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主轴数控车床,包括床身、床鞍、两自由度的桁架机械手以及主轴箱,所述床身上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床鞍;所述床身上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主轴箱,且左床鞍与左主轴箱的位置相对应,右主轴箱和右床鞍的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床身上对称地安装两个主轴箱、两个床鞍,它配合桁架机械手可以独立完成对加工件的加工,不再需要两台车床配合使用,减少了占地面积,此外,数控车床采用对称布局,加工时受力均匀,减少了车床的变形,并提高了车床的加工精度及稳定性。另外,工作时桁架机械手的行程较短,因此工作效率较高,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床机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主轴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现有数控车床的机箱内一般只安装有一个主轴箱,一个床鞍,一台车床只能完成对加工件的一半加工,往往需要两台车床的配合才能完成对一个加工件的完整加工。在实际生产中,通常是两个车床并排放在一起,先在一个机床上加工出半成品,然后通过机械手将半成品抓取到另一车床上再加工出成品。这种加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首先两台车床必须并排放置,其实际占地面积较大;其次,机械手是单独设置于机床外,机械手带着加工件从一台车床移动至另一台车床,其行程较长,加工效率较低。此外,现有的机械手落地安装,安装调试不便,且易受地面其他车床震动影响,产生变形及移位。车床是生产加工企业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床身作为车床的一个基础部分,在车床工作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床身的自身布局的合理性往往对整个车床工作的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数控车床的床身上一般只安装有一个主轴箱,一个床鞍,并非对称设置,其两侧受力不均,易变形,并且在工作时极易产生振动现象,不仅会影响加工件的精度,而且车床自身的寿命也会受到影响。床身上都设有用于安装床鞍的床鞍导轨,现有的床鞍导轨都采用与水平面成45度角设置,其铸造难度大,加工慢,而且成本高,使用时易变形。此外,现有数控车床的水箱和液压油箱通常设置于床身的外部,不仅增大了车床的面积、不便运输,而且也不利于散热。此外,现有的床鞍包括安装于床身上的床鞍滑块安装面和用于安装上滑板的导轨安装面,床鞍滑块安装面和导轨安装面相互平行,床鞍滑块安装面和导轨安装面之间通过一体成型的长方形支撑架连接,为了保证刚性,这种长方形支撑架的耗材往往较多。为了工作的需要,使用时导轨安装面必须与水平面呈45°设置,这就导致床鞍滑块安装面也呈45°,即床身的上表面也得呈45°设置,而这种45°的床身在铸造时难度较大,加工成本较高。另外,采用这种结构的床鞍本身的加工难度也较大,且耗材也多,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称布局,占地面积小、自身稳定性强、不易变形并且工作效率高的双主轴数控车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主轴数控车床,包括床身、床鞍以及主轴箱,主轴箱和床鞍都安装于床身上,所述床身上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床鞍;所述床身上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主轴箱,且左床鞍与左主轴箱的位置相对应,右主轴箱和右床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数控车床还包括一桁架机械手,所述桁架机械手为两自由度机械手,它包括安装于床身上的左、右立柱,X轴组件和Y轴组件,所述X轴组件包括安装于左、右立柱上的X轴导轨以及可左、右移动地安装于X轴导轨上的X滑块;所述Y轴组件包括安装于X滑块侧面的Y固定块以及安装于Y固定块上的可上、下移动的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的下端安装有手爪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床身包括顶部的安装板,该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平的床鞍导轨;所述左、右床鞍均包括一体成型的滑块安装面、支撑架以及用于安装上滑板的导轨安装面,所述滑块安装面水平设置,滑块安装面安装于床鞍导轨上,所述导轨安装面与水平面呈45°设置,且左、右床鞍呈V字形。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呈直角三角形,支撑架的一个底边与滑块安装面连接;支撑架的斜边与导轨安装面连接。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开设有减重孔,且支撑架上设有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床身的内部被筋板分隔成水箱腔和油箱腔,所述水箱腔内安装有一水箱;所述油箱腔内安装有一液压油箱。更进一步的,所述油箱腔位于床身的前部,所述水箱腔位于床身的后部。进一步的,所述X轴导轨上安装有齿条,所述X滑块上安装有配合使用的伺服电机;所述Y轴导轨上安装有齿条,所述Y固定块上安装有配合使用的伺服电机。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本专利技术的床身上对称地安装两个主轴箱、两个床鞍,它可以独立完成对加工件的加工,不再需要两台车床配合使用,因此减少了占地面积,此外,床身及其床身上安装的主轴箱和床鞍都完全对称,加工时受力均匀,减少了车床的变形,并提高了车床的加工精度及稳定性。