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输出装置、拖拉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6146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动力输出轴(2),动力输出轴(2)的一端为输出端,输出端位于壳体(1)外部,输出端与动力输出轴(2)可拆卸地连接。动力输出轴(2)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5),输出端上设有第二连接部(131),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31)固定连接。通过将以往一体的动力输出轴更改为分段设置的两段,其中一段设置在壳体外部,与另一段可拆卸地连接,当外部的输出端出现破损或折损时,直接拆卸外部的输出端另行更换即可,简化了维修的难度,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动力输出装置的拖拉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动力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力输出装置、拖拉机
技术介绍
轮式拖拉机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从变速箱传递动力到农机具的动力输出一级轴、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双联齿轮、动力输出被动齿轮、动力输出轴承座。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和动力输出一级轴是一个整体,通过轴承固定在后桥壳体上面,动力输出中间轴固定在后桥壳体上面,动力输出双联齿通过轴承固定在动力输出中间轴上面,动力输出从动齿轮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且位于壳体内。动力输出轴一部分穿出壳体、另一部分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内。动力输出从动齿轮与动力输出双联齿主动齿轮相啮合。由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和动力输出从动齿轮都位于壳体的内部,当发生异常情况需要检修上述齿轮时,必须打开壳体,才能进行检修,因此检修很不方便。并且外漏的动力输出轴与农机具匹配工作时,由于操作不当,动力输出轴很容易断,更换此轴的频率很高。拆卸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输出装置,用以改善的动力输出轴容易折断的弊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为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输出轴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输出端上设有第二连接
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位置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紧固件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形成有盲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盲孔相互匹配的定位柱。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动力输出轴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形成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隼。优选地,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形成有键槽,所述输出端上形成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花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轮式拖拉机,包括动力输出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为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动力输出装置,通过将以往一体的动力输出轴更改为分段设置的两段,其中一段设置在壳体外部,与另一段可拆卸地连接,当外部的输出端出现破损或折损时,直接拆卸外部的输出端另行更换即可,无需打开壳体而拆卸内部整体结构,大大简化了维修的难度,缩减了维修的时间,节约了更换部件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动力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 2动力输出轴3第一圆锥滚子轴承 4第二圆锥滚子轴承5动力输出啮合套 6动力输出啮合座7动力输出被动齿轮 8输出轴半挡环9后挡环 10第一O型圈11动力输出轴承座 12动力输出连接螺栓13输出端 14动力输出防护罩15第一连接部 16油封17第三圆锥滚子轴承 18第四圆锥滚子轴承19第二O型圈 20第五圆锥滚子轴承21动力输出双联齿轮 22动力输出中间轴23中间齿轮挡圈 24紧定螺钉25六角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处理的表示和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动力输出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动力输出轴2,动力输出轴2的一端为输出端,输出端位于壳体1外部,输出端与动力输出轴2可拆卸地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轴2通常是一体结构,在输出动力时,整体连动。这样的结构虽然在加工制作时可以节省工序,但在实际使用中,若是动力输出轴2损坏,则需将动力输出装置的外壳以及内部结构整体拆卸才可以移出动力输出轴2,拆卸过程复杂,既耗费人力,又耗费时间。本技术的动力输出装置具体包括壳体1,动力输出轴2、第一圆锥滚子
轴承3、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动力输出啮合套5、动力输出啮合座6、动力输出被动齿轮7、输出轴半挡环8、后挡环9、O型圈10、动力输出轴承座11、动力输出连接螺栓12、输出端13、动力输出防护罩14、油封16、第三圆锥滚子轴承17、第四圆锥滚子轴承18、O型圈19、第五圆锥滚子轴承20、动力输出双联齿轮21、动力输出中间轴22、中间齿轮挡圈23、紧定螺钉24和六角螺母25。动力输出轴2上设有主动齿轮,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固定在壳体1上,动力输出轴2通过动力输出啮合套5和第三圆锥滚子轴承17固定在动力输出轴承座11上面,动力输出啮合套5、动力输出啮合座6固定在动力输出轴2上面,动力输出中间轴22通过开槽长圆柱紧定螺钉24固定在壳体1上,动力输出双联齿轮21通过两个第五圆锥滚子轴承20固定在动力输出中间轴22上面。在本技术中,将动力输出轴2的整体结构分成两段,一部分安装在壳体1内部,只有连接的端部伸出壳体1,另一部分设置在壳体1外部,也就是输出端。输出端与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动力输出轴2相互固定连接,连接后形成一体结构。在工作过程中,若是输出端受损,直接从动力输出轴2上拆卸下输出端并更换即可,不用拆卸壳体1以及内部的结构,简化了维修过程,同时也节约了维护成本。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示出,动力输出轴2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5,输出端上设有第二连接部131,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31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出轴2的伸出壳体1外部的部分设置第一连接部15,与之相对的是在输出端上设置的第二连接部131,动力输出轴2与输出端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31相互连接固定,而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31之间的固定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在动力输出轴2上可以形成有卡槽,第一连接部15上形成有与卡槽配合的卡隼,卡槽与卡隼相互卡接固定,使得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31紧密连接固定。当然,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31还可以设置为螺纹连接,也可以使用其它外接部件固定。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示出,第一连接部15上形成有第一通孔,第
二连接部131上形成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位置相对,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31通过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紧固件固定。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31通过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而使得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31相互锁定,使得动力输出轴2和输出端在固定和拆卸的过程中更加简易,且固定方式牢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示出,第一连接部15上形成有盲孔,第二连接部131上形成有与盲孔相互匹配的定位柱。在第一连接部15上不仅设置第一通孔来安装紧固件实现固定,还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5上设置用于定位的盲孔,并在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的动力输出轴(2),所述动力输出轴(2)的一端为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输出轴(2)可拆卸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的动力输出轴(2),所述动力输出轴(2)的一端为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输出轴(2)可拆卸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2)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5),所述输出端上设有第二连接部(131),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上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位置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通过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娟潘光林张向实丁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