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施工时遇有残留旧桩基时的地基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417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8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施工时遇有残留旧桩基时的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在截断旧桩顶部的回填碎石层、基础垫层和新建基础,其中回填碎石层厚度不小于1米,回填碎石层宽度为新建基础宽度+2tan30°×回填碎石层厚度;基础垫层的厚度不小于0.1米,基础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的情况下,通过回填碎石层形成的人工褥垫起到调节基础承载状态、防止不均匀沉降的作用;采用该结构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并可节约大量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施工时遇有残留旧桩基时的地基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在对旧厂区改建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建筑地基中残留有旧的建(构)筑物基础,在新建建筑基础施工中,通常的做法是先将旧基础全部清除。当旧基础是砼独立基础或块体基础时易于清除,因为独立基础或块体基础埋深浅;但当旧基础是桩基时,因为桩插入地基土中很深,清除起来就十分困难。通常情况下残留的旧桩不是整栋建筑物的基础下都有(如图1所示),如果将旧桩截断后直接在其上进行新建基础施工,因为在局部基础下有桩,建筑物的基础将产生不均匀沉降;如果将旧桩全部清除,将会大大增加施工难度,不仅会延长工期,而且会大幅度增加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施工时遇有残留旧桩基时的地基处理结构,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的情况下,通过回填碎石层形成的人工褥垫起到调节基础承载状态、防止不均匀沉降的作用;采用该结构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并可节约大量工程投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建筑物施工时遇有残留旧桩基时的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在截断旧桩顶部的回填碎石层、基础垫层和新建基础,其中回填碎石层厚度不小于1米,回填碎石层宽度为新建基础宽度+2tan30°×回填碎石层厚度;基础垫层的厚度不小于0.1米,基础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的情况下,通过回填碎石层形成的人工褥垫起到调节基础承载状态、防止不均匀沉降的作用;采用该结构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并可节约大量工程投资。附图说明图1是新建基础与旧桩基布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旧桩 2.回填碎石层 3.基础垫层 4.新建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建筑物施工时遇有残留旧桩基时的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在截断旧桩顶部的回填碎石层、基础垫层和新建基础,其中回填碎石层厚度不小于1米,回填碎石层宽度为新建基础宽度+2tan30°×回填碎石层厚度;基础垫层的厚度不小于0.1米,基础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本技术所述建筑物施工时遇有残留旧桩基时的地基处理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以新建地基4底面为基准,向下方及两侧超挖,超挖深度为回填碎石层2厚度(图中标记为Z),且回填碎石层2厚度不小于1米(在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确定),超挖宽度为新建基础4宽度(图中标记为b)+2tan30°×回填碎石层2厚度;将超挖后露出的旧桩基用砼凿除机械凿掉,旧桩1内的外露钢筋用电气焊割除;将超挖后的地面抄平后回填碎石,采用最大粒径为50mm的级配碎石回填,回填碎石层2用振动碾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为200~300mm;回填碎石层2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在回填碎石层2上铺设基础垫层3(厚度图中标记为t),基础垫层的厚度不小于0.1米(在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在基础垫层3之上进行新建地基1施工。所述级配碎石的筛通过率为:筛孔50mm时的通过率为100%,筛孔37.5mm时的通过率为80~90%,筛孔31.5mm时的通过率为70~85%,筛孔19mm时的通过率为63~75%,筛孔9.5mm时的通过率为42~69%,筛孔4.75mm时的通过率为28~53%,筛孔2.36mm时的通过率为16~34,筛孔0.6mm时的通过率为8~20%,筛孔0.075mm时的通过率为0~7%。本技术中所述各部分宽度包括纵向和横向两部分的宽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建筑物施工时遇有残留旧桩基时的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在截断旧桩顶部的回填碎石层、基础垫层和新建基础,其中回填碎石层厚度不小于1米,回填碎石层宽度为新建基础宽度+2tan30°×回填碎石层厚度;基础垫层的厚度不小于0.1米,基础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物施工时遇有残留旧桩基时的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在截断旧桩顶部的回填碎石层、基础垫层和新建基础,其中回填碎石层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素清于健喆王远志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