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91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3 14:26
[问题]为了提供可以提高静音性和耐久性而没有降低转向稳定性的轮胎(2)。[方案]该轮胎(2)设有:一对胎圈(12);胎体(14),该胎体横跨在这两个胎圈(12)之间;以及一对带(24),所述带沿胎体(14)从胎圈(12)在径向方向上基本向外延伸。胎圈(12)设有芯(34)、第一三角胶条(36)和第二三角胶条(38)。胎体(14)设有胎体帘布层(44),并且主要部分(46)和折叠部分(48)形成在胎体帘布层(44)中。折叠部分(48)定位在第一三角胶条(36)和第二三角胶条(38)之间。折叠部分(48)在比第一三角胶条(36)的外端部(42)更径向外侧接触主要部分(46)。带(24)的外端部(64)的位置在径向方向上与表示最大宽度的位置(PB)重合,或者带(24)的外端部(64)比表示最大宽度的所述位置(PB)定位在更径向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轮胎。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乘用车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包括一对胎圈。胎体在两侧的胎圈上并且在所述胎圈之间延伸。各胎圈包括芯和三角胶条。三角胶条在径向方向上从芯向外延伸。三角胶条由高硬度的交联橡胶形成,并且通常具有大约35mm的长度。轮胎的胎体通过将胎体帘布层绕着芯翻起而形成。因此,胎体帘布层包括:主要部分,该主要部分从赤道平面向着各芯延伸;以及翻起部分,该翻起部分均沿着三角胶条从芯向外径向延伸。在轮胎中,胎圈部分配合到轮辋中。在运行状态下,胎圈部分处于重负载下。因此,胎圈部分中的耐久性是重要的。针对胎圈部分中的耐久性进行了各种研究。在JP2005-255047中公开了研究的实施例。如上所述,在运行状态下,胎圈部分处于重负载下。因此,胎圈部分的刚度是重要的。针对布置胎圈部分的结构并且控制这个部分的刚度进行了各种研究。在JP2012-025280中公开了研究的实施例。在该文中公开的轮胎中,长度比传统三角胶条小的三角胶条(下文中,也被称为小三角胶条)用于胎圈。另外,另一个三角胶条(下文中,也被称为支承层)设置在胎体的翻起部分的轴向外侧。在轮胎中,通过如此布置胎圈部分的结构,提高了耐久性并且减轻了重量。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05-255047专利文献2:JP2012-02528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通常,轮胎具有设置在胎圈的轴向外侧的胎搭接部。这些胎搭接部接触轮辋的凸缘。如上所述,在运行状态下,胎圈部分处于重负载下。翻起部分设置在胎搭接部和胎圈之间。因此,有可能出现变形集中在翻起部分上。变形的集中会造成松动。为了防止松动,例如,使用厚度大的胎搭接部,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为三角胶条赋予高抗弯刚度。然而,通过调节刚度,影响轮胎的转向稳定性。在运行状态下,轮胎反复变形和复原。这个反复可造成生热。以上描述的轮胎胎圈部分具有大体积。因此,胎圈部分中生成的热量大。另外,热被储存在橡胶内。热对轮胎的耐久性施加影响。因向胎圈部分赋予高抗弯刚度,这对轮胎的竖直刚度施加影响。高竖直刚度不仅对乘坐舒适度施加影响,而且造成80Hz至100Hz的频率范围内的噪声增加。在轮胎中,静音性会受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了静音性和耐久性而没有降低转向稳定性的充气轮胎。为了提高燃料效率,强烈需要轮胎的重量减轻。在如JP2012-025280中公开的轮胎中一样使用小三角胶条和支承层的轮胎中,相比于使用传统三角胶条的轮胎,胎圈部分的厚度可减小。使用小三角胶条和支承层有助于减轻轮胎的重量。同时,此轮胎的问题在于,相比于传统轮胎,横向刚度不足并且转向稳定性不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轻了重量同时不会降低转向稳定性的充气轮胎。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抑制质量增加的同时提高了转向稳定性的充气轮胎。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该胎面具有形成胎面表面的外表面;一对胎侧,所述胎侧在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胎面的端部几乎向内延伸;一对胎搭接部,所述胎搭接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胎侧的端部几乎向内延伸;一对胎圈,所述胎圈在轴向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所述胎搭接部的内侧;胎体,该胎体沿着所述胎面和所述胎侧的内侧在所述胎圈中的一个和所述胎圈中的另一个上并且在
这两个胎圈之间延伸;以及一对带,所述带在所述径向方向上沿着所述胎体分别从所述胎圈几乎向外延伸。所述胎圈包括:芯;第一三角胶条,该第一三角胶条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从所述芯向外延伸;以及第二三角胶条,该第二三角胶条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三角胶条的外侧。所述胎体包括胎体帘布层。所述胎体帘布层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从内侧向着外侧绕着所述芯翻起,并且所述胎体帘布层包括主要部分和通过将所述胎体帘布层翻起而形成的翻起部分。所述翻起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三角胶条和所述第二三角胶条之间。所述翻起部分在所述第一三角胶条的外端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中接触所述主要部分。所述第二三角胶条的外端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翻起部分的端部外侧。