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2759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3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以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谷氨酸钠35~45份、干贝素10~15份、富硒酵母12~15份、黄芪属类植物提取物10~15份、黄瓜粉5~8份、蚕丝蛋白15~18份、中性蛋白酶0.1~1份、罗汉果粉2~5份、紫苏粉2~5份、丁香粉2~5份、山楂粉4~8份、姜粉6~7份、香附粉2~5份、陈皮粉2~5份、花椒粉2~5份、八角粉2~5份、香葱粉2~5份、牛肉粉10~15份、食用盐50~60份。其在调味料加入适量的有机硒来提供人体每日需要的硒元素,能够将调味料中的对人体有害的D构型硒代氨基酸转换成对人体有益的L构型硒代氨基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味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食物硒含量受地理影响很大,土壤硒的不同造成各地食品中硒含量的极大差异。土壤含硒量在0.6毫克/千克以下,就属于贫硒土壤,我国72%的国土都属贫硒或缺硒土壤,长期摄入严重缺硒食品,必然会造成硒缺乏疾病。目前已发现的富硒地区有:重庆江津、青海平安、湖北恩施、陕西安康、贵州开阳、浙江龙游、山东枣庄、四川万源、江西丰城等。但是,这些富硒区域中有的面积小,有的地区又同时伴生铅、汞等不良矿物质,不适合人体直接食用,目前真正具有开发价值的主要是青海平安、陕西安康和湖北恩施。中国营养学会对我国13个省市做过一项调查表明,成人日平均硒摄入量为26-32微克,离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最低限度50微克相距甚远。一般植物性食品含硒量比较低。因此,开发经济、方便,适合长期食用的富硒食品已经势在必行。现有申请公开日为2016年1月6日、申请公开号为CN105211818A的专利文献(对比文件)公开了一种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对比文件所述的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仅仅是添加适量的硒来提供每日所需的硒元素,然而在生物样品中硒的有机形态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硒代氨基酸形式存在,氨基酸由于有手型中心而具有不同的构型,不同构型的硒代氨基酸其生理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存在很大的差异。通常只有L构型的硒代氨基酸能被人体组织所利用,而对于D构型或消旋的硒代氨基酸则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其在调味料加入适量的有机硒来提供人体每日需要的硒元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以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谷氨酸钠35~45份、干贝素10~15份、富硒酵母12~15份、黄芪属类植物提取物10~15份、黄瓜粉5~8份、蚕丝蛋白15~18份、中性蛋白酶0.1~1份、罗汉果粉2~5份、紫苏粉2~5份、丁香粉2~5份、山楂粉4~8份、姜粉6~7份、香附粉2~5份、陈皮粉2~5份、花椒粉2~5份、八角粉2~5份、香葱粉2~5份、牛肉粉10~15份、食用盐50~60份。本专利技术较优选地,以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谷氨酸钠38~42份、干贝素11~14份、富硒酵母13~14份、黄芪属类植物提取物12~14份、黄瓜粉6~7份、蚕丝蛋白16~17份、中性蛋白酶0.1~0.8份、罗汉果粉3~4份、紫苏粉3~4份、丁香粉3~4份、山楂粉5~7份、姜粉6~7份、香附粉3~4份、陈皮粉3~4份、花椒粉3~4份、八角粉3~4份、香葱粉3~4份、牛肉粉12~14份、食用盐53~58份。本专利技术较优选地,以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谷氨酸钠40份、干贝素13份、富硒酵母提取物14份、黄芪属类植物提取物14份、黄瓜粉7份、蚕丝蛋白17份、中性蛋白酶0.5份、罗汉果粉3份、紫苏粉3份、丁香粉3份、山楂粉7份、姜粉7份、香附粉3份、陈皮粉3份、花椒粉3份、八角粉3份、香葱粉4份、牛肉粉14份、食用盐55份。本专利技术较优选地,所述黄芪属类植物为膜荚黄芪、蒙古黄芪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较优选地,所述胡椒粉为白胡椒粉、黑胡椒粉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较优选地,所述姜粉为高良姜粉、黄姜粉、干姜粉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所述的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将调味料中的对人体有害的D构型硒代氨基酸转换成对人体有益的L构型硒代氨基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在酶解罐中将中性蛋白酶加入到温度为55~70℃的弱碱性水,得到浓度为2~2.5wt‰的中性蛋白酶水溶液,再将蚕丝蛋白加入到中性蛋白酶水溶液中,保温酶解7~8小时,将酶灭活;(2)将步骤(1)中的蚕丝蛋白酶解液、富硒酵母、黄芪属类植物提取物、黄瓜粉、罗汉果粉、紫苏粉、丁香粉、山楂粉、姜粉、香附粉、陈皮粉、花椒粉、八角粉、香葱粉、牛肉粉、食用盐混合均匀,在pH为6.6~6.8、温度为110~125℃条件下,进行美拉德反应,保温反应0.5~0.9小时;(3)将谷氨酸钠、干贝素加入到步骤(2)中混合均匀;(4)将步骤(3)中的混合物放置于真空浓缩设备中进行真空浓缩而成为固形物;(5)将真空浓缩后的固形物放入喷雾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最终制得粉末状的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本专利技术较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弱碱性水为天然弱碱性水。