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016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搅拌槽和第二搅拌槽,两个搅拌槽中均设有搅拌机构,并且两个搅拌槽之间通过水泵和研磨液输送管道连通;研磨液输送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搅拌槽内,第一搅拌槽用于研磨液中研磨粉的初级搅拌分离;研磨液输送管道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二搅拌槽内,第二搅拌槽底部设有研磨液出水管,采用两个搅拌槽,并通过研磨液输送管道和水泵进行连接,其中第一搅拌槽用将废旧的干磨粉在纯水中充分搅拌均匀,沉淀、过滤后输送到第二搅拌槽内制作成新的研磨粉液,待检验合格后用于生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小,能为工厂大幅度的节约研磨粉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现玻璃生产行业中,在研磨抛光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研磨粉制成的研磨液,提高研磨效率,而在研磨过后,这些研磨液都是混合着玻璃碎屑等杂质进行回流收集,其中的研磨粉因与杂质混合,不能够直接再次进行生产,但是由于杂质与研磨粉分离较困难,因此大多企业都是将研磨过后的研磨粉连同杂质一同丢弃,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浪费,并且研磨液的直接排放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玻璃研磨粉回收的难题,提供一种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能够对研磨粉进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节约生产成本、节省人力、提高研磨液的使用效率。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搅拌槽和第二搅拌槽,两个搅拌槽中均设有搅拌机构,并且两个搅拌槽之间通过水泵和研磨液输送管道连通;所述研磨液输送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搅拌槽内,所述第一搅拌槽用于研磨液中研磨粉的初级搅拌分离;所述研磨液输送管道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二搅拌槽内,所述第二搅拌槽底部设有研磨液出水管。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液输送管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研磨液出水管的出水口均设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液输送管道的出水口和第二搅拌槽之间同样设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槽和第二搅拌槽分别设有纯水输送管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槽和第二搅拌槽内均设有水位感应器,所述水位感应器与装置的电控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检测槽内液位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搅拌轴上设置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通过支撑轴承竖直设置在搅拌槽上方的安装座上,所述搅拌轴顶端与安装座上设置的搅拌电机连接,实现动力传递。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的底部通过支撑块支撑,所述支撑块采用耐磨陶瓷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槽内的搅拌机构具有至少两层搅拌叶片,并且底部搅拌叶片的搅拌半径大于上部搅拌叶片半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搅拌槽和第二搅拌槽并排固定在同一机架上,相互之间通过隔板分开。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槽的边角位置设有三角挡块,用于消除研磨粉在搅拌槽边角位置的堆积。本技术采用两个搅拌槽,并通过研磨液输送管道和水泵进行连接,其中第一搅拌槽用于将废旧的干磨粉在纯水中充分搅拌均匀,沉淀、过滤后输送到第二搅拌槽内制作成新的研磨粉液,待检验合格后用于生产。在两个搅拌槽内均含有一套搅拌机构,采用不锈钢材质焊接搅拌叶片,其中第一搅拌槽中设置上下两层搅拌叶片,下层搅拌叶形成旋转式搅拌效果,上层搅拌叶则将形成的旋转效果打乱,达到充分搅拌的目的。采用本技术回收的研磨粉从废旧的干研磨粉到新的研磨粉液,通过了四次过滤,其中在后期通过增大过滤面积,可以有效的增加过滤速度与过滤效果。本技术采用悬挂式搅拌叶片搅拌研磨粉,搅拌轴与电机采用开槽插销钉连接,方便安装与维修。搅拌轴下端支撑采用方形耐磨材料制成的支撑块,增加使用寿命。在设备的各个管道进出口,增加过滤网布,保证磨粉液中的杂质充分被过滤。在新的研磨粉搅拌槽上,增加一个大的过滤槽作为过滤,保证研磨液的过滤速度,不让水泵中间产生停机。由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小,能为工厂大幅度的节约研磨粉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的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二搅拌槽,2-研磨液输送管道,3-第一搅拌槽,4-第一搅拌机构,5-水泵,6-操作面板,7-电气柜,8-第一过滤网,9-水位感应器,10-第一纯水输送管道,11-第三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3-第二搅拌机构,14-第二纯水输送管道,15-三角挡块,16-研磨液出水管,17-第四过滤网,41-搅拌电机,42-电机支架,43-电机轴套,44-支撑轴承,45-搅拌轴,46-搅拌叶片,