各带的外端部的位置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等于所述充气轮胎具有最大宽度时所在的位置,或者各带的外端部设置在所述充气轮胎具有所述最大宽度时所在的所述位置的径向内侧。各带的复合弹性模量高于或等于60MPa且不高于70MPa。根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一对胎侧;一对胎圈;胎体;以及一对补强层。所述胎侧在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胎面的端部几乎向内延伸。所述胎圈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所述胎侧的内侧。所述胎体沿着所述胎面和所述胎侧的内侧在所述胎圈中的一个和所述胎圈中的另一个上并且在这两个胎圈之间延伸。所述补强层在轴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胎体的外侧。所述胎圈包括芯和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芯向外延伸的三角胶条。所述补强层在所述径向方向上沿着所述胎体从所述三角胶条的外端部附近的部分向外延伸,并且各补强层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从该补强层的内部部分向外逐渐变细。当参考位置被定义为所述充气轮胎的外表面上的如下位置时,所述三角胶条的外端部中的每个在所述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参考位置的内侧,其中所述位置对应于当将所述充气轮胎安装到轮辋上并且充入空气达到正常内部压力时所述充气轮胎和所述轮辋彼此接触的接触表面的径向外边缘。各补强层的内端部设置在与所述三角胶条中的对应三角胶条的外端部在径向向外方向上相距10mm的位置的内侧。根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一对胎侧;一对胎搭接部;一对胎圈;胎体;一对带;以及一对支承层。所述胎侧在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胎面的端部几乎向内延伸。所述胎搭接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胎侧的端部几乎向内延伸。所述胎圈在轴向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所述胎搭接部的内侧。所述胎体沿着所述
胎面和所述胎侧的内侧在所述胎圈中的一个和所述胎圈中的另一个上并且在这两个胎圈之间延伸。所述胎圈包括芯和在所述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芯的外侧的三角胶条。所述胎体包括胎体帘布层。所述胎体帘布层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从内侧向着外侧绕着所述芯翻起。所述胎体帘布层包括主要部分和通过将所述胎体帘布层翻起而形成的翻起部分。所述带分别在所述三角胶条的径向外侧的部分中在所述径向方向上沿着所述主要部分延伸。所述支承层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所述带的外侧。当参考位置被定义为所述充气轮胎的外表面上的如下位置时,各三角胶条的外端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参考位置的内侧,其中所述位置对应于当所述充气轮胎安装到轮辋上并且充入空气达到正常内部压力时所述充气轮胎和所述轮辋彼此接触的接触表面的径向外边缘。各支承层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从所述参考位置附近的部分几乎向外延伸。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在胎体帘布层的翻起部分和胎搭接部之间设置第二三角胶条。相比于传统轮胎,在该轮胎中,翻起部分定位在轴向内部部分中。这个定位允许禁止变形集中在翻起部分上。可减少松动的产生,由此轮胎的耐久性优异。在轮胎中,各翻起部分设置在第一三角胶条和第二三角胶条之间。翻起部分在第一三角胶条的外端部径向外侧的一部分中接触胎体的主要部分。第二三角胶条的外端部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翻起部分的端部的外侧。轮胎的第一三角胶条小于传统轮胎的三角胶条。小的第一三角胶条允许主要部分具有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包括:胎面,该胎面具有形成胎面表面的外表面;一对胎侧,所述胎侧在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胎面的端部几乎向内延伸;一对胎搭接部,所述胎搭接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胎侧的端部几乎向内延伸;一对胎圈,所述胎圈在轴向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所述胎搭接部的内侧;胎体,该胎体沿着所述胎面和所述胎侧的内侧在所述胎圈中的一个和所述胎圈中的另一个上并且在这两个胎圈之间延伸;以及一对带,所述带在所述径向方向上沿着所述胎体分别从所述胎圈几乎向外延伸,其中,所述胎圈包括:芯;第一三角胶条,该第一三角胶条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从所述芯向外延伸;以及第二三角胶条,该第二三角胶条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三角胶条的外侧,所述胎体包括胎体帘布层,所述胎体帘布层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从内侧向着外侧绕着所述芯翻起,并且所述胎体帘布层包括主要部分和通过将所述胎体帘布层翻起而形成的翻起部分,所述翻起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三角胶条和所述第二三角胶条之间,并且所述翻起部分在所述第一三角胶条的外端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中接触所述主要部分,所述第二三角胶条的外端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翻起部分的端部外侧,各带的外端部的位置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等于所述充气轮胎具有最大宽度时所在的位置,或者各带的外端部设置在所述充气轮胎具有所述最大宽度时所在的所述位置的径向内侧,并且各带的复合弹性模量高于或等于60MPa且不高于70MPa。...