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及预应力装配方法,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建筑业飞速发展。然而建筑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迫使人们寻求建筑业的新出路。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特征的建筑工业化是实现住宅产业化和建筑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楼板的预制装配率对整个结构的预制装配率起到决定性影响。目前,为了保证楼板的抗渗漏性以及整个结构的整体性,一般不采用全预制楼板方案,而是采用叠合楼板方案,即在工厂预制好叠合楼板中的预制底板并留好界面抗剪键,然后运输到现场支放就位后再绑扎板顶钢筋并整层现浇叠合层混凝土。显然,叠合楼板方案仍然需要大量现场绑扎钢筋以及浇筑混凝土的作业,因而仍然不能充分契合建筑工业化的目标。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案还是需要回到全预制楼板方案上,但如何保证装配部位的抗渗漏性及整体性是这一方案能否成功的关键。预应力装配是现代装配式结构中的一种装配方式,它可以通过在装配部位建立起适当的预压应力而改善其抗渗漏性及整体性。然而对预制楼板来说,这种预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由支承结构(2)纵横交错形成的每一个支承区格内,放置一个完整的预制楼板(1),支承结构(2)和预制楼板(1)之间通过后浇混凝土(9)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预制楼板(1)内底部配置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预应力钢筋(4),预应力钢筋(4)垂直交错放置,长度方向的预应力钢筋(4)贯穿预制楼板(1)的长度,宽度方向的预应力钢筋(4)贯穿预制楼板(1)的宽度;预应力钢筋(4)向外延伸至预制楼板(1)外部的长度满足预制楼板(1)连接长度或锚固长度需要;通过预应力钢筋(4)引起这个预制楼板(1)形成向上的预应力反拱挠曲变形;所述预制楼板(1)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由支承结构(2)纵横交错形成的每一个支承区格内,放置一个完整的预制楼板(1),支承结构(2)和预制楼板(1)之间通过后浇混凝土(9)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预制楼板(1)内底部配置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预应力钢筋(4),预应力钢筋(4)垂直交错放置,长度方向的预应力钢筋(4)贯穿预制楼板(1)的长度,宽度方向的预应力钢筋(4)贯穿预制楼板(1)的宽度;预应力钢筋(4)向外延伸至预制楼板(1)外部的长度满足预制楼板(1)连接长度或锚固长度需要;通过预应力钢筋(4)引起这个预制楼板(1)形成向上的预应力反拱挠曲变形;所述预制楼板(1)内顶部配置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普通钢筋(5),普通钢筋(5)垂直交错放置,普通钢筋(5)向内延伸至预制楼板(1)内部的长度满足预制楼板(1)板边区域承受荷载负弯矩需要,普通钢筋(5)向外延伸至预制楼板(1)外部的长度满足预制楼板(1)连接长度或锚固长度需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楼板(1)板边与支承区格内沿的间距为-50mm~200mm,负值表示预制楼板(1)板边与支承区格内沿重叠,正值表示预制楼板(1)板边与支承区格内沿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应力钢筋(4)通过先张法建立预应力。4.一种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的预应力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预制楼板(1);(b)运输、吊装及施工支承预制楼板(1):将预制楼板(1)运输至装配现场后,采用吊装设备将预制楼板(1)放置在支承区格内:若预制楼板(1)的尺寸小于等于支承区格内沿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民,杨泰,黄朗,郭震,范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