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昌和专利>正文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7954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河道(7)连接的多个合流管道(10、11、12);用来排放污水的排污系统(13);分别安装在多个合流管道下游的多个分流井(2a、2b、2c),每个分流井(2a、2b、2c)内设置有截流装置(3)和位于截流装置(3)下游的蓄水室(4),截流装置(3)通过污水支线管道(14)与排污系统(13)连通;分别与多个蓄水室(4)连通的蓄水系统(5),以便在降雨时将超过截流装置(3)截流量的超量初雨蓄存,蓄水室(4)蓄满后自动关闭,以便后雨流经蓄水室(4)顶部排出所述分流井;蓄水系统(5)通过退水系统(6)与排污系统(13)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本专利技术及城镇排水,环境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城市的老建设区仍为合流制排水,旱季时,合流管内的污水经截流管排入污水截流管道,再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雨季时,合流管道要排除雨污混合水,合流管内的水位升高,使截流管处于压力流排水状况,排入污水截流管道的雨污混合水量远大于平日的污水量,造成污水截流管道的排水困难。一般情况,降雨初期排放的雨水污染物浓度最高,对初期雨水加大截流量,就能大大减少汛期排水对河道的污染。由于污水截流管道是按不满流设计的,降雨时,污水管道内的空余容量可以多排除一些初期雨水,但容量有限,当污水截流管道满流时,仍会有大量的初期雨水排入河道。因此,要想达到好的截流效果,必须截流更多的初期雨水。通常的做法是加大污水截流管道的管径,但受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限制,污水管道不能做的过大,否则,超过处理能力的来水量仍要溢流排入河道。还有做法是将合流管道的初期雨水通过加建污水截流管道,将初期雨水输送到中途蓄水池,待雨后用泵把初期雨水抽入污水管道排走,但中途蓄水池的蓄水量大,体量也大,位置安排较难,其投资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利用沿河岸或雨水干线一侧地下设施的可安排空间用地,将初期雨水截流、蓄存,之后缓慢排入排污系统,避免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同时保证了排污系统的正常排水。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包括:与河道连接的多个合流管道;用来排放污水的排污系统;分别安装在多个合流管道下游的多个分流井,每个分流井内设置有截流装置和位于截流装置下游的蓄水室,截流装置通过污水支线管道与排污系统连通,以便在旱季时将合流管道排入的污水和降雨时截流装置截流的初雨由污水支线管道排入排污系统;分别与多个蓄水室连通的蓄水系统,以便在降雨时将超过截流装置截流量的超量初雨蓄存,蓄水室蓄满后自动关闭,以便后雨流经蓄水室顶部排出所述分流井;蓄水系统通过退水系统与排污系统连通,以便将蓄水系统储蓄的初雨缓慢排入排污系统。优选地,每个所述分流井的横截面为矩形,其内设置有沿所述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分隔墙,第一分隔墙将分流井内分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上开有分别与合流管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优选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分隔墙,第二分隔墙将第二腔室分成沿水流方向依次布置的控流室和通道室;所述第二分隔墙的底部安装有用来连通控流室和通道室的弃流管,弃流管连接通道室的一端安装有止回拍门。优选地,所述排污系统位于所述多个分流井的上游;所述截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L型截流槽,沿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的方向延伸,其水平底板的自由端固定在第一腔室对应所述进水口的侧壁上,L型截流槽的顶部与连接进水口的合流管道管底相平,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分隔墙与控流室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与第一分隔墙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在所述控流室内的L型板,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分隔墙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流室的与第一分隔墙相对的侧壁上,其水平底板的自由端固定在控流室的一个侧壁上,并且其水平底板与所述L型截流槽的水平底板相平,其侧板的顶部低于所述L型截流槽的顶部;安装在控流室的所述一个侧壁上的污水过渡管,其一端与所述污水支线管道连通,另一端伸出控流室的所述一个侧壁,其管底与L型板的水平底板相平。