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26 JP 2014-036015;2014.08.06 JP 2014-16003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包括:胎面,该胎面具有形成胎面表面的外表面;一对胎侧,所述胎侧在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胎面的端部几乎向内延伸;一对胎搭接部,所述胎搭接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胎侧的端部几乎向内延伸;一对胎圈,所述胎圈在轴向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所述胎搭接部的内侧;胎体,该胎体沿着所述胎面和所述胎侧的内侧在所述胎圈中的一个和所述胎圈中的另一个上并且在这两个胎圈之间延伸;以及一对带,所述带在所述径向方向上沿着所述胎体分别从所述胎圈几乎向外延伸,其中,所述胎圈包括:芯;第一三角胶条,该第一三角胶条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从所述芯向外延伸;以及第二三角胶条,该第二三角胶条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三角胶条的外侧,所述胎体包括胎体帘布层,所述胎体帘布层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从内侧向着外侧绕着所述芯翻起,并且所述胎体帘布层包括主要部分和通过将所述胎体帘布层翻起而形成的翻起部分,所述翻起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三角胶条和所述第二三角胶条之间,并且所述翻起部分在所述第一三角胶条的外端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中接触所述主要部分,所述第二三角胶条的外端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翻起部分的端部外侧,各带的外端部的位置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等于所述充气轮胎具有最大宽度时所在的位置,或者各带的外端部设置在所述充气轮胎具有所述最大宽度时所在的所述位置的径向内侧,并且各带的复合弹性模量高于或等于60MPa且不高于70M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各第一三角胶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mm且不大于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从各第一三角胶条的外端部到所述翻起部分中的对应翻起部分的端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包括:一对胎圈包布,所述胎圈包布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分别从内侧向着外侧绕着所述胎圈翻起,其中,各胎圈包布的一个端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翻起部分中的对应翻起部分和所述胎搭接部中的对应翻起部分之间,从胎圈基线到各胎圈包布的所述一个端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mm且不大于22mm,并且当所述充气轮胎安装到轮辋上时,所述胎圈包布接触所述轮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带在所述径向方向上沿着所述主要部分从所述第二三角胶条的外端部向外延伸。6.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包括:胎面;一对胎侧;一对胎圈;胎体;以及一对补强层,其中,所述胎侧在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胎面的端部几乎向内延伸,所述胎圈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分别设置在所述胎侧的内侧,所述胎体沿着所述胎面和所述胎侧的内侧在所述胎圈中的一个和所述胎圈中的另一个上并且在这两个胎圈之间延伸,所述补强层在轴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胎体的外侧,所述胎圈包括芯和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分别从所述芯向外延伸的三角胶条,所述补强层在所述径向方向上沿着所述胎体从所述三角胶条的外端部附近的部分向外延伸,并且各补强层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从该补强层的内部分向外逐渐变细,当参考位置被定义为所述充气轮胎的外表面上的如下位置时,所述三角胶条的外端部中的每个在所述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参考位置的内侧,其中所述位置对应于当所述充气轮胎安装到轮辋上并且充入空气达到正常内部压力时所述充气轮胎和所述轮辋彼此接触的接触表面的径向外边缘,并且各补强层的内端部设置在与所述三角胶条中的对应三角胶条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泽吾郎高田匠光冈昌典小木曾敬纪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