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7764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属于农作物培养领域。其具体增效方法为:选择山核桃树为母树,在母树雌花进入盛花期时,用薄壳山核桃花粉进行自然授粉,栽培管理至果实成熟后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薄壳山核桃花粉对山核桃进行授粉,通过种间自然杂交,使山核桃果实性状及含油率都有明显的提升,对山核桃果实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且,在花粉的竞争中,近距离薄壳山核桃花粉比山核桃自身的花粉竞争力要强,亲和性良好,适用于大面积种植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果实的增效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属于农作物培养领域。
技术介绍
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的坚果类经济树种,落叶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原产于美国中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现以美国为中心产区。薄壳山核桃在我国引种已有百年历史,表现良好,种植范围比较广,除了南部的广西、广东、海南和北部的河北、北京一些地方不能正常结果外,其他地方均能开花结果。与其同属的我国特有的山核桃均为珍贵干果和木本油料经济树种,具有独特的风味,营养价值都很丰富。这两个物种在形态特征、果实性状和适应性上有较大差别。薄壳山核桃果实大,长椭圆形,壳薄,种皮易剥,适应低丘土层深厚且水分条件良好的地区;而山核桃果实较小,近圆形,壳较厚,种皮难以剥离,适应于石灰岩山地。由于我国山核桃果实小,且不易剥皮,不利于加工处理。国内科研人员先后开展了两物种的杂交,希望将薄壳山核桃果实的优点与浙江山核桃的优点相结合,并陆续报道了研究结果,但目前国内报道多集中在人工控制授粉方面。人工控制授粉对于解决种间杂交育种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但若应用于生产,对于大面积的种植园来说,人工授粉会消耗大量人力和财力,不太现实且不实用;而自然授粉条件下种间花粉的竞争行为研究国内鲜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对山核桃果实有明显增效作用的增效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所述增效方法为:选择山核桃树为母树,在母树雌花进入盛花期时,用薄壳山核桃花粉进行自然授粉,栽培管理至果实成熟后收获。在上述的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中,所述用薄壳山核桃花粉进行授粉时薄壳山核桃花粉源与山核桃母树的最远距离为80m。在上述的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中,所述用薄壳山核桃花粉进行授粉时薄壳山核桃花粉源与山核桃母树的最远距离为50m。在上述的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中,所述用薄壳山核桃花粉进行授粉时薄壳山核桃花粉源与山核桃母树的最远距离为40m。在上述的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中,所述用薄壳山核桃花粉进行授粉时薄壳山核桃花粉源处于上风口,山核桃母树处于下风口。在上述的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中,所述用薄壳山核桃花粉进行授粉时薄壳山核桃花粉源所处的位置高于山核桃母树的垂直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薄壳山核桃花粉对山核桃进行授粉,通过种间自然杂交,使山核桃果实性状及含油率都有明显的提升,对山核桃果实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且,在花粉的竞争中,近距离薄壳山核桃花粉比山核桃自身的花粉竞争力要强,亲和性良好,适用于大面积种植园。附图说明图1为无性系1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单果质量的增效作用;图2为无性系5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单果质量的增效作用;图3为无性系1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核果质量的增效作用;图4为无性系5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核果质量的增效作用;图5为无性系1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出仁率的增效作用;图6为无性系5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出仁率的增效作用;图7为无性系1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蛋白质的增效作用;图8为无性系5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蛋白质的增效作用;图9为无性系1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可溶性糖的增效作用;图10为无性系5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可溶性糖的增效作用;图11为无性系1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含油率的增效作用;图12为无性系5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含油率的增效作用;图13为无性系1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脂肪酸中的棕榈酸的增效作用;图14为无性系5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脂肪酸中的棕榈酸的增效作用;图15为无性系1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脂肪酸中的油酸的增效作用;图16为无性系5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脂肪酸中的油酸的增效作用;图17为无性系1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脂肪酸中的亚油酸的增效作用;图18为无性系5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脂肪酸中的亚油酸的增效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试验林概况:以位于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湘溪村(30°3′N119°41′E,海拔
159m)的浙江山核桃为试验林;无霜期约242d,年平均气温16.1℃,极端高温42.8℃,极端低温-14.4℃;年降水量1453mm,年均相对湿度69.6%,年日照时数1698.7h;土壤为黄壤土。试验林位于阳坡,2000年春浙江山核桃实生苗造林而成,共2000余株,周边没有其它同属山核桃物种。授粉材料本试验于山核桃授粉期进行,薄壳山核桃散粉品种为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与建德市林业局共同选育的薄壳山核桃无性系1号和5号,这两个无性系果实饱满、中等大小,花期与浙江山核桃接近。试验方法选择光照条件较好,株距明显,树势健壮的浙江山核桃单株母树为中心树并做固定标记。待浙江山核桃母树雌花进入盛花期,雄花刚开始散粉时,分别用薄壳山核桃无性系1号和5号分别进行授粉,确定的浙江山核桃中心树之间要求有一定距离(150m)。中心树处记为0m,在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分别标记5m、10m、15m、20m、25m、30m、35m、40m处的单株。授粉当时风向为西北风。对比例:以同林分200米外山核桃随机果样为对照(CK),并取薄壳山核桃无性系1号和5号随机果实样品进行比较分析。果实测定每个标记点的垂直面对应上方随机采摘外侧20个果实进行测定,果实取自树高不同位置,测定如下指标:(1)用游标卡尺测量(核)果高和(核)果径,精确到0.01cm。(2)用电子天平测定单果质量、核果质量、果仁质量(精确到0.01g),其中单果质量与核质量均为鲜果质量,果仁质量待核果气干后剥壳统一称取。(3)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酸甲酯的质量分数以及含油率的检测送国家林业局经济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与分析表1:各方位间不同距离的果实性状方差分析注:**,表示差异极显著。表1对薄壳山核桃无性系1号和5号花粉自由散粉对浙江山核桃果实性状的增效试验中各方位间不同距离的果实性状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增效试验中各方位间不同距离采收到的果实,其果实性状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表2 浙江山核桃果实性状双因素方差分析注:*,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表2为在品种和距离之间进行的考虑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而距离对单(核)果质量以及单(核)果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单(核)果质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对单(核)果高的影响则差异不显著;品种与距离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果实性状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这也说明了两个品种花粉传播的距离对浙江山核桃果实性状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分别列出了无性系1号和5号花粉对浙江山核桃果实单果质量的增效情况。对于无性系1号花粉,0m处中心树的单果质量为19.78g,高于CK的13.81g。在5m~10m处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单果质量基本一致。在15m处各单果质量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大,此时东边
的单果质量最高,为17.62g,其次为北边的17.16g,最低的为南边的16.71g;随着距离的增加,北20m~35m的单果质量在逐渐下降,其中北35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方法为:选择山核桃树为母树,在母树雌花进入盛花期时,用薄壳山核桃花粉进行自然授粉,栽培管理至果实成熟后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方法为:选择山核桃树为母树,在母树雌花进入盛花期时,用薄壳山核桃花粉进行自然授粉,栽培管理至果实成熟后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薄壳山核桃花粉进行授粉时薄壳山核桃花粉源与山核桃母树的最远距离为80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核桃果实的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薄壳山核桃花粉进行授粉时薄壳山核桃花粉源与山核桃母树的最远距离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小华毛明振张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