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070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其包括篦子本体及设于篦子本体下方的截流槽体,截流槽体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篦子本体的底部连接,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高度小于外围壁的高度;在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且预留孔洞的圆心距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预留孔洞的半径。雨水通过篦子本体进入截流槽体,并经预留孔洞导入周边下沉式绿地系统,实现径流雨水截留;当截流槽体水满后,超出内围壁高度的水将溢流至雨水井,并通过雨水管道排放。具有改造动作小,截流效果好,经济环保,实用性强,可应用于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及公园等路面雨水的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能优先导入周边绿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
技术介绍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在海绵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传统的排水方式遭到挑战。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排水方式。传统排水方式将路面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直接排入雨水管道,通过雨水管道排入河流,强调“快排”和“末端控制”。而海绵城市则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基础设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雨水通过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减缓城市内涝压力。因此,在海绵城市大规模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路面雨水径流断接,使其优先进入“绿色”基础设施。现有常用的方式是通过路沿石开豁口,将路面径流雨水直接引入周边绿地。但由于原来雨水口的存在,仍然会使路面雨水优先进入雨水口,直接排走,难以进入绿地。此外,在道路竖向坡度较大的地方,径流雨水由于惯性作用难以横向进入周边绿地,截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通过路沿石开豁口将路面雨水引入周边绿地截流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该截流型雨水篦子包括篦子本体及设于所述篦子本体下方的截流槽体,所述截流槽体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所述篦子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高度小于所述外围壁的高度;在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且所述预留孔洞的圆心距所述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预留孔洞的半径。其中,所述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顶面与所述篦子本体底面的距离为5~10cm。其中,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所述篦子本体的边缘设有间隙。其中,所述外围壁为四个外壁围成的长方形壁面,所述内围壁为四个内壁围成的口字型壁面;边长较长的两侧外壁距与其对应设置的内壁的宽度小于边长较短的两侧外壁距与其对应设置的内壁的宽度。其中,所述预留孔洞对应于路沿石设于所述边长较长的外围壁上。其中,所述预留孔洞设于所述边长较长的外围壁的底部。其中,所述截流槽体的底部所在水平面与所述篦子本体的外表面平行设置。其中,所述截流槽体与所述篦子本体一体成型。其中,在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顶部设有与所述篦子本体底部连接的挂边。其中,所述挂边的宽度与所述外围壁距所述篦子本体边缘的宽度相等。(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截流型
雨水篦子,其包括篦子本体及设于篦子本体下方的截流槽体,截流槽体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篦子本体的底部连接,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高度小于外围壁的高度;在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且预留孔洞的圆心距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预留孔洞的半径。当降雨强度较小时,雨水通过篦子本体进入截流槽体,并经预留孔洞导入周边下沉式绿地系统,实现径流雨水截留;随降雨强度增加,截流槽体水满后,超出内围壁高度的水将溢流至雨水井,并通过雨水管道排放。本申请提供的截流型雨水篦子不仅可实现路面径流雨水断接、优先将雨水导入绿地系统,还能将初期雨水直接引入绿地实现径流雨水净化,保证管道排河雨水较干净。同时,只需将现有的雨水篦子更换为本申请中的截流型雨水篦子,改造动作小,截流效果好,经济环保,实用性强,可应用于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及公园等路面雨水的收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垂直于道路走向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平行于道路走向的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中带有挂边的截流槽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中带有挂边的截流槽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中带有挂边的截流槽垂直于道路走向的剖面图;图8是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应用于道路一侧有步
行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垂直于道路走向的纵剖面图;图10是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应用于道路一侧无步行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垂直于道路走向的纵剖面图。图中:1:道路;2:路沿石;3:步行道;4:下沉式绿地;5:篦子本体;6:截流槽体;7:排水管道;8:导流管;9:预留孔洞;10:消能鹅卵石;11:挂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其包括篦子本体5及设于篦子本体5下方的截流槽体6,截流槽体6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其中,横剖面指的是采用一个与地面平行的水平面横向切割截流槽体6得到的平面;截流槽体6的外围壁与篦子本体5的底部连接,截流槽体6的内围壁高度小于外围壁的高度;在截流槽体6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9,为保证施工方便,将预留孔洞9垂直设于外围壁上;且预留孔洞的圆心距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预留孔洞的半径,即预留孔洞9的最高点低于内围壁的高度,其中最高点指的是预留孔洞9距离截流槽体6底部垂直距离最远的点。当降雨强度较小时,雨水通过篦子本体5进入截流槽体6,并经预留孔洞9导入周边下沉式绿地4,实现径流雨水截留;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预留孔洞9与导流管8连通,通过导流管8将截流槽体6中的雨水导入周
边下沉式绿地4;随降雨强度增加,截流槽体6水满后,超出内围壁高度的水将溢流至雨水井,并通过排水管道7排放。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截流型雨水篦子不仅可实现路面径流雨水断接,优先使路面径流雨水进入周边绿地系统,保证一部分径流雨水留下来,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还具备初期雨水弃流作用,将初期雨水直接引入绿地实现径流雨水净化,保证管道排河雨水较干净。在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不需要大拆大建,具有改造动作小,截流效果好的优点,实用性强,可应用于建筑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等路面雨水的收集。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截流槽体6的内围壁顶面与篦子本体5底面的距离为5~10cm,如此便于在降雨强度较大时,截流槽体6装满水后,能从截流槽体6的内围壁溢出,从而进入雨水井。进一步地,截流槽体6的外围壁与篦子本体5的边缘设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截流槽体6与篦子本体5之间设有间隙,便于本申请中的雨水篦子直接盖于原雨水口处,施工方便。具体地,外围壁为四个外壁围成的长方形壁面,内围壁为四个内壁围成的口字型壁面,值得说明的是,内围壁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实施条件设计成长方形或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篦子本体及设于所述篦子本体下方的截流槽体,所述截流槽体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所述篦子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高度小于所述外围壁的高度;在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且所述预留孔洞的圆心距所述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预留孔洞的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篦子本体及设于所述篦子本体下方的截流槽体,所述截流槽体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所述篦子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高度小于所述外围壁的高度;在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且所述预留孔洞的圆心距所述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预留孔洞的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顶面与所述篦子本体底面的距离为5~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所述篦子本体的边缘设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壁为四个外壁围成的长方形壁面,所述内围壁为四个内壁围成的口字型壁面;边长较长的两侧外壁距与其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丽李俊奇高参韩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