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67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健身车,包括基座、设于基座前端并设把手的把手支杆、供设座垫的座垫支杆、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按摩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轮和驱动带;第二驱动装置包括通过轴座定位于基座的转轴组件、设在转轴一端并被驱动带驱动的第二驱动轮、一端转动装设于转轴另一端的偏心位置的第一连杆、一端枢接于把手支杆而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联结的第二连杆、一端枢接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联结端的第三连杆及一端枢接于把手支杆而另一端与第三连杆另一端枢接的第四连杆;按摩装置包括调整杆、枢接于调整杆并内设缓冲组件的连接座及设于连接座上的按摩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极为简易、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健身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车,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洁,安装、使用极为简易、方便的健身车。
技术介绍
传统室内健身车主要为健身者提供双脚踩踏动作,可如同骑乘脚踏车般直接达到锻炼双脚、双腿及腹部的运动目的;当然,借助该健身车配置的调整摩擦力的阻力调节装置,使用者可调整最适切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实现锻炼双脚的目的与效果。不可否认,这种健身车在应用时确实能达到一定的锻炼的效果与目的;然而,其单纯只提供双脚踩踏的锻炼方式与运动形态,容易让使用者感觉单调与趣味感不足,甚至导致预期的运动效果有产生折扣之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健身车,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极为简易、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健身车,包括基座、装设于基座前端的把手支杆、一端设在把手支杆上且另一端设置座垫的座垫支杆、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设于第二驱动装置上的按摩装置。把手支杆上设把手、仪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主轴组件、曲柄、踏板、第一驱动轮和驱动带;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转轴组件、第二驱动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所述转轴组件的转轴通过轴座定位于基座;所述第二驱动轮装设于转轴组件的转轴一端,并由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带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以自由转动状装设于转轴组件的转轴另一端的偏心位置;第二连杆的一端活动枢接于把手支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活动枢接联结;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活动枢接子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联结端;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活动枢接于把手支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活动枢接联结;所述按摩装置包括调整杆、连接座及装设于连接座上的按摩体,调整杆可移动地调整定位在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三连杆或第四连杆上;所述连接座可摆动地枢接状安装在调整杆上,连接座内设靠持于调整杆上的缓冲组件。-->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第二驱动装置可被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并行摆动、振动动作,则所述装设于第二驱动装置上的按摩装置将可连带实施振动运作;而该按摩装置又可对应、接触于健身者身体各部位,则健身者除了可借助踩踏脚踏板达到双脚锻炼的运动目的,还可借助第二驱动装置和按摩装置的配合,同时对身体其它部位实施振动按摩的舒活筋骨、肌肉甚而塑身、健胸等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健身车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前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健身车的第二驱动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健身车的按摩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健身车的第三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图2的健身车的运作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图4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健身车的座垫支杆与基座分别装设一滚轮的另一实施方式图。图9是本技术健身车的第二驱动装置、按摩装置运用于现有健身车的再一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健身车包括基座10、把手支杆20、座垫支杆30、第一驱动装置40、第二驱动装置50、按摩装置60及第三驱动装置70。所述把手支杆20的下端通过定位栓201可前、后摆动地活动装设于基座10前端,所述把手支杆20的上端设置把手21及仪表22。所述座垫支杆30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把手支杆20,另一端安置座垫3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0装设于基座10前端,其包括主轴组件401(Bottombracket)、曲柄402、踏板403、第一驱动轮404(如皮带轮、链轮;本实施方式以皮带轮为例)、驱动带405(如传动皮带、链条;本实施方式以传动皮带为例);踩动踏板403时,该第一驱动轮404将可驱动驱动带405运动。