴,使所述机翼本体能够绕扑翼机前进方向上的固定轴摆动;所述扇面设置在所述机翼本体宽度方向上靠近扑翼机尾部的一侧,且所述扇面向扑翼机尾部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翼机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本体由第一连杆组、第二连杆组、第三连杆组互相嵌插而成,所述第一连杆组由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杆组成,所述第一连杆沿长度方向插入扑翼机侧壁,位于扑翼机内,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靠近扑翼机轴线的一端通过固定机构合并固定;所述第二连杆组由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杆组成,所述第三连杆组由两个对称的第三连杆组成,所述第二连杆向所述机翼本体中心线弯折,所述第一连杆组与所述第三连杆组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杆组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组位于扑翼机外,所述第三连杆组长度方向远离扑翼机的一端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扑翼机机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中心轴插入所述固定机构开孔内,所述第一连杆组、所述固定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形成Y型结构,所述滑动机构与扑翼机内部轴线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袭明
申请(专利权)人:周袭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