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253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21:50
液晶面板(11)具备:阵列基板(11b);CF基板(11a);密封部(11d),其介于阵列基板(11b)和CF基板(11a)之间,密封内部空间(IS);第1透明电极膜(23),其在阵列基板(11b)上配置于显示区域(AA);第1层间绝缘膜(41),其在阵列基板(11b)上配置在跨显示区域(AA)和非显示区域(NAA)的范围,密封部(11d)粘接到第1层间绝缘膜(41),并且第1层间绝缘膜(41)配置在第1透明电极膜(23)的阵列基板(11b)侧,第1层间绝缘膜(41)在非显示区域(NAA)具有配置在比密封部(11d)靠显示区域(AA)侧的位置的狭缝(42);以及第2透明电极膜(24),其在阵列基板(11b)上至少配置于显示区域(AA),并且配置在第1层间绝缘膜(41)的阵列基板(11b)侧,在与第1透明电极膜(23)之间夹着第1层间绝缘膜(4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液晶面板为如下构成。即,液晶面板以在一对玻璃制成的基板间夹着液晶并且在该液晶的周围用密封部包围的方式形成,从而将液晶密封。两基板包括:形成有作为开关元件的TFT、像素电极、绝缘膜以及各配线等的阵列基板;以及形成有彩色滤光片等的CF基板。作为这种液晶面板的一例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液晶面板。在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液晶面板中,在层叠地形成有机绝缘膜和无机绝缘膜的阵列基板的密封部的形成区域,沿着密封部的形成区域的周方向形成具有贯通无机绝缘膜而不贯通有机绝缘膜的深度的凹陷部。利用该凹陷部能实现密封部相对于阵列基板的粘接性的提高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0-918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液晶面板中,密封部主要粘接到无机绝缘膜。由于形成该密封部和无机绝缘膜各自的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热膨胀率)不同,因此在液晶面板的使用环境下产生温度变化时,应力作用到无机绝缘膜中的与密封部的粘接部位,该应力影响到无机绝缘膜的显示区域侧的部分,在它超过无机绝缘膜的紧贴性时,在显示区域侧的部分产生剥离。当在无机绝缘膜的显示区域侧的部分产生剥离时,有可能在配置在无机绝缘膜的上层侧的透
明电极膜产生错位等不良,从而产生显示不良。特别是,在进行液晶面板的窄边框化,从密封部到显示区域的宽度变窄的情况下,有在无机绝缘膜中的与密封部的粘接部位产生的应力更易于影响无机绝缘膜的显示区域侧的部分而易于产生显示不良的趋势,应对是困难的。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显示不良的产生。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1显示装置具备:第1基板,其被划分为显示区域和包围上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第2基板,其与上述第1基板之间以具有内部空间的形式配置为相对状;密封部,其介于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以包围上述内部空间的形式配置于上述非显示区域,并且密封上述内部空间;第1透明电极膜,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至少配置于上述显示区域;第1绝缘膜,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配置在跨上述显示区域和上述非显示区域的范围,上述密封部粘接到上述第1绝缘膜,并且上述第1绝缘膜配置在上述第1透明电极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上述第1绝缘膜在上述非显示区域具有配置在比上述密封部靠上述显示区域侧的位置的狭缝;以及第2透明电极膜,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至少配置于上述显示区域,并且配置在上述第1绝缘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在与上述第1透明电极膜之间夹着上述第1绝缘膜。这样,在相互相对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之间,具有内部空间并且存在以包围该内部空间的形式配置的密封部,利用密封部密封内部空间。第1绝缘膜在第1基板上配置在跨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范围,密封部粘接到第1绝缘膜,并且第1绝缘膜以夹在第1透明电极膜和第2透明电极膜之间的形式配置。然而,当形成密封部和第1绝缘膜各自的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时,在产生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应力有可能作用到第1绝缘膜中的与密封部的粘接部位。特别是,在进行窄边框化,从密封部到显示区域的宽度变窄的情况下,有在第1绝缘膜中的与密封部的粘接
部位产生的应力更易于影响第1绝缘膜的显示区域侧的部分的趋势。而且,在第1绝缘膜夹在第1透明电极膜和第2透明电极膜之间的构成中,与不具备第2透明电极膜的构成相比,有第1绝缘膜的膜厚相对变薄的趋势,因此由于作用到第1绝缘膜的与密封部的粘接部位的应力而在第1绝缘膜易于产生剥离。关于这一点,由于第1绝缘膜在非显示区域具有配置在比密封部靠显示区域侧的位置的狭缝,因此即使上述应力作用到第1绝缘膜中的与密封部的粘接部位,该应力难以影响到第1绝缘膜的显示区域侧的部分。由此,在第1绝缘膜的显示区域侧的部分难以产生剥离,因此在显示区域在配置在第1绝缘膜的上层侧的第1透明电极膜中难以产生错位等不良。从而,在抑制显示不良的产生,特别是实现窄边框化方面是优选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优选如下构成。(1)上述第2透明电极膜具有扩展到上述非显示区域地配置的电极膜扩展部,上述第1绝缘膜是按以下方式设置的:将上述狭缝配置在与上述第2透明电极膜的上述电极膜扩展部重叠的位置。在形成狭缝时,例如在使用光刻法部分地蚀刻第1绝缘膜的情况下,通过在第1绝缘膜的狭缝的预定形成部分的第1基板侧配置第2透明电极膜的电极膜扩展部,使电极膜扩展部作为蚀刻阻挡物发挥功能,避免蚀刻波及到电极膜扩展部的第1基板侧。(2)具备:第2绝缘膜,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配置在跨上述显示区域和上述非显示区域的范围,并且配置在上述第2透明电极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以及共用电位提供部,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配置于上述非显示区域,并且配置在上述第2绝缘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并且设为共用电位,上述电极膜扩展部通过形成于上述第2绝缘膜的接触孔而与上述共用电位提供部连接。电极膜扩展部配置在跨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范围,并且通过形成于配置在第2透明电极膜的第1基板侧的第2绝缘膜的接触孔与配置在第2绝缘膜的第1基板侧的共用电位提供部连接,因此从共用电位提供部向具有电极膜扩展部的第2透明电极膜提供共用电位。这样,电极膜扩展部除了
