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度泡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173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02:50
一种大角度泡壳结构,包括泡壳以及设置在该泡壳下方的LED光源,该泡壳为底部开口的壳体结构,该泡壳内设有导光件,该导光件包括入光面、导光部及出光部,该入光面位于该导光件的底部朝向该开口设置,该出光部对应该泡壳的侧壁设置,该LED光源设置在该入光面的下方,该LED光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从该入光面进入导光部,该导光部将光线引导至出光部后朝向该泡壳照射出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光线被导光部朝向泡壳的侧壁导引,使得泡壳的侧壁成为主要的发光面,从而使得该泡壳具有大角度发光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大角度泡壳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进步,LED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半导体光源,在照明领域得到应用。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低发热、省电和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其应用越来越广泛。LED灯将逐渐取代白炽灯和卤素灯等传统照明灯具。LED烛光灯的发光角度一般为200~300度之间,而透明泡结构的烛光灯,为了实现大角度发光,通常采用增设透镜或配光器的方法来实现。而增设透镜或配光器的成本高,不容忽视,这成为了降低LED节能灯具成本的一大难题。同时,还增加的工厂组装工序,提高了制造成本。因此,如何使得LED具有大角度发光,又同时简化实现大角度发光的结构,是本行业正在积极研发实现的内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省去透镜的大角度泡壳结构。一种大角度泡壳结构,包括泡壳以及设置在该泡壳下方的LED光源,该泡壳为底部开口的壳体结构,该泡壳内设有导光件,该导光件包括入光面、导光部及出光部,该入光面位于该导光件的底部朝向该开口设置,该出光部对应该泡壳的侧壁设置,该LED光源设置在该入光面的下方,该LED光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从该入光面进入导光部,该导光部将光线引导至出光部后朝向该泡壳照射出去。与现有技术相比,大角度泡壳结构通过在泡壳内设置导光件,使LED光源发出的光从入光面进入导光部,并由导光部将光线引导至出光部后向外照射出去实现大角度照明。由于光线被导光部朝向泡壳的侧壁导引,使得泡壳的侧壁成为主要的发光面,从而使得该泡壳具有大角度发光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大角度泡壳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泡壳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大角度LED灯,请参考图1至图2。请参考图1,一种大角度泡壳结构100包括泡壳10以及设置在该泡壳10下方的LED光源30,该泡壳10为底部开口的壳体结构。该泡壳10内设有导光件20。该导光件20包括入光面21、导光部22及出光部23。该入光面21位于该导光件20的底部朝向该开口设置,该出光部23对应该泡壳10的侧壁设置。该导光件20可以高于或低于该泡壳10的开口位置。该LED光源30设置在该入光面21的下方,该LED光源3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31从该入光面21进入导光部22,该导光部22将光线31引导至出光部23后朝向该泡壳10的侧壁照射出去。该导光件20与该泡壳10为一体成型的透明或半透明结构,一体成型降低生产成本,也使泡壳10的结构简单、避免过于复杂的结构影响照明效果。如果该导光件20与该泡壳10分体成型,则在导引光线的过程中,光线射出该导光件20会造成一定的光损失,光线再进入该泡壳10又会有一定的光损失,损失的光主要是在界面内形成了反射回路或在界面间形成了反射回路。这会明显降低整灯的发光效率。因此,LED光源30发出的光从入光面21进入导光部22,并由导光部22将光线31引导至出光部23后向外照射出去实现大角度照明。与传统的结构相比,省去了单独的透镜或配光器的设置,通过泡壳10内的导光件20即可实现大角度发光,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优点。请参考图1,导光件20为中空的环形壳体结构,该入光面21为环形结构,所述LED光源3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LED光源30正对该入光面21呈环形排列设置,因此LED光源30发出的光线31绝大多数都能从入光面21进入导光部22,使光学效率提高。该导光件20的内侧壁222与外侧壁221配合将光线31自入光面21导引到出光部23。即该导光件20的内侧壁222与外侧壁221组合成导光部22,光线31在导光部22内发生多次全反射,使光线31逐渐被朝向出光部23引导。优选的,该内侧壁222为以该泡壳10的中轴线为轴线的圆环面。而该外侧壁221为与该内侧壁222同轴的另一个圆环面,且该外侧壁221的直径大于该内侧壁222。具有结构简单、导光过程稳定性好的优点。该出光部23一体连接设置在该泡壳10的侧壁上。该出光部23为相对于该入光面21倾斜设置的环形结构,该出光部23的外径在远离该入光面2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因此,光线31到达出光部23时不再发生全反射,使光线31从出光部23向外照射出去。优选的,在出光部23内表面设有漫反射层231,漫反射后的光线31经泡壳10表面向外发散出去。进一步的,该泡壳10上对应该出光部23设有光扩散层,使光线31均匀照射,且有效减弱眩光。还包括基板40,所述LED光源30设置在该基板40上,该泡壳10的底部罩设在该基板40的周围,该入光面21与所述LED光源30间隔形成间隙使得部分所述LED光源30发出的光线31穿过该间隙直接照射在该泡壳10上。LED光线31发出的光线31一部分从穿过该间隙直接照射在该泡壳10上,还有一部分光线31从入光面21进入穿过导光部22直接照射到出光部23最后向外照射出去。而绝大多数的光线31从入光面21进入后在导光部22的反射引导下到达出光部23,最后向外照射出去。该泡壳10的底部设有卡扣结构,用于将泡壳10扣装在一个灯头体(图未示)上。该泡壳10为蜡烛泡壳10或球泡壳10结构。简化泡壳10的结构,也简化泡壳10与灯头体组装的结构,使产品的成本、生产都得到优化。综上所述,大角度泡壳结构100通过在泡壳10内设置导光件20,使LED光源30发出的光从入光面21进入导光部22,并由导光部22将光线31引导至出光部23后向外照射出去实现大角度照明。省去了透镜或配光器的设置,通过泡壳10内的导光件20即可实现大角度发光,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优点。可以理解的,导光件20的作用在于引导光线31最终向外照射出去,因此导光件20也可以不是完整的环形壳体结构。如图2所示,为了节省材料,可以只在LED光源30的上方设有导光件20,使导光件20变成具有多个缺口的环形壳体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角度泡壳结构,包括泡壳以及设置在该泡壳下方的LED光源,该泡壳为底部开口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泡壳内设有导光件,该导光件包括入光面、导光部及出光部,该入光面位于该导光件的底部朝向该开口设置,该出光部对应该泡壳的侧壁设置,该LED光源设置在该入光面的下方,该LED光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从该入光面进入导光部,该导光部将光线引导至出光部后朝向该泡壳照射出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角度泡壳结构,包括泡壳以及设置在该泡壳下方的LED光源,该泡壳为底部开口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泡壳内设有导光件,该导光件包括入光面、导光部及出光部,该入光面位于该导光件的底部朝向该开口设置,该出光部对应该泡壳的侧壁设置,该LED光源设置在该入光面的下方,该LED光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从该入光面进入导光部,该导光部将光线引导至出光部后朝向该泡壳照射出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角度泡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导光件为中空的环形壳体结构,该入光面为环形结构,所述LED光源的数量为多个,所述LED光源正对该入光面呈环形排列设置,该导光件的内侧壁与外侧壁配合将光线自入光面导引到出光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角度泡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侧壁为以该泡壳的中轴线为轴线的圆环面,该外侧壁的直径大于该内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角度泡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明鲍永均林祥华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