二、工作时加工件先在床身的左侧加工成半成品, 然后再通过机械手将加工件送至右侧加工为成品,由于左、右两侧的距离较近,所以机械手的行程较短,即工作效率较高。三、左、右两个床鞍的排列构成一个V形,使得车床具有良好的排屑性能。四、床身上的床鞍导轨水平设置,不仅降低了铸造难度、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工作时稳定性好,不易变形。五、液压油箱和和水箱置于床身内部,减少了机床的整体体积,使机床的整体结构紧凑和合理,且有利于车床的散热。六、滑块安装面和导轨安装面呈45°,且两安装面通过一体成型的三角形支撑架连接,不仅确保其刚性,而且节省了铸造材料、降低了加工难度。七、桁架机械手直接安装在机床内的床身上,其行程大大缩短,可节省运送时间并提高车床的工作效率,其次,工作时不会受其它车床的震动影响,产生变化或移位。附图说明图1为双主轴数控车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安装板的结构示意视图。图3为床身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床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桁架机械手以及床身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双主轴数控车床,包括床身1、左、右两个对称的床鞍2以及左、右两个对称的主轴箱3,左、右主轴箱3和左、右床鞍2都安装于床身1上,左主轴箱3与左床鞍2的位置相对应,右主轴箱3与右床鞍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数控车床还包括一桁架机械手8,该桁架机械手8为两自由度机械手。同时参照图3,所述X轴导轨31上安装有齿条311,所述X滑块32上安装有配合使用的伺服电机61,伺服电机61的前端安装有齿轮611,齿轮611在齿条311上运动,并带动X滑块32在X轴导轨31上水平运动;所述Y轴导轨41内安装有齿条(由于视角原因图中未画出),所述Y固定块42上安装有配合使用的伺服电机62,Y轴导轨41可沿Y固定块42上、下运动。同时参照图2,床身1包括顶部的安装板4,该安装板4的左、右两侧分别 设有水平的床鞍导轨41、42,床鞍导轨41和床鞍导轨42相互平行,且床鞍导轨41、42沿床身1的前、后方向延伸。同时参照图4,所述左、右床鞍2均包括一体成型的滑块安装面21、三角形的支撑架22以及用于安装上滑板的导轨安装面23,所述滑块安装面21水平设置,滑块安装面21安装于床鞍导轨41上,所述导轨安装面23与水平面呈45°设置,从图1中可看出左、右两个对称的床鞍2构成一个V字形,工作时,左、右床鞍2可分别沿床鞍导轨41、42前后滑动。继续参照图1,左、右主轴箱3对称地安装于床身1的中前部,床身1的中后部,即V字形床鞍2对应的凹陷区形成排屑区7。同时参照图2和图3,床身1大致呈长方体形,床身1的顶部形成一安装板4,床身1的内部形成一容置腔5。所述容置腔5由水箱腔51和油箱腔52组成,水箱腔51和油箱腔52之间通过筋板53间隔,油箱腔52位于床身1的前部,所述水箱腔51位于床身1的后部,使用时水箱腔51内可放置一水箱(图中未画出);油箱腔52内可放置一液压油箱(图中未画出)。继续参照图1和图2,安装板4包括两个床鞍导轨41、42,两个主轴箱安装部61、62以及排屑区7。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主轴数控车床,包括床身、床鞍以及主轴箱,主轴箱和床鞍都安装于床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上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床鞍;所述床身上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主轴箱,且左床鞍与左主轴箱的位置相对应,右主轴箱和右床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数控车床还包括一桁架机械手,所述桁架机械手为两自由度机械手,它包括安装于床身上的左、右立柱,X轴组件和Y轴组件,所述X轴组件包括安装于左、右立柱上的X轴导轨以及可左、右移动地安装于X轴导轨上的X滑块;所述Y轴组件包括安装于X滑块侧面的Y固定块以及安装于Y固定块上的可上、下移动的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的下端安装有手爪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主轴数控车床,包括床身、床鞍以及主轴箱,主轴箱和床鞍都安装于床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上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床鞍;所述床身上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主轴箱,且左床鞍与左主轴箱的位置相对应,右主轴箱和右床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数控车床还包括一桁架机械手,所述桁架机械手为两自由度机械手,它包括安装于床身上的左、右立柱,X轴组件和Y轴组件,所述X轴组件包括安装于左、右立柱上的X轴导轨以及可左、右移动地安装于X轴导轨上的X滑块;所述Y轴组件包括安装于X滑块侧面的Y固定块以及安装于Y固定块上的可上、下移动的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的下端安装有手爪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轴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包括顶部的安装板,该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平的床鞍导轨;所述左、右床鞍均包括一体成型的滑块安装面、支撑架以及用于安装上滑板的导轨安装面,所述滑块安装面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三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