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横梁,包括横向钢筋、斜向钢筋、十字结、纵向钢筋、垂直钢筋、连接片、防脱片、秸秆丝、秸秆束和横梁体,横向钢筋、斜向钢筋、纵向钢筋、垂直钢筋和连接片构成主钢筋骨架,秸秆束、横向钢筋和十字结构成横梁单元,秸秆丝组成秸秆束,秸秆束编织成辫状,秸秆束之间设有子横向钢筋,子横向钢筋上设有子十字结,子十字结垂直于子横向钢筋,秸秆横梁具有制造容易、简单实用、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承重量大、耐稀酸稀碱性好、不含有机溶剂、无毒环保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农村和山区家禽养殖场板房、水产养殖池值班屋、工地临时板房、家用小型阁楼和报刊岗亭中的横梁用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横梁,尤其涉及秸秆横梁制造技术,属于人造横梁
技术介绍
随着石化资源的日益短缺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不断寻求秸秆等农林废弃生物质并实现资源化利用,但由于秸秆体积大、密度小、收集运输成本高,必须寻找可行的降低资源化利用成本的方法。秸秆横梁是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途径,其制造技术已相对成熟,并开始逐步推广,但是,现有的秸秆横梁制造技术存在诸多缺点:一是秸秆横梁制造技术大多是将秸秆粉碎后加入胶体或塑料再形成横梁,其秸秆纤维结构遭到破坏,降低了横梁的承重强度,有些秸秆横梁技术中的秸秆虽然没有被粉碎,但被切成小段且没有有序叠放,同样降低了横梁的承重强度;二是秸秆横梁中缺少加强钢筋或钢筋结构不合理,导致横梁使用寿命受限和承重有限;三是秸秆板材制造中采用脲醛树枝作胶粘剂,有毒有味,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便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水性乳胶作胶粘剂,无毒无味,使用寿命长,承重量大的秸秆横梁。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秸秆横梁包括上横向钢筋(1)、斜向钢筋(2)、主十字结(3)、上纵向钢筋(4)、后垂直钢筋(5)、角连接片(6)、防脱片(7)、中心横向钢筋(8)、下纵向钢筋(9)、前垂直钢筋(10)、平连接片(11)、下横向钢筋(12)、秸秆丝(13)、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第三秸秆束(16)、子横向钢筋(17)、子十字结(18)、横梁体(19)、秸秆体正面(20)和秸秆体侧面(21);上横向钢筋(1)、斜向钢筋(2)、上纵向钢筋(4)、后垂直钢筋(5)、角连接片(6)、下纵向钢筋(9)、前垂直钢筋(10)、平连接片(11)、下横向钢筋(12)构成主钢筋骨架,中心横向钢筋(8)、主十字结(3)和防脱片(7)构成辅钢筋骨架,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第三秸秆束(16)、子横向钢筋(17)和子十字结(18)构成横梁单元;横梁体(19)内部正前方及正后方都设有上横向钢筋(1)和下横向钢筋(12),每根上横向钢筋(1)和下横向钢筋(12)之间设有八根斜向钢筋(2),斜向钢筋(2)与上横向钢筋(1)之间以及斜向钢筋(2)与下横向钢筋(12)之间通过平连接片(11)连接,平连接片(11)的端面为一字形,每两根斜向钢筋(2)之间呈八字形,自左向右有四个八字形斜向钢筋(2),横梁体(19)内部左右两侧都设有上纵向钢筋(4)和下纵向钢筋(9),每根上纵向钢筋(4)和下纵向钢筋(9)之间设有两根斜向钢筋(2),两根斜向钢筋(2)之间呈一个八字形,上横向钢筋(1)、上纵向钢筋(4)与后垂直钢筋(5)之间通过角连接片(6)连接,角连接片(6)的端面成L形,横梁体(19)内部底部的正中位置设有一根中心横向钢筋(8),中心横向钢筋(8)上面设有四个主十字结(3),主十字结(3)的端面垂直于中心横向钢筋(8),中心横向钢筋(8)左右两侧各设一片防脱片(7);秸秆丝(13)分别组成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