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脱模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120‑200份、甲基硅油25‑60份、聚丙烯酰胺15‑40份、脂肪醇10‑30份、聚乙二醇醚15‑40份、脂肪醇醚硫酸钠80‑150份、酞酸正丁酯12‑36份、二甲苯磺酸钠16‑28份、云母粉20‑50份、甲苯10‑25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5‑15份、去离子水150‑300份、交联剂15‑30份、触媒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橡胶脱模剂为白色乳液,PH值为6.5‑8,具有长达6个月的稳定性,用于橡胶制品脱模时,将脱模剂涂布与橡胶制品的模具上,经硫化后可形成牢固均匀的隔离涂膜,使得模具变得光亮、润滑,具有良好的脱模效果,而且该产品不腐蚀也不容易沾污模具,具有很好的水性环保且隔离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模剂
,尤其涉及一种橡胶脱模剂。
技术介绍
脱模剂是一种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间的功能性物质。脱模剂有耐化学性,在与不同树脂的化学成份(特别是苯乙烯和胺类)接触时不被溶解。脱模剂还具有耐热及应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损;脱模剂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转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碍喷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由于注塑、挤出、压延、模压、层压等工艺的迅速发展,脱模剂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目前粉末脱模剂使用得较多。粉末脱模剂涉及颗粒或粉料,如碳酸钙、滑石粉等。颗粒或粉料能够在橡胶制品与模具表面形成阻隔层,从而实现橡胶制品从模具上顺利脱离下来。但是,颗粒或粉料使用量较大,易漂浮在空气中,容易造成空气污染或成为过敏源,同时也会对橡胶制品和模具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粉末脱模剂不是理想的脱模剂。良好的橡胶脱模剂应该是既能实现橡胶制品的顺利脱模,又不污染橡胶制品和模具,对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橡胶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橡胶脱模剂的成品为白色乳液,PH值为6.5-8,具有长达6个月的稳定性,用于橡胶制品脱模时,将脱模剂涂布与橡胶制品的模具上,经硫化后可形成牢固均匀的隔离涂膜,使得模具变得光亮、润滑,具有良好的脱模效果,而且该产品不腐蚀也不容易沾污模具,具有很好的水性环保且隔离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橡胶脱模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120-200份、甲基硅油25-60份、聚丙烯酰胺15-40份、脂肪醇10-30份、聚乙二醇醚15-40份、肪醇醚硫酸钠80-150份、酞酸正丁酯12-36份、二甲苯磺酸钠16-28份、云母粉20-50份、甲苯10-25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5-15份、去离子水150-300份、交联剂15-30份、触媒5-15份。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150-180份、甲基硅油30-40份、聚丙烯酰胺18-35份、脂肪醇15-28份、聚乙二醇醚17-33份、肪醇醚硫酸钠100-135份、酞酸正丁酯19-34份、二甲苯磺酸钠20-27份、云母粉25-48份、甲苯13-22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7-13份、去离子水190-280份、交联剂16-26份、触媒6-10份。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150份、甲基硅油49份、聚丙烯酰胺31份、脂肪醇20份、聚乙二醇醚33份、肪醇醚硫酸钠120份、酞酸正丁酯27份、二甲苯磺酸钠25份、云母粉40份、甲苯19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0份、去离子水230份、交联剂20份、触媒10份。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甲基硅油、聚丙烯酰胺、脂肪醇的重量比为150-180:35-55:22-38:15-28。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醚、肪醇醚硫酸钠、酞酸正丁酯、二甲苯磺酸钠的重量比为20-36:90-130:19-33:21-26。优选地,所述云母粉、甲苯、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25-40:13-24:7-12:180-270。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苯酰或氨基甲酸乙酯。优选地,所述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份量配比称聚四氟乙烯、甲基硅油、聚丙烯酰胺、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甲苯,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放入搅拌机中,在40-85℃的温度下,持续搅拌30-60min;S2,按照份量配比称取肪醇醚硫酸钠、酞酸正丁酯、二甲苯磺酸钠、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放入S1中的搅拌机中,在50-90℃的温度下,持续搅拌35-55min;S3,向S2中的搅拌机中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20-30min后,添加交联剂和触媒,继续搅拌15-30min,即可得到一种橡胶脱模剂。