或者,排污系统位于所述多个分流井的下游;所述截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L型截流槽,沿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的方向延伸,L型截流槽的顶部与连接进水口的合流管道管底相平,其侧板的顶部通过水平连接板与所述合流管道管底连接;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分隔墙与控流室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与第一分隔墙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在所述控流室内的L型板,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分隔墙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流室的与第一分隔墙相对的侧壁上,其水平底板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分隔墙上,并且其水平底板与所述L型截流槽的水平底板相平,其侧板的顶部低于所述L型截流槽顶部;安装在通道室内的污水过渡管,其一端穿过所述通道室的与第二分隔墙相对的侧壁与所述污水支线管道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分隔墙,其管底与L型板的水平底板相平。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分隔墙,所述L型截流槽的侧板的顶部通过水平连接板与所述第三分隔墙的顶部连接。优选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分隔墙,所述L型截流槽的水平底板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分隔墙上。优选地,第三分隔墙与对应所述出水口的第一腔室侧壁之间固定有水平隔墙,水平隔墙与连接出水口的合流管道管底相平;水平隔墙、第三分隔墙与所述第一腔室侧壁围成所述蓄水室,水平隔墙上开有初雨进口;第一分隔墙上对应所述蓄水室的部分设置有通道,使得蓄水室与所述通道室连通。优选地,污水过渡管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L型板的水平底板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用来在降雨时合流管道内排水量过量时自动封盖所述污水过渡管的所述另一端的自动翻板装置。优选地,自动翻板装置包括:封盖在所述通孔上的浮板,其邻近所述污水过渡管的一端铰接在所述L型板的水平底板上;固定在所述L型板的水平底板底部对应所述浮板另一端的挡板,用来止挡浮板的所述另一端,使得浮板与所述L型板的水平底板相平;以及固定在浮板底部的浮桶。优选地,初雨进口为一个,其上安装有活动盖板装置;或者所述初雨进口为沿水流方向布置的多个,相邻初雨进口之间位于所述水平隔墙的底部固定有支撑立柱,每个初雨进口上均安装有活动盖板装置。优选地,蓄水系统包括:分别与每个蓄水室和每个通道室连通的多个长线蓄水管道;连接相邻长线蓄水管道的分隔井;以及分别与起端一个长线蓄水管道和末端一个长线蓄水管道连通的两个蓄水检查井;其中,所述与末端一个长线蓄水管道连通的一个蓄水检查通过所述退水系统与排污系统连通。优选地,退水系统包括:一端与所述一个蓄水检查井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污系统连通的退水管道;安装在退水管道所述另一端的止回拍门。优选地,分隔井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上开有过水口,过水口上安装有止回拍门。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的蓄排方法,包括如下进行的步骤:旱季时,由合流管道排入安装在合流管道下游的分流井内的污水井截流装置、污水支线管道排入排污系统;降雨时,由合流管道排入分流井的初雨经截流装置截流,经污水支线管道排入排污系统;超过截流装置截流量的超量初雨一部分溢流流入截流装置处的控流室蓄满后,截流装置自动关闭排入排污系统出路,同时另一部分由位于截流装置下游的蓄水室收集,并储蓄在与蓄水室连通的蓄水系统中,蓄水室蓄满后自动关闭,使得后雨经蓄水室顶部排出分流井,之后由合流管道排入河道;蓄水室和蓄水系统储蓄的初雨经退水系统缓慢排入排污系统,当蓄水水位下降后,截流装置自动打开排入排污系统出路,恢复截流装置的截流旱季污水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河道(7)连接的多个合流管道(10、11、12);用来排放污水的排污系统(13);分别安装在多个合流管道下游的多个分流井(2a、2b、2c),每个分流井(2a、2b、2c)内设置有截流装置(3)和位于截流装置(3)下游的蓄水室(4),截流装置(3)通过污水支线管道(14)与排污系统(13)连通,以便在旱季时将合流管道排入的污水和降雨时截流装置(3)截流的初雨由污水支线管道(14)排入排污系统(13);分别与多个蓄水室(4)连通的蓄水系统(5),以便在降雨时将超过截流装置(3)截流量的超量初雨蓄存,蓄水室(4)蓄满后自动关闭,以便后雨流经蓄水室(4)顶部排出所述分流井;蓄水系统(5)通过退水系统(6)与排污系统(13)连通,以便将蓄水系统(5)储蓄的初雨缓慢排入排污系统(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河道(7)连接的多个合流管道(10、11、12);用来排放污水的排污系统(13);分别安装在多个合流管道下游的多个分流井(2a、2b、2c),每个分流井(2a、2b、2c)内设置有截