本专利技术较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的真空浓缩温度为40~45℃,真空度为-0.06~-0.08MPa。本专利技术较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的喷雾干燥的燥进风温度165~170℃、出风温度为120~1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硒会引起人类很多疾病,如贫血、冠心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及糖尿病等,适量的硒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癌作用。同时,硒对机体又有一定的毒害,毒性的大小与其化学形态有关,其中天然有机硒对人体的毒性比无机硒小,生物利用率也高于无机硒。(2)在生物样品中硒的有机形态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硒代氨基酸形式存在,其中参与蛋白质组成氨基酸的种类有20种,但硒代氨基酸只有10种,而其中具有手性中心的有9种,其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人体从外界所摄取的硒主要是以硒代蛋氨酸和硒代胱氨酸形式存在,而氨基酸由于有手型中心而具有不同的构型,不同构型的硒代氨基酸其生理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存在很大的差异。通常只有L构型的硒代氨基酸能被人体组织所利用,而对于D构型或消旋的硒代氨基酸则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在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和健康长寿效应实验中得出具有提高睡眠质量和提高性功能的帮助。(4)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能够将调味料中的对人体有害的D构型硒代氨基酸转换成对人体有益的L构型硒代氨基酸。(5)香辛料是利用植物的种子、花蕾、叶茎、花蕾、根块等,提取其具有刺激性香味,做成调味料的总称。香辛料很少单独使用,大部分以数种数十种成份调和构成。在烹调过程中,香辛料不是单枪匹马的战斗,往往是组合起来,发挥协同作战的作用。每一种原料,都有特有滋味,互不融合;在烹调时,多种原料混合加热,各种原料的香气,互相渗透、互相“扩散”、互相融合、互相影响,将原料中的一些腥膻异味和调料的单一味转变为复合美味,从而促进食欲。根据香辛料不同的赋香作用和功能,可配制组合各种香辛调味料。两种以上香辛料混合使用,可以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产生较理想、更柔和的综合效果。有的香辛料以味道为主,有的香、味兼具,有的以香味为主,通常将这三类香辛料按合理的比例混合使用,以对菜品起到助香、助色、助味的作用。通过各原料组份配比、比例的调节和尝试,确保香料与原料之间的协调,不对菜品风味产生不利影响。(6)干贝素(琥珀酸二钠)和谷氨酸钠产生鲜味相乘的效果,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美味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具有手性中心的9种硒代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以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谷氨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谷氨酸钠35~45份、干贝素10~15份、富硒酵母12~15份、黄芪属类植物提取物10~15份、黄瓜粉5~8份、蚕丝蛋白15~18份、中性蛋白酶0.1~1份、罗汉果粉2~5份、紫苏粉2~5份、丁香粉2~5份、山楂粉4~8份、姜粉6~7份、香附粉2~5份、陈皮粉2~5份、花椒粉2~5份、八角粉2~5份、香葱粉2~5份、牛肉粉10~15份、食用盐50~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谷氨酸钠35~45份、干贝素10~15份、富硒酵母12~15份、黄芪属类植物提取物10~15份、黄瓜粉5~8份、蚕丝蛋白15~18份、中性蛋白酶0.1~1份、罗汉果粉2~5份、紫苏粉2~5份、丁香粉2~5份、山楂粉4~8份、姜粉6~7份、香附粉2~5份、陈皮粉2~5份、花椒粉2~5份、八角粉2~5份、香葱粉2~5份、牛肉粉10~15份、食用盐50~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谷氨酸钠38~42份、干贝素11~14份、富硒酵母13~14份、黄芪属类植物提取物12~14份、黄瓜粉6~7份、蚕丝蛋白16~17份、中性蛋白酶0.1~0.8份、罗汉果粉3~4份、紫苏粉3~4份、丁香粉3~4份、山楂粉5~7份、姜粉6~7份、香附粉3~4份、陈皮粉3~4份、花椒粉3~4份、八角粉3~4份、香葱粉3~4份、牛肉粉12~14份、食用盐53~5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谷氨酸钠40份、干贝素13份、富硒酵母提取物14份、黄芪属类植物提取物14份、黄瓜粉7份、蚕丝蛋白17份、中性蛋白酶0.5份、罗汉果粉3份、紫苏粉3份、丁香粉3份、山楂粉7份、姜粉7份、香附粉3份、陈皮粉3份、花椒粉3份、八角粉3份、香葱粉4份、牛肉粉14份、食用盐5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型固态复合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属类植物为膜荚黄芪、蒙古黄芪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优联艾可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