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759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0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单体电池组成的电池集合体、收容电池集合体的箱体、以及对电池集合体冷却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设置在箱体与电池集合体之间,并具有流动有气体的冷却通道,以使气体在对电池集合体进行冷却时不与电池集合体直接接触。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中,在箱体与电池集合体之间设置冷却系统,从而解决了电池模组中电路板和大功率器件的散热问题。同时气体流通在冷却系统中,直接避免气体与单体电池表面直接接触,从而不会带入外界的灰尘及湿气,保护了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低压电池系统未设计风冷系统以至于电路板和大功率器件的发热问题无法解决。或者设计有风冷系统,通常是在电池壳体周围设置通风管道,并同时设置导流口,这样虽然散热效果好,但风会接触到电池单体,从而导致外界空气中的灰尘或者湿气进入电池单体表面,容易引起短路,影响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能解决电池模组中电路板和大功率器件的散热问题,散热效果好且不会将气体引入单体电池表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单体电池组成的电池集合体、收容电池集合体的箱体、以及对电池集合体冷却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设置在箱体与电池集合体之间,并具有流动有气体的冷却通道,以使气体在对电池集合体进行冷却时不与电池集合体直接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中,在箱体与电池集合体之间设置冷却系统,从而解决了电池模组中电路板和大功率器件的散热问题。同时气体流通在冷却系统中,直接避免气体与单体电池表面直接接触,从而不会带入外界的灰尘及湿气,保护了电池。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其中为了清楚可见,未示出箱体;图2是图1中的冷却系统的组装图;图3是图2的一变形例;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其中为了清楚可见,只示出箱体的上盖板;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又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并示出了整个箱体;图6是图4中的第一通流板的立体图;图7是图5中的箱体与第二通流板的拆分图,其中为了清楚可见,示出了第二通流板的下表面的具体结构;图8是图2的一变形例。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池集合体 356上表面11单体电池 36第二通流板111大面 361第二凸檐2箱体 3611侧壁21上盖板 362第二凹部211第一开口 363第一通流孔212第二开口 364第二通流孔22下盖板 365第二凸柱23卡扣 366支撑柱3冷却系统 367上表面31第一端板 368下表面32第二端板 C冷却通道33第一侧板 C1进口34第二侧板 C2出口35第一通流板 4密封座351第一凸檐 41卡槽3511侧壁 42穿孔352第一凹部 5连接片353第一开孔 F散热片354第二开孔 P导管355第一凸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参照图1至图7,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包括由至少一个单体电池11组成的电池集合体1、收容电池集合体1的箱体2、以及对电池集合体1冷却的冷却系统3。冷却系统3设置在箱体2与电池集合体1之间,并具有流动有气体(未示出)的冷却通道C,以使气体在对电池集合体1进行冷却时不与电池集合体1直接接触。在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中,在箱体2与电池集合体1之间设置冷却系统3,从而解决了电池模组中电路板和大功率器件的散热问题。同时气体流通在冷却系统3中,直接避免气体与单体电池表面直接接触,从而不会带入外界的灰尘及湿气,保护了电池。在此补充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电池模组不仅适用于低压电池系统,还可适用于任何其它合适的电池系统。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以及图8,冷却系统3可包括:框体,围绕电池集合体1设置,且冷却通道C形成于框体内。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框体可用于从四周接触并固定电池集合体1,以避免电池集合体1散开,同时经由框体与电池集合体1的接触而增强了冷却通道C对电池集合体1的传导换热。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8,框体由导管P环绕电池集合体1而成,且导管P内部中空以形成冷却通道C。其中,导管P的两端分别作为如下所述的进口C1和出口C2。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框体由第一端板31、第二端板32、第一侧板33以及第二侧板34构成。第一端板31位于组成电池集合体1的最外侧一个单体电池11的大面111的外侧;第二端板32与第一端板31相对设置于电池集合体1的另一侧;第一侧板33连接第一端板31的一端与第二端板32的一端;第二侧板34与第一侧板33相对设置,连接第一端板31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32的另一端。其中,第一端板31、第一侧板33、第二端板32和第二侧板34中的至少一个内部中空,以形成冷却通道C。在一实施例中,冷却系统3中的第一端板31、第一侧板33、第二端板32或第二侧板34只有一个内部中空,该内部中空的一个自身形成冷却通道C。补充说明的是,如下所述的进口C1和出口C2同时设置在该内部中空的一个上。在一实施例中,冷却系统3中的第一端板31、第一侧板33、第二端板32或第二侧板34至少有两个内部均中空,该内部中空的至少两个均自身形成冷却通道C,或互相连通形成冷却通道C。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冷却系统3中的第一端板31、第二端板32、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内部均中空,且互相连通形成冷却通道C。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板31、第二端板32、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构成的框体可一体制成也可分体制成。当框体分体制成时,第一端板31可与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中的一个一体制成,且第二端板32与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中的另一个一体制成,从而形成两个L形的半框体,然后两个L形的半框体连接在一起;或者,第一端板31和第二端板32中的一个与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一体制成,形成一个U形半框体,然后U形半框体再与第一端板31和第二端板32中的另一个连接在一起;或者,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中的一个与第一端板31和第二端板32一体制成,形成一个U形半框体,然后然后U形半框体再与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中的另一个连接在一起;或者第一端板31、第二端板32、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各自独立制成,然后再对应连接在一起。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5和图7,箱体2还可包括:上盖板21。参照图4、图5和图6,冷却系统3还可包括:第一通流板35,位于电池集合体1与箱体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由至少一个单体电池(11)组成的电池集合体(1)、收容电池集合体(1)的箱体(2)、以及对电池集合体(1)冷却的冷却系统(3),其特征在于,冷却系统(3)设置在箱体(2)与电池集合体(1)之间,并具有流动有气体的冷却通道(C),以使气体在对电池集合体(1)进行冷却时不与电池集合体(1)直接接触;冷却系统(3)包括:框体,围绕电池集合体(1)设置,且冷却通道(C)形成于框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由至少一个单体电池(11)组成的电池集合体(1)、收容电池集合体(1)的箱体(2)、以及对电池集合体(1)冷却的冷却系统(3),其特征在于,冷却系统(3)设置在箱体(2)与电池集合体(1)之间,并具有流动有气体的冷却通道(C),以使气体在对电池集合体(1)进行冷却时不与电池集合体(1)直接接触;冷却系统(3)包括:框体,围绕电池集合体(1)设置,且冷却通道(C)形成于框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框体由导管(P)环绕电池集合体(1)而成,且导管(P)内部中空以形成冷却通道(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框体由第一端板(31)、第二端板(32)、第一侧板(33)以及第二侧板(34)构成;第一端板(31)位于组成电池集合体(1)的最外侧一个单体电池(11)的大面(111)的外侧;第二端板(32)与第一端板(31)相对设置于电池集合体(1)的另一侧;第一侧板(33)连接第一端板(31)的一端与第二端板(32)的一端;以及第二侧板(34)与第一侧板(33)相对设置,连接第一端板(31)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32)的另一端;其中,第一端板(31)、第一侧板(33)、第二端板(32)和第二侧板(34)中的至少一个内部中空,以形成冷却通道(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冷却系统(3)中的第一端板(31)、第一侧板(33)、第二端板(32)或第二侧板(34)至少有两个内部均中空,该内部中空的至少两个均自身形成冷却通道(C),或互相连通形成冷却通道(C)。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平姚己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