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包括转轴组件501、第二驱动轮502、第一连杆503、第二连杆504、第三连杆505及第四连杆506;所述转轴组件501-->的转轴5011通过轴座5012定位于基座10;所述第二驱动轮502设置在转轴组件501的转轴5011的一端,并被第一驱动装置40的驱动带405驱动;所述第一连杆503的一端通过定位栓5031呈自由转动状定位在转轴组件501的转轴5011的另一端,而该定位栓5031与转轴5011相互平行且以不同轴线的偏心状设置,转轴5011转动时,该第一连杆503可实施摆动运作;所述第二连杆504的一端活动枢接定位于把手支杆20,另一端与第一连杆503的另一端活动枢接联结;所述第三连杆505的一端活动枢接于第一连杆503、第二连杆504的联结端;所述第四连杆506的一端活动枢接于把手支杆20,另一端与第三连杆505的另一端活动枢接联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0的驱动带405带动第二驱动轮502转动时,该偏心定位于转轴5011一端的第一连杆503将会连带的实施摆动动作,并使一端活动枢接在把手支杆20的第二连杆504也会连动的摆动,同时,因为该第三连杆505的一端活动枢接于第二连杆504,而另一端又与活动枢接在把手支杆20的第四连杆506活动联结,则该第三连杆505自然会随着第一连杆503、第二连杆504、第四连杆506的摆动进行稳定、不游离的摆动、振动动作。请继续参阅图4,所述按摩装置60装设于第二驱动装置50上,并可随着诸连杆503、504、505、506的摆动、振动一起做振动、抖动动作,所述按摩装置60包括调整杆601、连接座602及按摩体603;所述调整杆601可移动地调整定位在第二驱动装置50的第三连杆505或第四连杆506位置处(本实施方式以安装在第三连杆505为例);所述连接座602呈可摆动地活动枢接状装设于调整杆601处,其内设有一靠持于调整杆601缓冲组件6021,而随时具弹性作用力;所述按摩体603装设于连接座602,并可依对应、接触的人体部位设为各种型式与形状(如按摩棒、柱、枕、板、带等各种形状的按摩体);随着第二驱动装置50的诸连杆503、504、505、506的摆动、振动动作,该按摩装置60将会连带的进行振动、抖动动作,而其按摩体603可借助连接座602内的缓冲组件6021配合,从而对对应、接触的人体部位实施最舒适的按摩运作。请配合参阅图5,所述第三驱动装置70包括转轴组件701、第三驱动轮702及驱动杆703,所述转轴组件701的转轴7011通过轴座7012定位于基座10;所述第三驱动轮702装置于转轴组件701的转轴7011的一端,并被第一驱动装置40的驱动带405驱动;所述驱动杆703的一端转动并呈偏心状安装定位在转轴组件701的转轴7011的另一端,另一端系活动枢接在座垫支杆30;第一驱-->动装置40的驱动带405带动第三驱动轮702转动时,该偏心定位于转轴7011的驱动杆703将会连带的摆动,并使下端活动枢接于基座10的把手支杆20、装设于把手支杆20的座垫支杆30及座垫31可连动的被推动做前、后和上、下摆动、振动动作;请再配合参阅图6,由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的第二驱动轮502可被第一驱动装置40的驱动带405驱动转动,所以健身者双脚踩动踏板403时,所述第一连杆503、第二连杆504、第三连杆505、第四连杆506等会同步实施摆动、振动动作,同时,因为该按摩装置60装设于第二驱动装置50上,则其也将会随着做同步的振动、抖动动作;又,由于该按摩装置60的按摩体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车,包括基座、装设于基座前端的把手支杆、一端设在把手支杆上且另一端设置座垫的座垫支杆及第一驱动装置,把手支杆上设把手、仪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主轴组件、曲柄、踏板、第一驱动轮和驱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车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及设于第二驱动装置上的按摩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转轴组件、第二驱动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所述转轴组件的转轴通过轴座定位于基座;所述第二驱动轮装设于转轴组件的转轴一端,并由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带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以自由转动状装设于转轴组件的转轴另一端的偏心位置;第二连杆的一端活动枢接于把手支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活动枢接联结;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活动枢接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联结端;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活动枢接于把手支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活动枢接联结;所述按摩装置包括调整杆、连接座及装设于连接座上的按摩体,所述调整杆可移动地调整定位在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三连杆或第四连杆上;所述连接座可摆动地枢接状安装在调整杆上,所述连接座内设靠持于调整杆上的缓冲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车,包括基座、装设于基座前端的把手支杆、一端设在把手支杆上且另一端设置座垫的座垫支杆及第一驱动装置,把手支杆上设把手、仪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主轴组件、曲柄、踏板、第一驱动轮和驱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车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及设于第二驱动装置上的按摩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转轴组件、第二驱动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所述转轴组件的转轴通过轴座定位于基座;所述第二驱动轮装设于转轴组件的转轴一端,并由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带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以自由转动状装设于转轴组件的转轴另一端的偏心位置;第二连杆的一端活动枢接于把手支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活动枢接联结;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活动枢接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联结端;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活动枢接于把手支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活动枢接联结;所述按摩装置包括调整杆、连接座及装设于连接座上的按摩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