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5166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工艺系统,包括雨水截流井、原位截分反应器、植物稳定塘、调蓄贮水池和人工湿地单元,所述雨水截流井、原位截分反应器、植物稳定塘和调蓄贮水池依次连接,所述植物稳定塘、调蓄贮水池和人工湿地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原位截分反应器包括反应区和与反应区相通的沉淀区,所述反应区连接有药罐;所述雨水截流井与反应区连接,所述沉淀区与植物稳定塘连接,所述调蓄贮水池内设有曝气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化学沉淀、植物净化和曝气等技术巧妙结合,且系统内部相辅相成,相互协作,从而克服单项技术污染物去除种类单一,去除效率不佳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区初期雨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雨水净化处理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 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雨水随着季节、降雨特征、下垫面污染情况等条件不同都会导致径流水质产 生很大的差别。初降雨时所形成的雨水径流会挟带地面和屋面上的各种污染物,是雨水中 污染最严重的部分,必须加W有效控制。受大气环境,区域功能,地形地质,水文水力等条件 影响,不同区域环境下的地表径流表现出不同的污染特性。研究表明,工业区的地表径流相 对城市中屯、区和农村表现出更显著的初次冲刷效应。工业区的地表径流较其他功能区的单 位污染负荷量稍小,但由于工厂性质大相径庭,其种类更多,成分更加复杂,某些污染物浓 度比城市雨水更高,如油类、重金属等。在我国,许多小流域属于雨源型河道,河流径流量 小,污染负荷高,非雨季季节由于没有新鲜水源补充,河道水质严重恶化。对于处在工业区 周边的雨源型河道,雨季时沿河工业区的面源污染更是加剧了河流的污染。因此,对工业区 初期雨水的截留处置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初期雨水处理技术主要集中于城市雨 水,对于工业区初期雨水污染处理时去污效率低。针对工业区高污染负荷雨源型河道面源 污染严重,缺乏新鲜水源补充的问题,研发高效处理,管理便捷的雨洪净化技术对解决工业 区初期雨水污染问题和雨源型河道非雨季季节补水困难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W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去消减多种 污染物、除污效率高的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工艺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工艺系统,包括雨水截流井、原 位截分反应器、植物稳定塘、调蓄胆水池和人工湿地单元,所述雨水截流井、原位截分反应 器、植物稳定塘和调蓄胆水池依次连接,所述植物稳定塘、调蓄胆水池和人工湿地依次首尾 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原位截分反应器包括反应区和与反应区相通的沉淀区,所述反应 区连接有药罐;所述雨水截流井与反应区连接,所述沉淀区与植物稳定塘连接,所述调蓄胆 水池内设有曝气机构。 阳〇化]所述的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工艺系统还包括污泥干化池,所述反应区内设 至少1个揽拌器,且所述反应区的底部通过反应区排泥管与污泥干化池连通。 所述反应区通过隔板分隔成9个反应单元格;各个反应单元格通过通孔依次相连 通;所述雨水截流井通过反应区进水管与其中一个反应单元格连通,此反应单元格及与其 相邻的另一反应单元格分别安装1个揽拌器。 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排泥斗,所述排泥斗通过沉淀区排泥管与污泥干化池连 通;所述沉淀区内的上端设有=角堪和底板,所述=角堪、底板和沉淀区的内壁形成出水 渠,此出水渠通过沉淀区出水管与植物稳定塘连通;所述沉淀区内的中部设有斜板。 所述反应区与沉淀区之间设有布水板,所述布水板的出水孔位于斜板的下方。 所述的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工艺系统还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通过设置隔 墙形成植物稳定塘和调蓄胆水池,所述植物稳定塘和调蓄胆水池沿雨水流动方向依次分 布,所述植物稳定塘包括稳定塘,此稳定塘内设置有人工生态浮床,此人工生态浮床种有狐 尾藻和水芹菜;所述稳定塘通过沉淀区出水管与出水渠连通; 所述调蓄胆水池包括胆水池,所述胆水池与稳定塘相通;所述曝气机构设置于胆 水池,所述胆水池的出水端设有提升累,所述提升累通过人工湿地进水管与人工湿地单元 连通。 所述曝气机构包括风机、曝气干管和曝气支管,所述风机与曝气干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曝气干管的另一端与曝气支管连通。 