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咬合式棉秆拔起、粉碎还田与组合式整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地膜覆盖已在棉花种植中广泛使用,地膜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棉田严重的残膜污染,残膜污染容易导致烂苗、死苗,影响作物根系的下扎,作物水分的吸收,土壤肥力的释放,对棉花种植产生严重的影响。棉花采收后大量棉秆或地膜表层上的堆积物将残膜固定在棉花地表,严重影响残膜的机械回收。将棉秆连根拔起,消除影响残膜机械回收的主要影响因素且有利于残膜与地表土壤的分离;再将拔起的棉秆进行粉碎还田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对于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都有明显效果。因此,研究一种具有棉秆拔起、棉秆粉碎还田和残膜回收作用的联合作业机,对于棉田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已经研制了多种残膜回收机具,技术发展也达到了一定水平,按照农艺要求和残膜回收的时间主要分为苗期揭膜机械、秋后回收机械、耕层内清捡机械和播前回收机械。主要机型有:MSM-1(3)型苗期残膜回收机,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农机化所研制。该机分别与小型或中型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采用卷膜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咬合式棉秆拔起粉碎还田与组合式整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包括机架(1)、动力输入轴(25)、牵引装置(4)、限深轮(5)和运输轮(21),其特征在于:该联合作业机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3)、拨棉秆装置(6)、棉秆拔起粉碎装置(24)、棉秆输送装置(23)、第二传动装置(31)、刨膜装置(13)、抛膜装置(12)、残膜输送装置(22)和集膜箱(20);其中,第一传动装置(3)布置在机架(1)上,其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入轴(25)连接,其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动力输出轴(34)和第二动力输出轴(35),其中,第一动力输出轴(34)的末端布置有第一输出轴传动链轮,第二动力输出轴(35)与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咬合式棉秆拔起粉碎还田与组合式整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包括机架(1)、动力输入轴(25)、牵引装置(4)、限深轮(5)和运输轮(21),其特征在于:该联合作业机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3)、拨棉秆装置(6)、棉秆拔起粉碎装置(24)、棉秆输送装置(23)、第二传动装置(31)、刨膜装置(13)、抛膜装置(12)、残膜输送装置(22)和集膜箱(20);其中,第一传动装置(3)布置在机架(1)上,其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入轴(25)连接,其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动力输出轴(34)和第二动力输出轴(35),其中,第一动力输出轴(34)的末端布置有第一输出轴传动链轮,第二动力输出轴(35)与短轴(33)通过齿轮传动,短轴(33)末端布置有第二输出轴传动链轮;拨棉杆装置(6)包括拨棉杆转轴和拨禾轮,拨禾轮固接在拨棉杆转轴上,拨棉杆转轴通过轴承座连接在机架(1)的下方,拨棉杆转轴一端布置有第一拨棉杆转轴链轮和第二拨棉杆转轴链轮,其中第一拨棉杆转轴链轮与布置在短轴(33)末端的第二输出轴传动链轮通过链传动连接;棉秆拔起粉碎装置(24)位于拨棉秆装置(6)的后方,棉秆拔起粉碎装置(24)包括多个辊刀,每个辊刀包括辊轴和沿滚轴圆周布置的多个刀片,辊刀的辊轴穿过机架(1)的侧板,与机架(1)的侧板构成转动连接,多个辊刀分上下两层布置,构成上辊刀组(2)和下辊刀组(7),上辊刀组(2)端部布置有链轮,与第二拨棉杆转轴链轮通过链传动连接。下辊刀组(7)端部布置有链轮,与第一输出轴传动链
\t轮通过链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6)通过轴承座联接在机架(1)上,位于棉秆拔起粉碎装置(24)之后;第一传动轴(26)的一端布置链轮,第一传动轴(26)的链轮与下辊刀组(7)的最后一个链轮通过链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6)的另一端通过锥齿轮传动与第二传动轴(27)的一端相连,第二传动轴(27)通过轴承座布置在机架1上方,第二传动轴(27)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28)与第二传动装置(31)的动力输入轴相联;棉秆输送装置(23)位于第一传动轴(26)的后下方,棉秆输送装置(23)包括棉秆输送带(8)、棉秆输送装置主动轮(9)、棉秆输送装置从动轮(11)、主动输送辊轴、从动输送辊轴和传动V型带(10),主动输送辊轴、从动输送辊轴通过轴承座被布置在机架(1)下方的两侧,棉杆输送带(8)套装在主输送辊轴和从动输送辊轴上;棉杆输送装置主动轮(9)通过平键与第二传动轴(27)相连,输送装置从动轮(11)通过平键与棉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