具有将共用电位传送给第2透明电极膜的功能以外,还具有防止在第1绝缘膜形成狭缝时蚀刻电极膜扩展部的第1基板侧的功能,因此与假设按各功能设置不同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实现构成的简单化。(3)具备第2绝缘膜,上述第2绝缘膜在上述第1基板上配置在跨上述显示区域和上述非显示区域的范围,并且配置在上述第1绝缘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上述第1绝缘膜是按以下方式设置的:将上述狭缝配置在与上述第2绝缘膜重叠的位置。这样,狭缝的配置自由度变高。(4)上述第1绝缘膜是按以下方式设置的:使上述狭缝成为在上述第1绝缘膜的膜厚方向上贯通的形态。这样,与假设为狭缝在第1绝缘膜的膜厚方向上不贯通而残存薄部(比狭缝的非形成部位薄的部位)的形态的情况相比,在第1绝缘膜中的与密封部的粘接部位产生的应力更难以影响到第1绝缘膜的显示区域侧的部分。由此,在第1绝缘膜的显示区域侧的部分更难以产生剥离,更好地抑制显示不良的产生。(5)上述第1绝缘膜是按以下方式设置的:在上述狭缝的形成部位形成比上述狭缝的非形成部位薄的薄部。在形成狭缝时,例如在利用使用半色调掩模、灰色调掩模的光刻法部分地蚀刻第1绝缘膜的情况下,通过在第1绝缘膜的狭缝的形成部位残留薄部,能避免蚀刻波及到第1绝缘膜的第1基板侧。而且,与假设为狭缝在膜厚方向上贯通第1绝缘膜的形态的情况相比,能避免第1绝缘膜的第1基板侧通过狭缝露出,因此避免膜质量不均匀化。由此,难以产生伴随着狭缝的形成而产生的显示性能的劣化。另外,狭缝的配置自由度变高。(6)上述第1绝缘膜是按以下方式设置的:将上述狭缝配置在离上述密封部比离上述显示区域近的位置。这样,在第1绝缘膜的狭缝的形成部位形成薄部的构成中,狭缝的配置自由度变高,因此能将狭缝配置在离密封部比离显示区域近的位置。这样,即使应力作用到第1绝缘膜的与密封部的粘接部位而产生剥离,也会通过上
述狭缝的配置使第1绝缘膜的能剥离的部分的范围变窄。由此,即使在第1绝缘膜中产生剥离,通过限定其剥离范围,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基板,其被划分为显示区域和包围上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第2基板,其与上述第1基板之间以具有内部空间的形式配置为相对状;密封部,其介于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以包围上述内部空间的形式配置于上述非显示区域,并且密封上述内部空间;第1透明电极膜,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至少配置于上述显示区域;第1绝缘膜,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配置在跨上述显示区域和上述非显示区域的范围,上述密封部粘接到上述第1绝缘膜,并且上述第1绝缘膜配置在上述第1透明电极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上述第1绝缘膜在上述非显示区域具有配置在比上述密封部靠上述显示区域侧的位置的狭缝;以及第2透明电极膜,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至少配置于上述显示区域,并且配置在上述第1绝缘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在与上述第1透明电极膜之间夹着上述第1绝缘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26 JP 2014-035229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基板,其被划分为显示区域和包围上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第2基板,其与上述第1基板之间以具有内部空间的形式配置为相对状;密封部,其介于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以包围上述内部空间的形式配置于上述非显示区域,并且密封上述内部空间;第1透明电极膜,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至少配置于上述显示区域;第1绝缘膜,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配置在跨上述显示区域和上述非显示区域的范围,上述密封部粘接到上述第1绝缘膜,并且上述第1绝缘膜配置在上述第1透明电极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上述第1绝缘膜在上述非显示区域具有配置在比上述密封部靠上述显示区域侧的位置的狭缝;以及第2透明电极膜,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至少配置于上述显示区域,并且配置在上述第1绝缘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在与上述第1透明电极膜之间夹着上述第1绝缘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上述第2透明电极膜具有扩展到上述非显示区域地配置的电极膜扩展部,上述第1绝缘膜是按以下方式设置的:将上述狭缝配置在与上述第2透明电极膜的上述电极膜扩展部重叠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具备:第2绝缘膜,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配置在跨上述显示区域和上述非显示区域的范围,并且配置在上述第2透明电极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以及共用电位提供部,其在上述第1基板上配置于上述非显示区域,并且配置在上述第2绝缘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并且设为共用电位,上述电极膜扩展部通过形成于上述第2绝缘膜的接触孔而与上述共用电位提供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具备第2绝缘膜,上述第2绝缘膜在上述第1基板上配置在跨上述显示区域和上述非显示区域的范围,并且配置在上述第1绝缘膜的上述第1基板侧,上述第1绝缘膜是按以下方式设置的:将上述狭缝配置在与上述第2绝缘膜重叠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1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上述第1绝缘膜是按以下方式设置的:使上述狭缝成为在上述第1绝缘膜的膜厚方向上贯通的形态。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1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濑之口雄大安藤晶一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