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启纯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架空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45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架空吊架,它主要由左动臂、右动臂、收缩杆、调节管、吊环、螺丝轴构成、吊板、弹簧组成,其特点是左、右动臂之间的跨距可通过收缩杆、调节管来进行调节,以便适合不同体型的人群在荡秋千、架空作业、登山时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架空吊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架空吊架。技术背景:在诸如架空作业、攀岩用的安全绳套或荡秋千用的摆绳都会系在一个硬物制成的支架上,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悬空吊架或架空吊架。传统的架空吊架多是用坚韧物料连接成三角形,在角点位置配以吊环组成的一种架子,由于这种架子是在使用前预制好的,其结构状态难以或者不能根据使用时的情形作出调整。例如当不同大小体形的人使用时,因不能调整用来系挂安全绳套或摆绳的吊环之间的距离,使得安全绳套或摆绳出现远离或过于靠近使用者身体的情况,这些情况会引起使用者作业不方便、身体被勒压不适甚至引发安全问题。大家知道,以上所述的不能调整用来系挂安全绳套或摆绳的吊环之间的距离的因素,主要在于吊环固接在三角架子的角点处,而三角架子的某两边的跨度又不能调整引起的。为了解决上述架空吊架存在的不足,有待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改进三角架子某两边间跨度不可调的问题,以便提供一种安全、结实、实用的架空吊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架空吊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具有架子的某两边的跨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意张大或缩小的特点,使得系挂安全绳套或摆绳的吊环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体形进行大小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架空吊架存在的,会使安全绳套或摆绳出现远离或过于靠近使用者身体的缺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架空吊架由动臂、收缩杆、调节管、吊环、螺丝轴、吊板、弹簧构成,它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架子的三根边料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某一边的伸缩来改变另外两边间的跨度,使得固接在角点处的两个吊环间的距离随着增大或缩小,达到了系挂安全绳套或摆绳的吊环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体形进行大小调整的设计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本技术提供的架空吊架由动臂、收缩杆、调节管、吊环、螺丝轴、吊板、弹簧构成。这些材料均采用坚韧物质制造,其中动臂分左、右-->两根,左动臂的两端都设置有凹槽和轴孔,凹槽和轴孔呈互相垂直;右动臂的一端设置有榫头和轴孔,榫头和轴孔也呈互相垂直,另一端也设置有凹槽和轴孔;收缩杆有两根,它们为形似“凸”字的螺旋杆,凸台的中间设置有轴孔,这两根收缩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上面的螺纹纹路的走向相反;调节管是一截有内孔的管子,内孔的表壁上有由两端朝中间部位开设的纹路相反的螺纹;吊板呈“凹”字形,上面设置有轴孔,吊环有三个。以上所述的左动臂、右动臂、收缩杆、调节管、吊环、螺丝轴、吊板、弹簧是这样连接成一体的,将右动臂的榫头套在左动臂上的凹槽内后再套在吊板内,螺丝轴在它们的轴孔间穿过用螺母旋紧,连接好后左、右动臂可以绕着螺丝轴转动;在收缩杆上套进弹簧后与调节管旋接在一起,两根收缩杆上的凸台分别活套在左、右动臂另一端的凹槽内,用螺丝轴固定;三个吊环其中两个分别焊接在左、右动臂接连接杆的一端上、另一个焊接在吊板的顶部。按照以上所述所制得的架空吊架呈三角形,角点处各有一个吊环,在吊板上的吊环作悬挂本技术所述的架空吊架用,在左、右动臂上的吊环作系挂安全绳套或摆绳用,只要旋转调节管就能通过收缩杆的伸缩来改变左、右动臂之间的跨度,达到系挂安全绳套或摆绳的吊环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体形进行大小调整的设计目的。