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1097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其是由相互穿套的线圈形成的纬平针网状结构面料,其中,所述线圈是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地纱和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的添纱重叠缠绕而成,使面料的正面为十字形聚酯纤维,反面为细旦聚酯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编织时,纱线弯曲形成线圈并相互穿套,线圈相互穿套的接触部分经热熔融粘接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无转移的网状结构,当某处纱线断裂时,纱断线圈失去形态,但脱套不会再发生,产品的尺寸稳定、不易脱散、保暖及延弹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面料结构及制备
,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内衣、外衣和袜品等需要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延弹性、舒适性及,但目前的面料普遍存在一种缺陷,在现有技术中,仍未得到很好地解决。面料在穿着、使用或洗涤过程中,如果有一处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时,线圈在自身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就会沿着一个或多个纵行从断裂纱线处蔓延脱散下来,最终分离解体,使面料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特别是丝袜产品,用料纤细,面料结构简单轻薄,更易脱散分离。因此,在不损坏其外观及保证其延弹性、舒适性及保暖性的前提下,研究避免断纱而不脱散是非常必要的,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成功必将有巨大的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面料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防脱散、保暖性好、弹性高的舒适面料结构及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广泛适合于开发内衣面料及不脱散袜品等。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其是由相互穿套的线圈形成的玮平针网状结构面料,其中,所述线圈是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地纱和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的添纱重叠而成,使面料的正面为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反面为细旦聚酯纤维弹丝。进一步,所述的相互穿套的线圈的接触点熔融后相互粘结。—种防脱线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的步骤: 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其是由相互穿套的线圈形成的玮平针网状结构面料,其中,所述线圈是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地纱和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的添纱重叠缠绕而成,使面料的正面为十字形聚酯纤维,反面为细旦聚酯纤维。进一步,所述的细旦聚酯纤维弹丝的单根纤维细度为1.2?1.4dtex。进一步,所述的相互穿套的线圈的接触点熔融后相互粘结。—种防脱线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一:原料选择,其原料包括: 地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 添纱: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 步骤二:面料编织: 配制好的地纱、添纱经针织圆机成圈、连圈编织成半成品面料; 步骤三:面料热定型: 对半成品面料进行热熔及定型处理,热熔温度为120°C,时间控制在42?48S,线圈相互穿套的接触部分因受热熔融粘接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无转移的网状结构。进一步,步骤二中,采用条带式轮状导纱器的送纱机构,对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和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进行喂纱和添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喂纱张力控制在9?10CN,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的添纱的张力在6?7CN,喂纱和添纱的送纱量比小于1: 1.5。进一步,步骤三中,采用针板拉幅定型机进行面料热定型,在定形幅宽参数选择时,定形幅宽参数比最终产品的幅宽大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及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材料编织而成,编织时,纱线弯曲形成线圈并相互穿套,线圈相互穿套的接触部分经热熔融粘接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无转移的网状结构,当某处纱线断裂时,纱断线圈失去形态,但脱套不会再发生,只是产生一个不会脱散的小洞,所以产品的尺寸稳定、缩率降低、脱散卷边现象减少。且采用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及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材料,保暖性、延弹性好,广泛适用于内衣、袜品等的生产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的粘结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的粘结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传统的玮平针织物由纱线弯曲形成的线圈相互穿套而构成的。依靠线圈弯曲的弹性变形保持其形状,如果织物中某处纱线断裂,线圈失去形态脱套,沿着纵行从断纱处分解脱散。如果将线圈穿套的接触处粘接在一起,纱断线圈失去形态,但脱套不会再发生,只是产生一个不会脱散的小洞。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基于此,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其是由相互穿套的线圈形成的玮平针网状结构面料,其中,所述线圈是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地纱和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的添纱重叠而成,使面料的正面为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反面为细旦聚酯纤维弹丝。所述的相互穿套的线圈的接触点熔融后相互粘结。所述的细旦聚酯纤维弹丝的单根纤维细度为1.2?1.4dtex。具体的制备工艺如下: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因具有较大的延弹性和摩擦特性,因此采用条带式轮状导纱器的的送纱机构,喂纱张力控制在9?10CN,添纱的张力在6?7CN,喂纱和添纱的送纱量比控制在I: 1.5范围内。编织时选择好导纱器的位置,使添纱的垫纱纵角大于聚烯烃纤维,而横角小于聚烯烃纤维,从而保证了两纱的配置关系。配制好的地纱、添纱经针织圆机成圈、连圈编织成半成品面料。半成品面料在充分松弛消除织物内部剩余应力后进行热定型处理,可使织物尺寸稳定,降低缩水率,同时也能消除折皱、绳状皱痕以及稀路等疵病。通过试验确定如下热定型工艺,采用针板拉幅定型机,热定形温度设定120°C左右,时间控制在42?48S左右。同时要考虑定形后面料会有少量收缩,所以定形幅宽应比最终产品幅宽大4%左右。经热熔及定型处理后,线圈相互穿套的接触部分因受热熔融粘接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无转移的网状结构,所以产品的尺寸稳定提高、缩率降低、脱散卷边现象减少,吸湿性、保暖性好。如图2所不O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主权项】1.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相互穿套的线圈形成的玮平针网状结构面料,其中,所述线圈是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地纱和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的添纱重叠缠绕而成,使面料的正面为十字形聚酯纤维,反面为细旦聚酯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旦聚酯纤维弹丝的单根纤维细度为1.2?1.4dtex。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互穿套的线圈的接触点熔融后相互粘结。4.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一:原料选择,其原料包括: 地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 添纱: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 步骤二:面料编织: 配制好的地纱、添纱经针织圆机成圈、连圈编织成半成品面料; 步骤三:面料热定型: 对半成品面料进行热熔及定型处理,热熔温度为120°C,时间控制在42?48S,线圈相互穿套的接触部分因受热熔融粘接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无转移的网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采用条带式轮状导纱器的送纱机构,对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和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进行喂纱和添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喂纱张力控制在9?10CN,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的添纱的张力在6?7CN,喂纱和添纱的送纱量比小于1: 1.5。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采用针板拉幅定型机进行面料热定型,在定形幅宽参数选择时,定形幅宽参数比最终产品的幅宽大4%。【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其是由相互穿套的线圈形成的纬平针网状结构面料,其中,所述线圈是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地纱和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的添纱重叠缠绕而成,使面料的正面为十字形聚酯纤维,反面为细旦聚酯纤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编织时,纱线弯曲形成线圈并相互穿套,线圈相互穿套的接触部分经热熔融粘接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无转移的网状结构,当某处纱线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脱线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相互穿套的线圈形成的纬平针网状结构面料,其中,所述线圈是由细旦聚酯纤维弹丝地纱和十字形聚酯纤维弹丝的添纱重叠缠绕而成,使面料的正面为十字形聚酯纤维,反面为细旦聚酯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嘉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