所述人工湿地单元包括湿地池、布水机构和集水机构,所述湿地池内自下而上依 次铺设有碎石垫层和细砂垫层,所述布水机构设置于细砂垫层的上部,所述集水机构设置 于碎石垫层的下部;所述布水机构通过人工湿地进水管与提升累连接;所述湿地池内设有 风车草和美人蕉。 所述布水机构包括布水主管和布水支管,所述布水支管的一端与布水主管连通, 所述布水主管与人工湿地进水管连通; 所述集水机构包括集水主管和集水支管,所述集水支管的一端与集水主管连通, 所述集水主管通过人工湿地出水管与植物稳定塘连通。 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技术的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工艺系统主要由雨水截流井、原位截 分反应器、植物稳定塘、调蓄胆水池和人工湿地单元构成,利用雨水截流井收集初期雨水 后,再通过原位截分反应器、植物稳定塘、调蓄胆水池和人工湿地单元将化学沉淀、植物净 化和曝气等技术巧妙结合,且系统内部相辅相成,相互协作,从而克服单项技术污染物去除 种类单一,去除效率不佳的问题,且管理便捷。 2、本技术除了能高效去除常规污染物之外,还能削减部分毒害性污染物,如 双酪A,重金属等,对于工业区初期雨水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3、本技术中的原位截分反应器主要由反应区和沉淀区构成,令高效原位截分 反应器集混凝沉淀于一体,具有耐冲击负荷的特点,且占地面积小;后续单元可根据闲置滩 涂地进行改造,不破坏原有的±地功能,场地适用性强。 4、本技术中的强化植物稳定塘和人工湿地单元均种植有植物,利用植物根系 吸收雨水中的污染物,运不仅削减了污染,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景观美化功能。【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原位截分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阳02U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植物稳定塘及调蓄胆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阳02引图4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技术的人工湿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阳0巧]图6为本技术的布水机构的结构示图。 阳0%] 图7为本技术的集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的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工艺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 细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工艺系统,包括雨水截流井、 原位截分反应器、植物稳定塘、调蓄胆水池和人工湿地单元,所述雨水截流井、原位截分反 应器、植物稳定塘和调蓄胆水池依次连接,所述植物稳定塘、调蓄胆水池和人工湿地依次首 尾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原位截分反应器包括反应区1和与反应区1相通的沉淀区2,所 述反应区1连接有药罐;所述雨水截流井与反应区1连接,所述沉淀区2与植物稳定塘连 接,所述调蓄胆水池内设有曝气机构3。 具体的,下雨天时,经原位截分反应器和植物稳定塘处理后的水进入调蓄胆水池, 曝气机构对胆水池持续曝气,进一步富氧后,再通过提升累将胆水池中的雨水直接排至附 近水体(如附近的河流或湖泊)中;非下雨天时,曝气机构对胆水池阶段性曝气,并通过 提升累将胆水池中的雨水送至人工湿地,经人工湿地处理过滤后的水又自流至植物稳定塘 内,W此形成回路,保证系统水质良好。 所述的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工艺系统还包括污泥干化池,所述反应区内设 2个揽拌器4,且所述反应区1的底部通过反应区排泥管5与污泥干化池连通。所述反应区 1通过隔板6分隔成9个反应单元格7 ;隔板设有穿水孔,各个反应单元格7通过通孔依次 相连通;所述雨水截流井通过反应区进水管8与其中一个反应单元格7连通,此反应单元格 7及与其相邻的另一反应单元格7分别安装1个揽拌器4。如图1所示,自反应区进水管8 出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负荷雨洪持续强化净化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截流井、原位截分反应器、植物稳定塘、调蓄贮水池和人工湿地单元,所述雨水截流井、原位截分反应器、植物稳定塘和调蓄贮水池依次连接,所述植物稳定塘、调蓄贮水池和人工湿地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原位截分反应器包括反应区和与反应区相通的沉淀区,所述反应区连接有药罐;所述雨水截流井与反应区连接,所述沉淀区与植物稳定塘连接,所述调蓄贮水池内设有曝气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秀秀黎京士庞志华刘立赖后伟
申请(专利权)人: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