47-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图示中的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搅拌槽3、第二搅拌槽1、研磨液输送管道2、第一搅拌机构4、水泵5、操作面板6、电气柜7、第二搅拌机构13、研磨液出水管16等,第一搅拌槽3和第二搅拌槽1并排固定在同一个机架上,通过隔板将第一搅拌槽3和第二搅拌槽1分隔开,其中第一搅拌机构4和第二搅拌机构13分别设置在第一搅拌槽3和第二搅拌槽1中,研磨液输送管道2将第一搅拌槽3和第二搅拌槽1连通,水泵5设置在研磨液输送管道2上,研磨液输送管道2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搅拌槽3内,第一搅拌槽3用于研磨液中研磨粉的初级搅拌及杂质分离;研磨液输送管道2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二搅拌槽1内,研磨液出水管16设置在第二搅拌槽1底部。并且,第一搅拌槽3和第二搅拌槽1分别设有第一纯水输送管道10和第二纯水输送通道14,分别对两个搅拌槽内的研磨粉液进行浓度稀释。在搅拌槽的边角位置设有三角挡块15,用于消除研磨粉在搅拌槽边角位置的堆积。第一搅拌槽3和第二搅拌槽1内分别设有水位感应器9,水位感应器9与装置的电控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检测槽内液位高度。本实施例的电控模块主要包括设置在第一搅拌槽外侧的电气柜7和操作面板6,具体的液位控制技术为较成熟的自动控制技术,本实施例突出的是通过液位控制实现对搅拌槽内添加定量研磨粉液的自动控制,具体的液位控制原理及控制方案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在研磨液输送管道2的进水口设有第一过滤网8、在研磨液输送管道2的出水口设有第二过滤网12,在研磨液输送管道2的出水口和第二搅拌槽1之间设有第三过滤网11,第三过滤网11可设置成一个槽状的过滤槽架设在第二搅拌槽上,在研磨液出水管16的出水口设有第四过滤网17。结合参见图2,以第一搅拌槽中的第一搅拌机构4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搅拌机构进行详细说明。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41、电机支架42、电机轴套43、支撑轴承44、搅拌轴45、搅拌叶片46和支撑块47,搅拌轴45通过支撑轴承44竖直设置在搅拌槽上方的安装座上,搅拌轴45顶端与安装座上设置的搅拌电机41连接,搅拌电机41通过电机支架42固定安装,电机轴通过电机轴套43与搅拌轴45连接,实现动力传递,搅拌轴的底部通过耐磨陶瓷材料制成的支撑块47支撑,增加搅拌机构的使用寿命。搅拌叶片46通过搅拌轴悬挂设置在搅拌槽中,搅拌机构均由三相异步电机配备1:15的减速机驱动,具有大力矩低转速的特性,保证能搅动废旧研磨粉的同时,电机功率在正常负荷之内。在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轴上,设有上下两层搅拌叶片46,其中底部搅拌叶
片的搅拌半径大于上部搅拌叶片半径,下层搅拌叶形成旋转式搅拌效果,上层搅拌叶则将形成的旋转效果打乱,达到充分搅拌的目的。第二搅拌槽中的第二搅拌机构只需要将搅拌槽内的研磨粉液搅匀即可,因此可只设置一层叶片,降低电机功率,保证产线长期具备均匀的研磨粉液提供。具体使用本实施例时,操作员将定量的干燥后废旧成块干研磨粉加入到第一搅拌槽3内,同时第一纯水输送管道10向第一搅拌槽3内通入纯水,液位到达水位感应器9的感应位置后停止通水。干研磨粉浸泡半个小时后,第一搅拌机构4启动,将干研磨粉与纯水搅拌均匀,搅拌时间4小时,搅拌均匀后,第一搅拌机构4停止,将研磨粉液中的大颗粒杂质沉淀,15分钟后水泵5启动,将沉淀后的研磨粉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搅拌槽和第二搅拌槽,两个搅拌槽中均设有搅拌机构,并且两个搅拌槽之间通过水泵和研磨液输送管道连通;所述研磨液输送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搅拌槽内,所述第一搅拌槽用于研磨液中研磨粉的初级搅拌分离;所述研磨液输送管道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二搅拌槽内,所述第二搅拌槽底部设有研磨液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搅拌槽和第二搅拌槽,两个搅拌槽中均设有搅拌机构,并且两个搅拌槽之间通过水泵和研磨液输送管道连通;所述研磨液输送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搅拌槽内,所述第一搅拌槽用于研磨液中研磨粉的初级搅拌分离;所述研磨液输送管道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二搅拌槽内,所述第二搅拌槽底部设有研磨液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研磨液输送管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研磨液出水管的出水口均设有过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研磨液输送管道的出水口和第二搅拌槽之间同样设有过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第一搅拌槽和第二搅拌槽分别设有纯水输送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研磨粉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第一搅拌槽和第二搅拌槽内均设有水位感应器,所述水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群飞饶桥兵向景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