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连接橡胶触头包含下膜、上膜、多条导线、橡胶层和膜导引件。下膜包含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下电极部分。上膜的外缘设置在中央区域与外缘区域之间的界面内。导线设置在下膜与上膜之间,并且在下电极部分与上电极部分之间作出连接。橡胶层包含弹性材料。橡胶层的外缘从上膜的外缘朝向外侧突出。橡胶层维持下膜与上膜之间的恒定距离。膜导引件沿着橡胶层的侧表面设置在下膜的外缘区域中并与下膜整体地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路连接橡胶触头与其制造方法,并且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延长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的可靠性的线路连接触头橡胶与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检验过程直接与产品的可靠性相关并且极其重要。在完成封装之后以及封装之前的步骤,半导体需要检验。为了检验封装之前或之后的半导体的电气特性,电力被施加到半导体的焊盘。将电力施加到具有高度集成的电路的半导体的焊盘近乎不可能,因此具有各向异性特性的焊盘被介入到半导体与测试台之间。施加到测试台的电力穿过各向异性焊盘而施加到半导体,由此执行测试。在常规各向异性焊盘中,绝缘硅橡胶被介入到电极之间,并且其中导电颗粒均匀散布的硅树脂在电极中固化,以使得电极形成呈导电状态的结构。在上述结构中,每一个电极的散布状态是不同的,以致于产品的可靠性在各个产品之间是不均匀的,并且当电极被施压超过30%或等于30%时,导电颗粒挣脱硅而漂移,且因此,可导致产品质量的恶化和使用寿命的缩短。并且,当硅的高度增大时,质量大幅降低。相比之下,当电极的间距减小时,产品的使用寿命缩短且电气特性恶化。作为各向异性焊盘的另一技术,已研究将导线植入在硅橡胶中的技术。然而,当晶种(sire)被植入到导线中时,在重复测试期间,导线和焊盘被掩埋在橡胶中。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延长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的可靠性的线路连接接触橡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制造线路连接橡胶触头的方法。技术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路连接橡胶触头,所述线路连接橡胶触头包含下膜、上膜、多条导线、橡胶层和膜导引件。下膜具有其中形成有多个开口的中央区域以及围绕中央区域的外缘区域,并且包含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下电极部分。上膜包含多个开口以及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上电极部分。上膜的外缘设置在中央区域与外缘区域之间的界面内。导线被设置在下膜与上膜之间,并且在下电极部分与上电极部分之间形成连接。橡胶层包含弹性材料且设置在下膜的中央区域中。橡胶层的外缘从上膜的外缘朝向外侧突出。橡胶层掩埋导线且维持下膜与上膜之间的恒定距离。膜导引件沿着橡胶层的侧表面设置在下膜的外缘区域中并与下膜整体形成。膜导引件具有大于下膜的厚度。上膜和下膜可与橡胶层整体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造线路连接橡胶触头的方法。形成穿过下膜的每一个开口的下电极部分。下膜包含其中形成有开口的中央区域以及围绕中央区域的外缘区域。在外缘区域中附连支撑板。支撑板防止下膜移位。支撑板的中央开放以露出中央区域。在下电极部分上结合导线。导线在垂直方向上布置。在支撑板上形成模具。模具围绕中央区域。在导线和模具上设置原始上膜以将导线的上端部结合到上电极部分。原始上膜包含多个开口以及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上电极部分。在下膜、模具和原始上膜所界定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橡胶层。沿着设置在下膜的中央区域与外缘区域之间的界面内的切割线切割原始上
膜以形成上膜。上膜的外缘被设置在橡胶层的外缘内。移除模具和支撑板。将膜导引件附连到下膜的外缘区域上。膜导引件可通过使膜导引件与下膜整体形成而被附连。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线路连接橡胶触头,所述线路连接橡胶触头包含下膜、上膜、多条导线、橡胶层、膜导引件和结合构件。下膜包含多个开口以及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下电极部分。上膜包含多个开口以及开口中所形成且面向下电极部分的多个上电极部分。导线被设置在下膜与上膜之间,并且在下电极部分与上电极部分之间形成连接。导线的长度大于下膜与上膜之间的间隔。橡胶层包含弹性材料且设置在下膜与上膜之间以掩埋导线。橡胶层维持下膜与上膜之间的恒定距离。膜导引件被设置成围绕橡胶层和下膜的侧表面。膜导引件具有大于下膜的厚度。结合构件包含弹性粘合剂且被附连到橡胶层的侧表面和膜导引件的上表面以将橡胶层与膜导引件结合起来。结合构件可包含粘合构件或结合夹具。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制造线路连接橡胶触头的方法。原始下膜和原始上膜是平行地对准的。原始下膜具有其中形成有多个开口的中央区域以及围绕中央区域的外缘区域。原始下膜包含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下电极部分。原始上膜包含多个开口以及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上电极部分。通过导线将下电极部分连接到上电极部分。在原始上膜与原始下膜之间注入硅橡胶并使之固化。沿着中央区域与外缘区域之间的界面切割原始上膜、固化的硅橡胶与原始下膜,以形成上膜、橡胶层和下膜。附连粘性胶带以覆盖膜导引件的整个下表面。膜导引件具有中央开口。中央开口具有等于或大于中央区域的大小。将下膜的下表面附连到穿过中央开口而露出的粘性胶带。将橡胶层与膜导引件结合。移除粘性胶带。下电极部分和上电极部分可采用如下方式通过导线连接:沿着两个输送带传送下膜和上膜;以及随着下膜和上膜被传送通过导线依序将下电极部分连接