和第三秸秆束(16),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和第三秸秆束(16)编织成辫状,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和第三秸秆束(16)中间设有一根子横向钢筋(17),子横向钢筋(17)上面设有十五个子十字结(18),子十字结(18)的端面垂直于子横向钢筋(1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秸秆横梁具有制造容易、简单实用、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承重量大、耐稀酸稀碱性好、不含有机溶剂、无毒环保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农村和山区家禽养殖场板房、水产养殖池值班屋、工地临时板房、家用小型阁楼和报刊岗亭中的横梁用材。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4幅附图:图1为秸秆横梁内部钢筋骨架立体图;图2为秸秆横梁内部横梁单元外观图;图3为秸秆横梁内部横梁单元透视图;图4为秸秆横梁外观立体图。附图中所标各数字分别表示如下:1.上横向钢筋,2.斜向钢筋,3.主十字结,4.上纵向钢筋,5.后垂直钢筋,6.角连接片,7.防脱片,8.中心横向钢筋,9.下纵向钢筋,10.前垂直钢筋,11.平连接片,12.下横向钢筋,13.秸秆丝,14.第一秸秆束,15.第二秸秆束,16.第三秸秆束,17.子横向钢筋,18.子十字结,19.横梁体,20.秸秆体正面,21.秸秆体侧面。具体实施方式1.根据图1至图4,秸秆横梁包括上横向钢筋(1)、斜向钢筋(2)、主十字结(3)、上纵向钢筋(4)、后垂直钢筋(5)、角连接片(6)、防脱片(7)、中心横向钢筋(8)、下纵向钢筋(9)、前垂直钢筋(10)、平连接片(11)、下横向钢筋(12)、秸秆丝(13)、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第三秸秆束(16)、子横向钢筋(17)、子十字结(18)、横梁体(19)、秸秆体正面(20)和秸秆体侧面(21)。2.上横向钢筋(1)、斜向钢筋(2)、上纵向钢筋(4)、后垂直钢筋(5)、角连接片(6)、下纵向钢筋(9)、前垂直钢筋(10)、平连接片(11)、下横向钢筋(12)构成主钢筋骨架,中心横向钢筋(8)、主十字结(3)和防脱片(7)构成辅钢筋骨架,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第三秸秆束(16)、子横向钢筋(17)和子十字结(18)构成横梁单元。3.横梁体(19)内部正前方及正后方都设有上横向钢筋(1)和下横向钢筋(12),每根上横向钢筋(1)和下横向钢筋(12)之间设有八根斜向钢筋(2),斜向钢筋(2)与上横向钢筋(1)之间以及斜向钢筋(2)与下横向钢筋(12)之间通过平连接片(11)连接,平连接片(11)的端面为一字形,每两根斜向钢筋(2)之间呈八字形,自左向右有四个八字形斜向钢筋(2),横梁体(19)内部左右两侧都设有上纵向钢筋(4)和下纵向钢筋(9),每根上纵向钢筋(4)和下纵向钢筋(9)之间设有两根斜向钢筋(2),两根斜向钢筋(2)之间呈一个八字形,上横向钢筋(1)、上纵向钢筋(4)与后垂直钢筋(5)之间通过角连接片(6)连接,角连接片(6)的端面成L形,横梁体(19)内部底部的正中位置设有一根中心横向钢筋(8),中心横向钢筋(8)上面设有四个主十字结(3),主十字结(3)的端面垂直于中心横向钢筋(8),中心横向钢筋(8)左右两侧各设一片防脱片(7)。4.秸秆丝(13)分别组成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和第三秸秆束(16),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和第三秸秆束(16)编织成辫状,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和第三秸秆束(16)中间设有一根子横向钢筋(17),子横向钢筋(17)上面设有十五个子十字结(18),子十字结(18)的端面垂直于子横向钢筋(17)。5.制造秸秆横梁时,根据图1制作主钢筋骨架和辅钢筋骨架。6.