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车飞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398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健身车飞轮,包括至少一第一壳体、第一填充物、第二壳体、第二填充物及至少一连接组件,该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内部为中空状,并分别形成一容室,第一填充物及第二填充物分别填充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容室内,该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接成一体,借助第一填充物及第二填充物提供填充配重功能,构成一可选择填充配重物的飞轮;降低生产组配的人力、工时及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健身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健身车的旋转轮组件,其具有内部填充配重物质的健身车飞轮
技术介绍
健身车广泛应用于健身活动场合,特别是现代人们在生活中缺乏运动的人数相当多,健身车可以不受场地影响的限制,从而进一步达到最大的运动效能。然而,现有健身车中必需通过飞轮结合转轮以达到配重及重量训练的功能,由于现有的飞轮要达到重量配重的目的,需要通过一体的金属铸造方式组成,使现有飞轮的制造成本及材料体积增加,造成飞轮相当笨重不易组配于健身车,且针对不同重量训练所需的飞轮,必需分别进行开模铸造不同重量的飞轮,造成飞轮于制造上的困扰及不便。相关的在先专利文献,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第M286689“磁控飞轮结构”新型专利案,揭示以一片一片的导磁配重盘予以锁合组成,此种飞轮结构的配重盘也必需一片一片经由整片分别开模铸造方式才能形成,与现有飞轮的组成方式及结构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且此种方式必需针对每一片导磁配重盘予以钻孔并穿锁螺栓组合,在组配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工时及成本,显得相当繁复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健身车飞轮,可以利用填充物而降低制造材质的体积及成本。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车飞轮,使飞轮结构与组装更加简单便捷,降低生产组配的人力、工时及成本。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车飞轮,通过内部填充物供调整及构成飞轮的配重质量,可以不必多重开模制造飞轮。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健身车飞轮,包括:一第一壳体,为中空状,内部形成一容室;一第一填充物,填充于第一壳体容室内;一第二壳体,为中空状,内部形成-->一容室,且与第一壳体呈上下对应连接接合;一第二填充物,填充于第二壳体容室内;至少一连接组件,连接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周缘连接部位,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为一体。前述的健身车飞轮,其种第一壳体周缘形成一导斜部。前述的健身车飞轮,其中第二壳体周缘形成一导斜部。前述的健身车飞轮,其中第一填充物为水泥。前述的健身车飞轮,其中第一填充物为发泡材料。前述的健身车飞轮,其中第一填充物为树脂。前述的健身车飞轮,其中第二填充物为水泥。前述的健身车飞轮,其中第二填充物为发泡材料。前述的健身车飞轮,其中第二填充物为树脂。前述的健身车飞轮,其中连接组件为一套环;所述连接组件为一焊接环。本技术健身车飞轮的有益效果,其包括至少一第一壳体、第一填充物、第二壳体、第二填充物及至少一连接组件;其中,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内部为中空状态,并分别形成一容室,第一填充物及第二填充物分别填充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容室内,该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间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接成为一体,借助第一填充物及第二填充物提供填充配重功能,达到本技术可选择填充配重物组合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分解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应用例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00飞轮、10第一壳体、11容室、12导斜部、20第一填充物、30第二壳体、31容室、32导斜部、40第二填充物、50连接组件、50’连接组件、51螺钉、200健身车、210刹车器。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健身车飞轮100的第一实施例,该飞轮100包括一第一壳体10、第一填充物20、第二壳体30、第二填充物40及至少一连接组件50;该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30为中空状,且于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30内形成一容室11及31,该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30的外缘部份形成一导斜部12及32。上述的第一填充物20及第二填充物40的形式不限,在本技术中是采用水泥、发泡材料或树脂等具有重量与配重的材质组成;该第一填充物20及第二填充物40分别填充至第一壳体10的容室11及第二壳体30的容室31中,待第一填充物20及第二填充物40凝固而分别结合于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30内,再将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30进行上、下对应连接。上述的连接组件50的形式不限,在本技术图1、图2及图3中所列举之例为一套环,供套接于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30外部周缘连接接合部位,并通过数个螺钉51直接穿锁结合于该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30之间,使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30可以连接结合为一体。再配合图4所示,为本技术飞轮100的第二实施例,显示该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30进行上、下对应连接后,通过焊接方式将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30焊接连接,即该连接组件50’为焊接环。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飞轮100的较佳应用例,显示飞轮100应用于一健身车200的状态,即作为健身车200的前转轮,且通过该第一壳体10的导斜部12及第二壳体30导斜部32,使健身车200的刹车器210摩擦刹车时,不会产生磨损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30的问题与缺点。以上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健身车飞轮,所揭示的相关说明及附图,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车飞轮,包括:一第一壳体,为中空状,内部形成一容室;一第一填充物,填充于第一壳体容室内;一第二壳体,为中空状,内部形成一容室,且与第一壳体呈上下对应连接接合;一第二填充物,填充于第二壳体容室内;至少一连接组件,连接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周缘连接部位,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车飞轮,包括:一第一壳体,为中空状,内部形成一容室;一第一填充物,填充于第一壳体容室内;一第二壳体,为中空状,内部形成一容室,且与第一壳体呈上下对应连接接合;一第二填充物,填充于第二壳体容室内;至少一连接组件,连接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周缘连接部位,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车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周缘形成一导斜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车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周缘形成一导斜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车飞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次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研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