本专利技术中,该脱模剂的成品为白色乳液,PH值为6.5-8,具有长达6个月的稳定性,用于橡胶制品脱模时,将脱模剂涂布与橡胶制品的模具上,经硫化后可形成牢固均匀的隔离涂膜,使得模具变得光亮、润滑,具有良好的脱模效果,而且该产品不腐蚀也不容易沾污模具,具有很好的水性环保且隔离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橡胶脱模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130份、甲基硅油30份、聚丙烯酰胺25份、脂肪醇15份、聚乙二醇醚22份、肪醇醚硫酸钠100份、酞酸正丁酯18份、二甲苯磺酸钠20份、云母粉30份、甲苯15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7份、去离子水170份、交联剂20份、触媒7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份量配比称聚四氟乙烯、甲基硅油、聚丙烯酰胺、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甲苯,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放入搅拌机中,在45℃的温度下,持续搅拌35min;S2,按照份量配比称取肪醇醚硫酸钠、酞酸正丁酯、二甲苯磺酸钠、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放入S1中的搅拌机中,在55℃的温度下,持续搅拌40min;S3,向S2中的搅拌机中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23min后,添加交联剂和触媒,继续搅拌18min,即可得到一种橡胶脱模剂。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橡胶脱模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180份、甲基硅油40份、聚丙烯酰胺30份、脂肪醇20份、聚乙二醇醚30份、肪醇醚硫酸钠120份、酞酸正丁酯24份、二甲苯磺酸钠23份、云母粉35份、甲苯18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1份、去离子水230份、交联剂22份、触媒1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份量配比称聚四氟乙烯、甲基硅油、聚丙烯酰胺、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甲苯,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放入搅拌机中,在60℃的温度下,持续搅拌45min;S2,按照份量配比称取肪醇醚硫酸钠、酞酸正丁酯、二甲苯磺酸钠、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放入S1中的搅拌机中,在65℃的温度下,持续搅拌45min;S3,向S2中的搅拌机中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26min后,添加交联剂和触媒,继续搅拌22min,即可得到一种橡胶脱模剂。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橡胶脱模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190份、甲基硅油55份、聚丙烯酰胺38份、脂肪醇29份、聚乙二醇醚37份、肪醇醚硫酸钠140份、酞酸正丁酯35份、二甲苯磺酸钠27份、云母粉48份、甲苯23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4份、去离子水280份、交联剂28份、触媒1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份量配比称聚四氟乙烯、甲基硅油、聚丙烯酰胺、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甲苯,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放入搅拌机中,在75℃的温度下,持续搅拌55min;S2,按照份量配比称取肪醇醚硫酸钠、酞酸正丁酯、二甲苯磺酸钠、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将上述原料混合后放入S1中的搅拌机中,在80℃的温度下,持续搅拌50min;S3,向S2中的搅拌机中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30min后,添加交联剂和触媒,继续搅拌28min,即可得到一种橡胶脱模剂。为了对实施例中的脱模剂脱模效果进行验证,本专利技术进行了隔离脱模实验,使用效果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知,本专利技术中生产的橡胶脱模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脱模隔离持久性好,使用中大大节约了成本和人力资源,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胶脱模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120‑200份、甲基硅油25‑60份、聚丙烯酰胺15‑40份、脂肪醇10‑30份、聚乙二醇醚15‑40份、肪醇醚硫酸钠80‑150份、酞酸正丁酯12‑36份、二甲苯磺酸钠16‑28份、云母粉20‑50份、甲苯10‑25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5‑15份、去离子水150‑300份、交联剂15‑30份、触媒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脱模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120-200份、甲基硅油25-60份、聚丙烯酰胺15-40份、脂肪醇10-30份、聚乙二醇醚15-40份、肪醇醚硫酸钠80-150份、酞酸正丁酯12-36份、二甲苯磺酸钠16-28份、云母粉20-50份、甲苯10-25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5-15份、去离子水150-300份、交联剂15-30份、触媒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脱模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150-180份、甲基硅油30-40份、聚丙烯酰胺18-35份、脂肪醇15-28份、聚乙二醇醚17-33份、肪醇醚硫酸钠100-135份、酞酸正丁酯19-34份、二甲苯磺酸钠20-27份、云母粉25-48份、甲苯13-22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7-13份、去离子水190-280份、交联剂16-26份、触媒6-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脱模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150份、甲基硅油49份、聚丙烯酰胺31份、脂肪醇20份、聚乙二醇醚33份、肪醇醚硫酸钠120份、酞酸正丁酯27份、二甲苯磺酸钠25份、云母粉40份、甲苯19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0份、去离子水230份、交联剂20份、触媒10份。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奉化市辉宏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