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捕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作吸附二氧化碳的高分子聚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大量能源使用使得大气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因此控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开始致力于二氧化碳的捕获、封存及转化利用的研究。我国能源储量具有“多煤、少油、贫气”的特点,导致能源供应结构失调,使我国成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消耗国家之一,而煤炭是一种高二氧化碳排放燃料,因此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离捕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最常用的捕获CO2的方法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低温分离法及其他方法。传统的溶剂吸收法的优点是效率高,可逆性好。它的缺点是二氧化碳回收时的能耗较大,投资高,对设备具有腐蚀性,也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膜分离法的主要优点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效益高、投资少等,但分离回收CO2效果较差,设备投资费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三聚氰胺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再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密封搅拌待三聚氰胺及均苯四甲酸二酐完全溶解后,加入共沸溶剂得到混合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升温至180‑220℃,回流反应12~20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缩聚液;以及(3)、将甲醇缓慢注入到步骤(2)得到的缩聚液中,搅拌、抽滤、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用作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的多孔聚酰亚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三聚氰胺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再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密封搅拌待三聚氰胺及均苯四甲酸二酐完全溶解后,加入共沸溶剂得到混合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升温至180-220℃,回流反应12~20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缩聚液;以及(3)、将甲醇缓慢注入到步骤(2)得到的缩聚液中,搅拌、抽滤、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用作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的多孔聚酰亚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共沸溶剂为二甲苯、甲苯或三甲基苯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三聚氰胺与均苯四甲酸二酐的摩尔比为1:1.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三聚氰胺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浓度为0.2-0.5摩尔/升。5.根据权利要求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