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居照明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设有缓冲保护电路的渐亮LED夜灯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在夜晚黑暗的环境中突然点亮夜灯很容易晃花人的眼睛,尤其是在睡眠过程中突然醒来后,如果点亮的夜灯突然亮起,不仅容易晃花人眼,使得使用者感到极度不适应,还会因为突然遭受的强光刺激而导致人变得清醒,在后续需要继续睡眠时使人很难再次入眠,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睡眠,而睡眠不足很容易导致人们第二天的精神难以集中,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会给驾驶带来极大的隐患。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现在设计出了一款渐亮式夜灯,而当今所用的渐亮式夜灯由于驱动系统的设计问题,导致其内部的元器件很容易被电流损坏,进而导致夜灯失效,不利于产品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有缓冲保护电路的渐亮LED夜灯驱动系统,降低了LED夜灯对人眼的直接刺激,同时更好的保护了系统内部的元器件,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设有缓冲保护电路的渐亮LED夜灯驱动系统,包括由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一个输入相连接、负极与该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另一个输入端组成该渐亮驱动系统的电源输入端的电容C1,与电容C1并联设置的电阻R1,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2,以及N极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稳压二极管D1组成的电源输入电路;与电源输入电路相连接的渐亮电路,依次串联后与电源输入电路相连接的一级驱动电路与、二级驱动电路和三级驱动电路,以及与二级驱动电路相连接的 ...
【技术保护点】
设有缓冲保护电路的渐亮LED夜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一个输入相连接、负极与该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另一个输入端组成该渐亮驱动系统的电源输入端的电容C1,与电容C1并联设置的电阻R1,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2,以及N极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稳压二极管D1组成的电源输入电路;与电源输入电路相连接的渐亮电路,依次串联后与电源输入电路相连接的一级驱动电路与、二级驱动电路和三级驱动电路,以及与二级驱动电路相连接的缓冲保护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设有缓冲保护电路的渐亮LED夜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一个输入相连接、负极与该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另一个输入端组成该渐亮驱动系统的电源输入端的电容C1,与电容C1并联设置的电阻R1,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2,以及N极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稳压二极管D1组成的电源输入电路;与电源输入电路相连接的渐亮电路,依次串联后与电源输入电路相连接的一级驱动电路与、二级驱动电路和三级驱动电路,以及与二级驱动电路相连接的缓冲保护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缓冲保护电路的渐亮LED夜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保护电路由三极管VT3,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阻R12和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1,正极与电阻R11和电阻R12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2和电阻R1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10,一端经电阻R14后与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滑动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正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1,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5,以及与电阻R15并联设置的电容C12组成;其中,电容C10的正极接地,三极管VT3的基极作为该缓冲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11的正极作为该缓冲保护电路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缓冲保护电路的渐亮LED夜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驱动电路由芯片U2,开关S,三极管VT1,一端与芯片U2的TRIG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2,一端与芯片U2的DISCH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3,正极与芯片U2的THRES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3,正极与芯片U2的CON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4,一端与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2的RESET管脚相连接的电阻
\tR4,一端与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5,正极与芯片U2的RESE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5,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以及与二极管D2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1组成;其中,芯片U2的型号为NE555,芯片U2的DISCH管脚与THRES管脚相连接,芯片U2的GND管脚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开关S的一端与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雷纳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