到上电极部分。输送带可被配置成面向彼此。输送带的上部的间隔可大于其下部的间隔;并且下电极部分可填充原始下膜的开口。上电极部分可沿着原始上膜的开口的外缘而形成以在上电极部分的中央形成通孔。下电极部分和上电极部分可采用如下方式通过导线连接:布置原始上膜和原始下膜以使得下电极部分穿过上电极部分的通孔而露出;将导线的一个端部连接到下电极部分的上表面,将导线的另一端部连接到上电极部分的上表面或内表面;以及分开原始上膜与原始下膜之间的距离以使得导线介入到原始上膜与原始下膜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下电极部分和上电极部分可还包含焊接上电极部分以填充通孔。有利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电连接构件的下电极部分和上电极部分与下膜和上膜紧固地结合,由此防止出现下电极部分或上电极部分掩埋在橡胶层中的缺陷。并且,对应于下膜的外缘的外缘区域朝向橡胶层的外侧延伸,并且膜导引件在外缘区域中与下膜结合,以使得线路连接橡胶触头可容易地设置或固定在工作台上。此外,膜导引件邻近于橡胶层而设置以消散外力,由此防止外力集中在下膜与橡胶层之间的界面上。因此,防止下膜与橡胶层分离。并且,间隙形成在上膜的外缘与下膜的中央区域的外缘之间,由此防止了上膜因外力而与橡胶层分离,且因此,确保了电连接构件的电连接。此外,上膜和下膜覆盖橡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保护橡胶层和电连接构件不受例如灰尘、湿气等外部污染物的影响。并且,上膜被按压以使得下膜的下表面附连到粘性胶带,并且下电极部分的下部设置在膜导引件的下表面下方。当下电极部分的下部设置在膜导引件的
下表面下方时,在粘性胶带被移除之后,下电极部分可容易地与工作台的电极焊盘接触。此外,弹性构件和膜导引件覆盖橡胶层、下膜和上膜的侧表面,由此防止了下膜或上膜因外部冲击而与橡胶层分离。并且,粘合构件具有弹性,以使得外部冲击不被传递至电连接构件。此外,导线可通过输送带而连续附连,由此缩短制造时间。并且,导线的长度大于原始下膜与原始上膜之间的距离以及下膜和上膜之间的距离,由此防止了导线在制造过程期间因外部冲击而断开。此外,导线和模具通过连续过程而介入在原始上膜与原始下膜之间,由此缩短制造时间。并且,橡胶层仅形成在使用模具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切割固化的硅橡胶的过程被省去,由此减少在切割过程期间产生的缺陷。此外,上电极部分和下电极部分具有彼此不同的结构,并且同时,多条导线可耦接到上电极部分和下电极部分。因此,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路连接橡胶触头,包括:下膜,具有其中形成有多个开口的中央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央区域的外缘区域,并且包含所述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下电极部分;上膜,包含多个开口以及所述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上电极部分,所述上膜的外缘设置在所述中央区域与所述外缘区域之间的界面内;多条导线,设置在所述下膜与所述上膜之间,所述导线在所述下电极部分与所述上电极部分之间连接;橡胶层,包含弹性材料且被设置在所述下膜的所述中央区域中,所述橡胶层的外缘从所述上膜的所述外缘朝向外侧突出,并且所述橡胶层掩埋所述导线且维持所述下膜与所述上膜之间的恒定距离;以及膜导引件,沿着所述橡胶层的侧表面设置在所述下膜的所述外缘区域中并与所述下膜整体地形成,所述膜导引件具有大于所述下膜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28 KR 10-2014-0024272;2014.08.11 KR 10-2011.一种线路连接橡胶触头,包括:下膜,具有其中形成有多个开口的中央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央区域的外缘区域,并且包含所述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下电极部分;上膜,包含多个开口以及所述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上电极部分,所述上膜的外缘设置在所述中央区域与所述外缘区域之间的界面内;多条导线,设置在所述下膜与所述上膜之间,所述导线在所述下电极部分与所述上电极部分之间连接;橡胶层,包含弹性材料且被设置在所述下膜的所述中央区域中,所述橡胶层的外缘从所述上膜的所述外缘朝向外侧突出,并且所述橡胶层掩埋所述导线且维持所述下膜与所述上膜之间的恒定距离;以及膜导引件,沿着所述橡胶层的侧表面设置在所述下膜的所述外缘区域中并与所述下膜整体地形成,所述膜导引件具有大于所述下膜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连接橡胶触头,其中所述上膜和所述下膜与所述橡胶层整体地形成。3.一种制造线路连接橡胶触头的方法,包括:形成穿过所述下膜的每一个开口的下电极部分,所述下膜包含其中形成有所述开口的中央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央区域的外缘区域;在所述外缘区域中附连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防止所述下膜偏移,所述支撑板的中央开放以露出所述中央区域;在所述下电极部分上结合导线,所述导线在垂直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模具,所述模具围绕所述中央区域;在所述导线和所述模具上设置原始上膜以将所述导线的上端部结合到所述上电极部分,所述原始上膜包含多个开口以及所述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上电极部分;在所述下膜、所述模具和所述原始上膜所界定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橡胶层;沿着设置在所述下膜的所述中央区域与所述外缘区域之间的界面内的切割线切割所述原始上膜以形成上膜,所述上膜的外缘设置在所述橡胶层的外缘内;移除所述模具和所述支撑板;以及将膜导引件附连到所述下膜的所述外缘区域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膜导引件通过使所述膜导引件与所述下膜整体地形成而被附连。5.一种线路连接橡胶触头,包括:下膜,包含多个开口以及在所述开口中所形成的多个下电极部分;上膜,包含多个开口以及在所述开口中所形成且面向所述下电极部分的多个上电极部分;多条导线,设置在所述下膜与所述上膜之间,并且在所述下电极部分与所述上电极部分之间作出连接,所述导线的长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亨益,
申请(专利权)人:火雨露有限公司,金亨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