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建华专利>正文

上下杆塔时防坠落的弯型脚钉与绳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446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下杆塔时防坠落的弯型脚钉与绳圈组件,主要用于电力、通讯和建筑等行业用登高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型脚钉(1),是在一字型脚钉一端向上或向下弯折构成弯型端(11),弯型端(11)各转弯处呈圆弧形;所述的绳圈(2),呈双绳圈状结构,其一边是大绳圈(21),另一边是小绳圈(23),中间是连接大、小绳圈(21、23)的直绳段(22),大绳圈(21)孔径与作业人员的手腕直径相配,小绳圈(23)孔径与弯型脚钉(1)的直径相配。上、下塔杆时,将二条绳圈的大绳圈分别戴入左、右手腕,登高时随身携带的双保险带各扣住一条绳圈的大绳圈孔。小绳圈用手套入脚钉的弯型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确保登高人员不从高处坠落的上下杆塔时防坠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下杆塔时防坠落的弯型脚钉与绳圈组件。主要用于电力、通讯和建筑等行业用登高作业。
技术介绍
:电力、通讯和建筑等行业高空作业人员上下杆塔时,一般利用脚钉、爬梯等装置。目前所用的都是一字型脚钉及目字型和非字型爬梯。其安全可靠性较差,登高人员容易从高处坠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确保登高人员不从高处坠落的上下杆塔时防坠落的弯型脚钉与绳圈组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下杆塔时防坠落的弯型脚钉与绳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型脚钉,是在一字型脚钉一端向上或向下弯折构成弯型端,所述的绳圈,呈双绳圈状结构,其一边是大绳圈,另一边是小绳圈,中间是连接大、小绳圈的直绳段,大绳圈孔径与作业人员的手腕直径相配,小绳圈孔径与弯型脚钉的直径相配。上、下塔杆时,将二条绳圈的大绳圈分别戴入左、右手腕,登高时随身携带的双保险带各扣住一条绳圈的大绳圈孔。小绳圈用手套入弯型脚钉-->的弯型端根部。除了用手外,小绳圈不会自动转弯从弯型脚钉上方脱出。左、右手交替上下移动时,确保有一个小绳圈套在弯型脚钉内。如果一旦失手或踏空时,依靠脚钉、绳圈和保险带三位一体拴住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杆塔时防坠落的弯型脚钉与绳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型脚钉(1),是在一字型脚钉一端向上或向下弯折构成弯型端(11),弯型端(11)各转弯处呈圆弧形;所述的绳圈(2),呈双绳圈状结构,其一边是大绳圈(21),另一边是小绳圈(23),中间是连接大、小绳圈(21、23)的直绳段(22),大绳圈(21)孔径与作业人员的手腕直径相配,小绳圈(23)孔径与弯型脚钉(1)的直径相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杆塔时防坠落的弯型脚钉与绳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型脚钉(1),是在一字型脚钉一端向上或向下弯折构成弯型端(11),弯型端(11)各转弯处呈圆弧形;所述的绳圈(2),呈双绳圈状结构,其一边是大绳圈(21),另一边是小绳圈(23),中间是连接大、小绳圈(21、23)的直绳段(22),大绳圈(21)孔径与作业人员的手腕直径相配,小绳圈(23)孔径与弯型脚钉(1)的直径相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杆塔时防坠落的弯型脚钉与绳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型脚钉(1)的弯型端(11),是在一字型脚钉一端先向上竖折、再向里横折、最后再向上竖折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杆塔时防坠落的弯型脚钉与绳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型脚钉(1)的弯型端(11),是在一字型脚钉一端先向上竖折、再向外横折、再向上竖折、再向里横折、最后再向上竖折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杆塔时防坠落的弯型脚钉与绳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型脚钉(1)的弯型端(11),是在一字型脚钉一端直接向上竖折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杆塔时防坠落的弯型脚钉与绳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型脚钉(1)的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孙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