附图说明: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架空吊架的轴侧图。2、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架空吊架的主视图。3、图3是图2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4、图4是本技术所述左动臂的主视图。5、图5是本技术所述左动臂的左视图。6、图6是本技术所述右动臂的主视图。7、图7是本技术所述右动臂的左视图。8、图8是本技术所述左动臂的轴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架空吊架由左、右动臂、收缩杆、调节管、吊环、螺丝轴、吊板、弹簧构成。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参考图4、图5、图6、图7,图4、图5分别是本技术所述左动臂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图6、图7分别是本技术所述右动臂的主视图和左视图,这四张图已充分地体现了左、右动臂的结构,其中左动臂的两端设置有凹槽10、12和轴孔14,凹槽和轴孔均互相垂直,凹槽12这一端的内侧面呈弧形面15;右动臂的一端设置有榫头11和轴孔14,榫头11-->和轴孔14也呈互相垂直,另一端设置有凹槽12和轴孔14,凹槽和轴孔也互相垂直,这一端的内侧面也呈弧形面15。参考图1、图2、图3,图1、图2是分别是本技术的所述一种架空吊架的轴侧图和主视图,图3是图2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这三张图已充分地体现了构成本技术所述一种架空吊架所需的左动臂1、右动臂2、收缩杆5、调节管3、吊环4、螺丝轴6、吊板7、弹簧9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收缩杆5、调节管3的结构。如同图1、图2所示,右动臂2的榫头11套在左动臂1凹槽10内后再套在呈“凹”字形的吊板7内,螺丝轴6在它们的轴孔间穿过后用螺母旋紧,连接好后左、右动臂可以绕着螺丝轴转动;收缩杆5为形似“凸”字的螺旋杆,凸台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轴孔14(详见图8),这两根有着相反走向螺纹纹路的收缩杆套上弹簧后与调节管3旋接在一起,它们的凸台分别套在左、右动臂的凹槽10、12内,并用螺丝轴6固定在动臂上;如图3中所示,调节管3是一截有内孔的管子,内孔8的表壁上有由两端朝中间部位设置的纹路相反的螺纹;三个吊环其中两个分别焊接在左动臂1、右动臂2接连接杆5的那一端上、另一个焊接在吊板7的顶部。按照以上所述将架空吊架连接好后,旋转调节管3就能通过收缩杆的伸缩来改变左动臂1与右动臂2之间的跨度,实现了系挂安全绳套或摆绳的吊环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体形,进行大小调整的设计目的,并实现通过这样的调节实现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绳套或摆绳高度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架空吊架,包括左动臂(1)、右动臂(2)、收缩杆(5)、调节管(3)、吊环(4)、螺丝轴(6)、吊板(7)、弹簧(9),其特征是左动臂(1)、右动臂(2)、收缩杆(5)、调节管(3)、螺丝轴(6)连接成呈三角形的架,所述左、右动臂和吊板(7)套在螺丝轴(6)上,且左右动臂(1)(2)可环绕螺丝轴(6)转动,左动臂(1)、右动臂(2)上至少有一弧形面,两根收缩杆(5)的一端分别固接在所述左、右动臂上,另一端旋接在调节管(3)的内孔内,旋转调节管可调节左动臂(1)与右动臂(2)之间的跨度,收缩杆(5)上套有弹簧(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架空吊架,包括左动臂(1)、右动臂(2)、收缩杆(5)、调节管(3)、吊环(4)、螺丝轴(6)、吊板(7)、弹簧(9),其特征是左动臂(1)、右动臂(2)、收缩杆(5)、调节管(3)、螺丝轴(6)连接成呈三角形的架,所述左、右动臂和吊板(7)套在螺丝轴(6)上,且左右动臂(1)(2)可环绕螺丝轴(6)转动,左动臂(1)、右动臂(2)上至少有一弧形面,两根收缩杆(5)的一端分别固接在所述左、右动臂上,另一端旋接在调节管(3)的内孔内,旋转调节管可调节左动臂(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启纯
申请(专利权)人:卢启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