将秸秆清洗干净,除去秸秆表面灰尘,以增加胶合附着力,秸秆无需切断,顺着秸秆纤维方向将秸秆剖丝,一根秸秆剖成2~6根秸秆丝,除去秸秆的空芯管,将秸秆丝浸泡在白乳胶中,待秸秆丝大多附着了白乳胶后,将秸秆丝从白乳胶中捞出,放入滚筒式搅拌机中滚搅,保持秸秆丝不被搅乱,且秸秆丝与白乳胶完全充分附着。7.从滚筒式搅拌机中取出秸秆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横梁,包括上横向钢筋(1)、斜向钢筋(2)、主十字结(3)、上纵向钢筋(4)、后垂直钢筋(5)、角连接片(6)、防脱片(7)、中心横向钢筋(8)、下纵向钢筋(9)、前垂直钢筋(10)、平连接片(11)、下横向钢筋(12)、秸秆丝(13)、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第三秸秆束(16)、子横向钢筋(17)、子十字结(18)、横梁体(19)、秸秆体正面(20)和秸秆体侧面(21);上横向钢筋(1)、斜向钢筋(2)、上纵向钢筋(4)、后垂直钢筋(5)、角连接片(6)、下纵向钢筋(9)、前垂直钢筋(10)、平连接片(11)、下横向钢筋(12)构成主钢筋骨架,中心横向钢筋(8)、主十字结(3)和防脱片(7)构成辅钢筋骨架,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第三秸秆束(16)、子横向钢筋(17)和子十字结(18)构成横梁单元;其特征在于:横梁体(19)内部正前方及正后方都设有上横向钢筋(1)和下横向钢筋(12),每根上横向钢筋(1)和下横向钢筋(12)之间设有八根斜向钢筋(2),斜向钢筋(2)与上横向钢筋(1)之间以及斜向钢筋(2)与下横向钢筋(12)之间通过平连接片(11)连接,平连接片(11)的端面为一字形,每两根斜向钢筋(2)之间呈八字形,自左向右有四个八字形斜向钢筋(2),横梁体(19)内部左右两侧都设有上纵向钢筋(4)和下纵向钢筋(9),每根上纵向钢筋(4)和下纵向钢筋(9)之间设有两根斜向钢筋(2),两根斜向钢筋(2)之间呈一个八字形,上横向钢筋(1)、上纵向钢筋(4)与后垂直钢筋(5)之间通过角连接片(6)连接,角连接片(6)的端面成L形,横梁体(19)内部底部的正中位置设有一根中心横向钢筋(8),中心横向钢筋(8)上面设有四个主十字结(3),主十字结(3)的端面垂直于中心横向钢筋(8),中心横向钢筋(8)左右两侧各设一片防脱片(7);秸秆丝(13)分别组成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和第三秸秆束(16),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和第三秸秆束(16)编织成辫状,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和第三秸秆束(16)中间设有一根子横向钢筋(17),子横向钢筋(17)上面设有十五个子十字结(18),子十字结(18)的端面垂直于子横向钢筋(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横梁,包括上横向钢筋(1)、斜向钢筋(2)、主十字结(3)、上纵向钢筋(4)、后垂直钢筋(5)、角连接片(6)、防脱片(7)、中心横向钢筋(8)、下纵向钢筋(9)、前垂直钢筋(10)、平连接片(11)、下横向钢筋(12)、秸秆丝(13)、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第三秸秆束(16)、子横向钢筋(17)、子十字结(18)、横梁体(19)、秸秆体正面(20)和秸秆体侧面(21);上横向钢筋(1)、斜向钢筋(2)、上纵向钢筋(4)、后垂直钢筋(5)、角连接片(6)、下纵向钢筋(9)、前垂直钢筋(10)、平连接片(11)、下横向钢筋(12)构成主钢筋骨架,中心横向钢筋(8)、主十字结(3)和防脱片(7)构成辅钢筋骨架,第一秸秆束(14)、第二秸秆束(15)、第三秸秆束(16)、子横向钢筋(17)和子十字结(18)构成横梁单元;其特征在于:横梁体(19)内部正前方及正后方都设有上横向钢筋(1)和下横向钢筋(12),每根上横向钢筋(1)和下横向钢筋(12)之间设有八根斜向钢筋(2),斜向钢筋(2)与上横向钢筋(1)之间以及斜向钢筋(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越,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