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根弹性纱的可拉伸圆形针织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7290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9 21:28
本文公开了一种物品,所述物品包括针织织物,所述针织织物具有表面侧和基底侧,且包含一组地纱和一层花式纱,其中所述地纱和花式纱通过交织点以预定布置而针织,其中所述花式纱与所述地纱交替地布置且其中所述地纱包括至少一个弹性纤维且任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硬纤维,且所述花式纱包括至少一个硬纤维且任选地包括弹性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弹性针织织物的方法,所述弹性针织织物的外表和性能与编织织物类似,在所有方向上均具有柔软的手感、良好的悬垂性、较高的保持力和恢复能力。更明确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拉伸针织织物,所述可拉伸针织织物包括与一组额外表面花式纱交织的平针织物线圈基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此类针织织物和由此类织物制成的衣服。
技术介绍
圆形针织织物用于制造内衣和上身衣服(诸如T恤衫)。与编织结构相比较,针织织物通过压缩或伸长形成针织织物的个别针织针脚(由互连线圈组成)可能更容易变形或拉伸。这种通过针脚重新布置而在所有方向上拉伸的能力增加了由针织织物制成的衣服的穿着舒适性。即使当针织织物由100%硬纱(诸如棉、聚酯、尼龙、丙烯酸类或羊毛)构成时,在所施加的力被移除之后,针织针脚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原始尺寸。然而,这种通过针织针脚重新布置而实现的恢复大体上并不完全,这是因为并非弹性纱的硬纱并不提供恢复力以重新布置针织针脚。为了改进圆形针织织物的恢复性能,现在常见的是将少量氨纶纤维与伴随硬纱针织在一起。氨纶制造具有较高拉伸水平和较好恢复能力的织物。织物和衣服制造商通常知道如何制造具有合适质量参数的织物以实现能被消费者接受的织物。然而,对于可拉伸圆形针织织物来说,典型的质量问题是,织物在身体某些部分中,尤其是在下身(诸如膝盖、臀部和腰部)中向外过拉伸之后,不能快速恢复到原始大小和形状。消费者在长时间穿着之后,观察到袋状和下垂问题,这限制了下身衣服(诸如裤子和粗斜纹棉布)中圆形针织物的渗透。一般来说,编织织物与针织织物具有非常不同的质量。诸如粗斜纹棉布、
达呢、府绸等编织织物趋于稳定,且具有较好的形状保持性、较小的柔韧性和较低的柔软度,且仅在添加了弹性纱的方向上拉伸。制造编织物的制造过程通常更复杂且更昂贵。在编织之前,有必要首先通过将弹性纱和硬纱组合在一起来制造包芯纺纱或将其包覆。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上文所描述,编织织物和针织织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其各自提供不同的益处。因此,需要生产混合可拉伸针织织物,所述混合可拉伸针织织物具有编织织物的外表和性能、在所有方向上均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易于加工、皱缩率低、易于制造衣服,且恢复能力极好且生长率低。理想地,这些针织织物也可用于诸如裤子和粗斜纹棉布的下身衣服。一些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混合弹性针织织物,所述弹性针织织物具有编织织物的外表、感觉和性能。还包含一种通过针织来制造此类织物的方法。根据示例性方面,提供一种物品,所述物品包含织物,所述织物具有面侧和基底侧且包含一组地纱和一层花式纱,所述地纱和花式纱以一图案针织在一起,其中地纱包含至少一根弹性纱且任选地包含至少一根硬纱。弹性纱使得织物在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均拉伸和恢复。弹性纱使得织物在织物和衣服整理工艺期间皱缩且里面的纱线拉扯在一起。织物转换成具有基底和表面两个边效应的3D结构,其中地纱使得线圈结构形成为织物基底且花式纱使得编织结构形成为织物表面。根据一些方面,弹性纱为弹性体纤维(诸如氨纶)。弹性体纱的含量高于1%。所述含量包含总织物重量的约1%至约65%、约2%至约50%和约2%至约22%。弹性纱可以最少2X的牵伸率结合到织物中。根据一些方面,弹性纱为非弹性体弹性纤维。非弹性体弹性纱的含量高于总织物重量的5%且低于总织物重量的65%。根据一些方面,弹性纱为聚酯双组分长丝,所述聚酯双组分长丝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的至少一种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者此类成
分的组合,其中纱旦数为约20至约600且所述双组分长丝基于所述织物的总重量为约5重量百分比至约65重量百分比,且其中所述织物基本上不存在双组分长丝的龇出外露。一些方面进一步提供一种混合可拉伸圆形针织织物,所述混合可拉伸圆形针织织物包含弹性平针织物线圈基底和形成具有编织织物外观和特性的织物表面的一层花式纱,其中所述平针织物线圈基底含有至少两种弹性纤维,所述弹性纤维包含弹性体纤维和非弹性体纤维(诸如氨纶和聚酯双组分纤维),且其中所述织物基本上不存在双组分长丝的龇出外露。另外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具有编织状性能的混合可拉伸针织织物的方法,所述混合可拉伸针织织物包含一组地纱和一层花式纱,所述地纱和花式纱以一图案针织在一起,其中地纱包括至少一根弹性纱且任选地具有至少一根硬纱。花式纱形成编织状表面,所述编织状表面具有至少2个浮纱计数、至少2∶1比率的浮纱计数:线圈计数、至少1.0∶1的花式纱旦数:地纱旦数以及优选1移位计数。花式纱可选自下群:靛蓝染色棉纱;未染色棉纱;及其它。还提供一种通过这些替代方法之一制成的混合织物和衣服。一些形式的圆形针织针脚图案可用于平针织物线圈基底,包含单面平针织物、法式毛圈织物和绒头织物,甚至优选地,单面平针织物线圈。进一步加工可包含精练、漂白、染色、干燥、防缩处理、烧毛、退浆、丝光处理和此类步骤的任何组合。