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弧面节能灯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365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弧面节能灯管结构,包括呈半圆弧状的铝制后盖壳,一对分别设置于该后盖壳的半圆弧状两端且呈对称形式的工字型内扣,安设于该一对内扣之间的灯珠面板,设置于该灯珠面板上的两排LED灯珠,呈双弧形状的塑料制前盖壳,一对分别设置于该前盖壳的双弧形状两端并与所述内扣相互扣合的L型外扣,一对设置于所述后盖壳内并形成内卡槽的卡块,安设于该内卡槽内的控制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排LED灯珠配合对应的双弧形前盖壳结构,分别对每排灯珠的光亮进行聚集,然后复合,实现增加光照亮度的目的,而且巧妙利用工字型的内扣结构,在卡接灯珠面板的同时也能卡接外盖壳,保证了前后盖壳的安装强度。

Double arc surface energy-saving lamp tub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 arc energy-saving lamp structure comprises a semicircular aluminum cover shell, a pai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back shell of the semicircular ends and a I-shaped symmetrical form within the buckle, installed in the inner buckle between the lamp panel is arranged on the lamp panel on the two row LED lamp, a double arc shaped plastic shell on a front cove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ends of the double arc shape of the front cover of the shell and the inner buckle buckled L type composite outer buckle block arranged on the rear cover shell and form a groove arranged on the control panel. The groove in the. The invention adopts double LED lamp with double arc corresponding to the front cover of the shell structure, respectively, for each row of light beads were gathered, and then realize the compound, increase the light brightness, and clever use of the H-shaped inner buckle structure, can be clamped in the clamping cover shell lamp panel at the same time, to ensure the install the front and rear cover shell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弧面节能灯管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灯具
,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双弧面节能灯管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灯管灯具的节能技术主要是以采用低功耗高亮度的LED灯珠来代替白炽灯、日光灯等较高能耗的发光技术实现。常规的增加灯具亮度的方式是相应增加LED灯珠的数量,但相应的LED灯珠数量增加也会导致灯具整体能耗增加。对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灯管结构改进的在不增加能耗的条件下增加灯具亮度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在不增加能耗情况下增加亮度的双弧面节能灯管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弧面节能灯管结构,包括呈半圆弧状的铝制后盖壳,一对分别设置于该后盖壳的半圆弧状两端且呈对称形式的工字型内扣,安设于该一对内扣之间的灯珠面板,设置于该灯珠面板上的沿灯管长度方向走向的两排LED灯珠,扣置于该后盖壳上的呈双弧形状的塑料制前盖壳,一对分别设置于该前盖壳的双弧形状两端并与所述内扣相互扣合的L型外扣,一对设置于所述后盖壳内并形成内卡槽的卡块,安设于该内卡槽内并与所述灯珠面板电连接的控制面板,开设于后盖壳上的散热孔,以及涂覆于前盖壳内侧的荧光层;其中,一排所述LED灯珠与所述前盖壳的双弧形状上的一个弧形中部相对设置,所述内卡槽位于后盖壳的半圆弧状中部,使灯珠面板与控制面板之间形成一足够大的散热空间。具体地,所述内扣上朝向另一个内扣的卡口卡接灯珠面板一边缘,另一个卡口与对应端的所述外扣扣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双排LED灯珠配合对应的双弧形前盖壳结构,分别对每排灯珠的光亮进行聚集,然后复合,实现增加光照亮度的目的,而且巧妙利用工字型的内扣结构,在卡接灯珠面板的同时也能卡接外盖壳,保证了前后盖壳的安装强度,方便安装使用,并且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2)本专利技术还通过涂覆荧光层避免光线的直接照射,同时荧光层吸收并放出光亮,也不会影响光照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双弧面节能灯管结构,包括呈半圆弧状的铝制后盖壳1,一对分别设置于该后盖壳的半圆弧状两端且呈对称形式的工字型内扣2,安设于该一对内扣之间的灯珠面板3,设置于该灯珠面板上的沿灯管长度方向走向的两排LED灯珠4,扣置于该后盖壳上的呈双弧形状的塑料制前盖壳5,一对分别设置于该前盖壳的双弧形状两端并与所述内扣相互扣合的L型外扣6,一对设置于所述后盖壳内并形成内卡槽8的卡块7,安设于该内卡槽内并与所述灯珠面板电连接的控制面板9,开设于后盖壳上的散热孔,以及涂覆于前盖壳内侧的荧光层10;其中,一排所述LED灯珠与所述前盖壳的双弧形状上的一个弧形中部相对设置,所述内卡槽位于后盖壳的半圆弧状中部,使灯珠面板与控制面板之间形成一足够大的散热空间11。具体地,所述内扣上朝向另一个内扣的卡口卡接灯珠面板一边缘,另一个卡口与对应端的所述外扣扣接。本专利技术巧妙利用的两排LED灯珠与双弧形状的前盖壳进行光亮聚集和复合,有效增强的整体亮度和光照覆盖度,简单方便。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弧面节能灯管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弧面节能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半圆弧状的铝制后盖壳,一对分别设置于该后盖壳的半圆弧状两端且呈对称形式的工字型内扣,安设于该一对内扣之间的灯珠面板,设置于该灯珠面板上的沿灯管长度方向走向的两排LED灯珠,扣置于该后盖壳上的呈双弧形状的塑料制前盖壳,一对分别设置于该前盖壳的双弧形状两端并与所述内扣相互扣合的L型外扣,一对设置于所述后盖壳内并形成内卡槽的卡块,安设于该内卡槽内并与所述灯珠面板电连接的控制面板,开设于后盖壳上的散热孔,以及涂覆于前盖壳内侧的荧光层;其中,一排所述LED灯珠与所述前盖壳的双弧形状上的一个弧形中部相对设置,所述内卡槽位于后盖壳的半圆弧状中部,使灯珠面板与控制面板之间形成一足够大的散热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弧面节能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半圆弧状的铝制后盖壳,一对分别设置于该后盖壳的半圆弧状两端且呈对称形式的工字型内扣,安设于该一对内扣之间的灯珠面板,设置于该灯珠面板上的沿灯管长度方向走向的两排LED灯珠,扣置于该后盖壳上的呈双弧形状的塑料制前盖壳,一对分别设置于该前盖壳的双弧形状两端并与所述内扣相互扣合的L型外扣,一对设置于所述后盖壳内并形成内卡槽的卡块,安设于该内卡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特普瑞斯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