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床多连杆偏心齿轮传动结构,包括机身、导柱和大齿轮,所述的机身的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对主轴,所述的主轴上套接有偏心轮和大齿轮,所述的偏心轮外侧套接有主连杆,该主连杆的一端向机身的中部延伸,所述的主连杆的延伸端的上侧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的第一转轴通过上连杆与主连杆的延伸端的上侧转动相连,所述的主连杆的延伸端的下侧通过下连杆与导柱的上端转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连杆加上偏心轮传动的原理来实现导柱的上下运动,扩大了传动比,使输入端扭矩变小,在同等输出的扭矩前提下,降低了电动机的功率,以达到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床多连杆偏心齿轮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冲床结构中,多是采用大齿轮带动曲柄转动从而实现导柱的上下运动,这种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传动比小,输入端扭矩较大,在同等输出的扭矩前提下,要求的电动机的功率比较高,所以能耗就比较大。另外,现有的冲床结构多是采用提高齿轮比的方法来降低扭矩,这种方式噪音较大、惯量也比较大,对冲床的精度会产生影响。传动的双点式冲床由于输入的动力源是同一个,两边的导柱由于装配公差会导致两边的导柱上下不一致,无法做到完全的同步,影响加工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床多连杆偏心齿轮传动结构,结构简单,采用多连杆加上偏心轮传动的原理来实现导柱的上下运动,扩大了传动比,使输入端扭矩变小,在同等输出的扭矩前提下,降低了电动机的功率,以达到节能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冲床多连杆偏心齿轮传动结构,包括机身、导柱和大齿轮,所述的机身的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对主轴,所述的主轴上套接有偏心轮和大齿轮,所述的偏心轮外侧套接有主连杆,该主连杆的一端向机身的中部延伸,所述的主连杆的延伸端的上侧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的第一转轴通过上连杆与主连杆的延伸端的上侧转动相连,所述的主连杆的延伸端的下侧通过下连杆与导柱的上端转动相连。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上连杆的下端以及下连杆的上端均通过联动转轴与主连杆的延伸端相连。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下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三转轴与导柱的上端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大齿轮与一侧的传动齿轮轴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的主轴与偏心轮上靠近边缘的位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下连杆的长度大于上连杆的长度。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床多连杆偏心齿轮传动结构,利用传动杆带动大齿轮转动,扩大了传动比,使输入端扭矩变小,在同等输出的扭矩前提下,降低了电动机的功率,以达到节能效果;与传统的单纯以提高齿轮比来降低扭矩的方法比较,降低噪音、降低惯量、减少传递间隙,使传递更平稳,提高冲床精度要求;此传动系统采用左右对称方式运行,动力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通过电控系统可以作到两边相对的完全同步运行:如果不采用两边分开会在装配过程中产生误差会永远的存在;此多连杆运行有下降速度慢,回程速度快等特性,在工作区域速度是运行最慢,能有效大幅降低产品成型后材料韧性反弹,并减少伺服电机的使用动率,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视图。图示:1、联动转轴;2、第一转轴;3、上连杆;4、主连杆;5、偏心轮;6、机身;7、大齿轮;8、传动齿轮轴;9、主轴;10、下连杆;11、导柱;12、第三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冲床多连杆偏心齿轮传动结构,包括机身6、导柱11和大齿轮7,所述的机身6的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对主轴9,所述的主轴9上套接有偏心轮5和大齿轮7,所述的偏心轮5外侧套接有主连杆4,该主连杆4的一端向机身6的中部延伸,所述的主连杆4的延伸端的上侧安装有第一转轴2,所述的第一转轴2通过上连杆3与主连杆4的延伸端的上侧转动相连,所述的主连杆4的延伸端的下侧通过下连杆10与导柱11的上端转动相连。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上连杆3的下端以及下连杆10的上端均通过联动转轴1与主连杆4的延伸端相连。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下连杆10的下端通过
第三转轴12与导柱11的上端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大齿轮7与一侧的传动齿轮轴8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的主轴9与偏心轮5上靠近边缘的位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下连杆10的长度大于上连杆3的长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使用的时候通过冲床后部的伺服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动齿轮轴8转动,传动齿轮轴8带动大齿轮7转动,大齿轮7的转动带动主轴9转动,从而使偏心轮5绕着主轴9转动,偏心轮5的转动会带动主连杆4进行横向的摇摆移动,主连杆4的延伸端由于上连杆3的限位作为,会沿着一定的轨迹进行摆动,再通过下连杆10的传动实现导柱11的上下移动。为克服因传动比增大而使输出作功滑块每分钟冲次会降低,将采用伺服电机来取代普通电机,利用伺服电机的高速的特点来提高工作效率,伺服电机还可以在任意位置设置线速度,多段慢速,减少拉伸工序道次,降低噪音,产品成型保压等功能。本冲床中的同步轮采用铝制的同步轮,具有良好的强度,利用铝同步轮和高强度同步带传动,减少了传动中的惯量,以达到节能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传动杆带动大齿轮转动,扩大了传动比,使输入端扭矩变小,在同等输出的扭矩前提下,降低了电动机的功率,以达到节能效果;与传统的单纯以提高齿轮比来降低扭矩的方法比较,降低噪音、降低惯量、减少传递间隙,使传递更平稳,提高冲床精度要求;此传动系统采用左右对称方式运行,动力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通过电控系统可以作到两边相对的完全同步运行:如果不采用两边分开会在装配过程中产生误差会永远的存在;此多连杆运行有下降速度慢,回程速度快等特性,在工作区域速度是运行最慢,能有效大幅降低产品成型后材料韧性反弹,并减少伺服电机的使用动率,降低能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床多连杆偏心齿轮传动结构,包括机身(6)、导柱(11)和大齿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6)的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对主轴(9),所述的主轴(9)上套接有偏心轮(5)和大齿轮(7),所述的偏心轮(5)外侧套接有主连杆(4),该主连杆(4)的一端向机身(6)的中部延伸,所述的主连杆(4)的延伸端的上侧安装有第一转轴(2),所述的第一转轴(2)通过上连杆(3)与主连杆(4)的延伸端的上侧转动相连,所述的主连杆(4)的延伸端的下侧通过下连杆(10)与导柱(11)的上端转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床多连杆偏心齿轮传动结构,包括机身(6)、导柱(11)和大齿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6)的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对主轴(9),所述的主轴(9)上套接有偏心轮(5)和大齿轮(7),所述的偏心轮(5)外侧套接有主连杆(4),该主连杆(4)的一端向机身(6)的中部延伸,所述的主连杆(4)的延伸端的上侧安装有第一转轴(2),所述的第一转轴(2)通过上连杆(3)与主连杆(4)的延伸端的上侧转动相连,所述的主连杆(4)的延伸端的下侧通过下连杆(10)与导柱(11)的上端转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床多连杆偏心齿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鹏,林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博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