包括一些方面的可拉伸织物的衣服可在衣服洗涤、石洗、喷砂、衣服染色以及其它湿法和干法衣服加工过程中进行处理。附图说明详细描述将参考以下附图,其中相同的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且其中:图1是在1/2右斜纹情况下包括一组花式纱和一组弹性地纱的混合针织针脚的示意图。图2是具有斜纹纹路和直纱段的编织状表面的3D图形展示。图3是在1/2右斜纹结构情况下重复圆形针织的针脚标记的图解形式。图4是在1/2左斜纹结构情况下重复圆形针织的针脚标记的图解形式。图5是在1/3左斜纹结构情况下重复圆形针织的针脚标记的图解形式。图6是以硬纱进料、非弹性体弹性纱进料和氨纶纱进料来进料以形成基底织物的圆形针织机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7是圆形针织机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将非弹性体弹性纱和氨纶纱进料且一起组合在织针中以形成基底织物。图8是示出用于具有编织表面的圆形针织织物的整理工艺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弹性体纤维通常用于在织物和衣服中提供拉伸和弹性恢复。“弹性体纤维”为一连续长丝(任选地,聚结复丝)或多根长丝(无稀释剂),其断裂伸长率超过100%,与任何卷曲无关。弹性体纤维在(1)拉伸到其长度的两倍;(2)保持一分钟;以及(3)松开时,在松开一分钟内缩回到小于其原始长度的1.5倍。如本说明书的文本中所使用,“弹性体纤维”意指至少一种弹性体纤维或长丝。此类弹性体纤维包含但不限于橡胶长丝、双成分长丝和弹性聚醚酯、lastol和氨纶。“氨纶”是制造的长丝,其中长丝成形物质是由至少85重量百分比的分段聚氨酯组成的长链合成聚合物。“弹性聚醚酯”是制造的长丝,其中纤维成形物质是由至少50重量百分比的脂族聚醚和至少35重量百分比的聚酯构成的长链合成聚合物。“双成分长丝”是连续长丝,其包括至少两种沿着长丝长度彼此粘附的聚合物,每种聚合物属于不同类属类,例如,弹性体聚醚酰胺芯和带有叶瓣或翅的聚酰胺皮。“Lastol”是交联合成聚合物纤维,具有低但显著的结晶度,由至少95重量百分比的乙烯和至少一种其它烯烃单元构成。这种纤维是弹性的且基本上耐热。“聚酯双组分长丝”意指包括沿纤维长度方向彼此紧密粘附的一对聚酯的连续长丝,以使得纤维的截面是例如并列形、偏心皮-芯形或其它合适的截面形状,由此能够产生有用的卷曲。聚酯双组分长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品,所述物品包括针织织物,所述针织织物具有表面侧和基底侧,且包含一组地纱和一层花式纱,其中所述地纱和花式纱通过交织点以预定布置而针织,其中所述花式纱与所述地纱交替地布置且其中所述地纱包括至少一个弹性纤维且任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硬纤维,且所述花式纱包括至少一个硬纤维且任选地包括弹性纤维;所述织物的所述基底侧具有由地纱形成的平针织物针脚线圈结构,且所述织物的所述表面侧具有由所述花式纱的平浮纱和交织点图案引起的编织外观;且所述针织织物包含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a)花式纱旦数与地纱旦数的比为约1.0:1.0至约10:1;(b)浮纱计数与线圈计数的比为约2:1至约6:1;(c)所述花式纱沿相邻交织点之间的纬圈浮纱越过至少2个经圈,但不多于6个经圈;(d)所述弹性纤维包括总织物重量的至少1%;及其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0.14 US 61/8906631.一种物品,所述物品包括针织织物,所述针织织物具有表面侧和基底侧,且包含一组地纱和一层花式纱,其中所述地纱和花式纱通过交织点以预定布置而针织,其中所述花式纱与所述地纱交替地布置且其中所述地纱包括至少一个弹性纤维且任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硬纤维,且所述花式纱包括至少一个硬纤维且任选地包括弹性纤维;所述织物的所述基底侧具有由地纱形成的平针织物针脚线圈结构,且所述织物的所述表面侧具有由所述花式纱的平浮纱和交织点图案引起的编织外观;且所述针织织物包含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a)花式纱旦数与地纱旦数的比为约1.0:1.0至约10:1;(b)浮纱计数与线圈计数的比为约2:1至约6:1;(c)所述花式纱沿相邻交织点之间的纬圈浮纱越过至少2个经圈,但不多于6个经圈;(d)所述弹性纤维包括总织物重量的至少1%;及其组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弹性纤维含量为约1%至约6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弹性纤维含量为总织物重量的约2%至约5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织物基本上不存在平针织物线圈基底从织物表面的龇出外露。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弹性纤维包括弹性体纤维且所述弹性体纤维的含量高于总织物重量的2%,其中所述弹性体纤维具有至少2X的牵伸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弹性纤维包括非弹性体弹性纤维;所述非弹性体纤维的含量高于总织物重量的5%,其中旦数介于10旦与450旦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弹性纤维为氨纶纤维,所述弹性体纤维的含量高于总织物重量的2%,其中所述氨纶具有至少2X的牵伸率。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弹性纤维为聚酯双组分纤维,所述聚酯双组分纤维的含量为总织物重量的约5%至约65%。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廖FC怀恩加RSP梁CY闯C鄄
申请(专利权)人: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