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电压补偿电路的信号放大型自动灌溉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节水的意识逐渐增强,为了达到节水的目的,人们通常采用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来控制水泵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然而,目前农业灌溉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其采用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较低,无法准确的控制水泵工作,达不到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电压补偿电路的信号放大型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现实:一种基于电压补偿电路的信号放大型自动灌溉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芯片U3,二极管D2,检测探头Q1,检测探头Q2,串接在检测探头Q1和二极管D2的P极之间的电阻R2,串接在检测探头Q1和控制芯片U3的VIN管脚之间的电阻R1,N极与检测探头Q1相连接、P极与控制芯片U3的TO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控制芯片U3的BOO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3的LX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4,串接在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压补偿电路的信号放大型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3,二极管D2,检测探头Q1,检测探头Q2,串接在检测探头Q1和二极管D2的P极之间的电阻R2,串接在检测探头Q1和控制芯片U3的VIN管脚之间的电阻R1,N极与检测探头Q1相连接、P极与控制芯片U3的TO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控制芯片U3的BOO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3的LX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4,串接在控制芯片U3的NC管脚和GND管脚之间的电阻R3,与控制芯片U3的ISEN管脚相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的电压补偿电路,与电压补偿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电路,以及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压补偿电路的信号放大型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3,二极管D2,检测探头Q1,检测探头Q2,串接在检测探头Q1和二极管D2的P极之间的电阻R2,串接在检测探头Q1和控制芯片U3的VIN管脚之间的电阻R1,N极与检测探头Q1相连接、P极与控制芯片U3的TO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控制芯片U3的BOO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3的LX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4,串接在控制芯片U3的NC管脚和GND管脚之间的电阻R3,与控制芯片U3的ISEN管脚相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的电压补偿电路,与电压补偿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电路,以及串接在电源电路和控制芯片U3的LX管脚之间的开关电路组成;所述控制芯片U3的ISEN管脚与检测探头Q2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与检测探头Q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压补偿电路的信号放大型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由场效应管MOS,三极管VT4,三极管VT5,负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正极作为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容C9,串接在电容C9的负极和三极管VT5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12,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同时接地的电位器R13,正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0,正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1,串接在场效应管MOS的漏极和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5,N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串接在场效应管MOS的漏极和三极管VT5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6,正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作为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容C12,负极与电位器R13的控制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7后与电容C1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14,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13组成;所述三极管VT4的基极与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检测探头Q2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控制芯片U3的ISEN管脚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压补偿电路的信号放大型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补偿电路由放大器P,三极管VT3,负极经电阻R7后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特普瑞斯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