流装置(3)和位于截流装置(3)下游的蓄水室(4),截流装置(3)通过污水支线管道(14)与排污系统(13)连通,以便在旱季时将合流管道排入的污水和降雨时截流装置(3)截流的初雨由污水支线管道(14)排入排污系统(13);分别与多个蓄水室(4)连通的蓄水系统(5),以便在降雨时将超过截流装置(3)截流量的超量初雨蓄存,蓄水室(4)蓄满后自动关闭,以便后雨流经蓄水室(4)顶部排出所述分流井;蓄水系统(5)通过退水系统(6)与排污系统(13)连通,以便将蓄水系统(5)储蓄的初雨缓慢排入排污系统(13);其中,每个所述分流井的横截面为矩形,其内设置有沿所述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分隔墙(21),第一分隔墙(21)将分流井内分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21a)和第二腔室(21b),第一腔室(21a)上开有分别与合流管道连通的进水口(20a)和出水口(20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21b)内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分隔墙(22),第二分隔墙(22)将第二腔室(21b)分成沿水流方向依次布置的控流室(22a)和通道室(22b);所述第二分隔墙(22)的底部安装有用来连通控流室(22a)和通道室(22b)的弃流管(24),弃流管(24)连接通道室(22b)的一端安装有止回拍门(24a)。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截流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系统(13)位于所述多个分流井的上游;所述截流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21a)内的L型截流槽(30),沿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的方向延伸,其水平底板的自由端固定在第一腔室(21a)对应所述进水口(20a)的侧壁上,L型截流槽(30)的顶部与连接进水口(20a)的合流管道管底相平,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分隔墙(21)与控流室(22a)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腔室(21a)的与第一分隔墙(21)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在所述控流室(22a)内的L型板(31),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分隔墙(2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流室(22a)的与第一分隔墙(21)相对的侧壁上,其水平底板的自由端固定在控流室(22a)的一个侧壁上,并且其水平底板与所述L型截流槽(30)的水平底板相平,其侧板的顶部低于所述L型截流槽的顶部;安装在控流室(22a)的所述一个侧壁上的污水过渡管(32),其一端与所述污水支线管道(14)连通,另一端伸出控流室(22a)的所述一个侧壁,其管底与L型板(31)的水平底板相平。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截流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系统(13)位于所述多个分流井的下游;所述截流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21a)内的L型截流槽(30),沿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的方向延伸,L型截流槽的顶部与连接进水口(20a)的合流管道管底相平,其侧板的顶部通过水平连接板与所述合流管道管底连接;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分隔墙(21)与控流室(22a)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腔室(21a)的与第一分隔墙(21)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在所述控流室(22a)内的L型板(31),垂直于合流管道长度方向延伸,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分隔墙(2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流室(22a)的与第一分隔墙(21)相对的侧壁上,其水平底板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分隔墙(22)上,并且其水平底板与所述L型截流槽(30)的水平底板相平,其侧板的顶部低于所述L型截流槽顶部;安装在通道室(22b)内的污水过渡管(32),其一端穿过所述通道室(22b)的与第二分隔墙(22)相对的侧壁与所述污水支线管道(14)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分隔墙(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昌和
申请(专利权)人:段昌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