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69752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0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制冷系统,包括若干个第一管路,压缩机,通过第一管路与压缩机依次连接的冷凝器、蒸发器,并且蒸发器通过第一管路与压缩机连接,以形成制冷剂溶液的循环制冷回路;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第一管路上还设置节流装置,以及第二管路和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的给压装置,第二管路的一端连接在冷凝器上,或者连接在冷凝器与节流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的喷液冷却接口。当冷凝器内的压力与蒸发器内的压力之差相对低时,在给压装置的作用下,将冷凝后的制冷剂溶液经第二管路强制输送至压缩机内,制冷剂溶液能够对压缩机内的部件进行及时地冷却,使得压缩机处于正常温度范围内,能够正常运行,从而提高压缩机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制冷系统的结构大多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824148U公开的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通过管路与压缩机连接的冷凝器,通过管路与冷凝器连接的蒸发器,蒸发器与压缩机通过管路连接,以使得压缩机、冷凝器与蒸发器形成循环回路,并且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节流装置。上述结构的制冷装置是采用冷凝后的过冷液体来进行制冷,通过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为磁悬浮压缩机内不断地输送制冷液,但当制冷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当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较低时,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溶液不能够被输送至磁悬浮压缩机内,使得压缩机内的一些部件温度过高,不能够及时地被制冷剂溶液换热走,会导致压缩机的部件因温度过高而损失,甚至难以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在低压力差时,难以将制冷剂溶液输送至压缩机内,导致压缩机的一些部件因温度过高而难以正常运行,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喷液冷却接口;冷凝器,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
接;蒸发器,具有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连接;第一管路,若干个,将所述磁悬浮压缩机、冷凝器以及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进口连接,以形成制冷剂溶液的循环制冷回路;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第一管路上,用于对所述冷凝器冷凝后的制冷剂溶液进行降温降压,以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溶液;第二管路,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上,或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喷液冷却接口;以及给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用于将所述冷凝器冷凝后的制冷剂溶液输送至压缩机的喷液冷却接口。上述的制冷系统,所述压缩机具有一个所述第一进口和一个所述喷液冷却接口,一个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三出口连接,一个所述喷液冷却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上述的制冷系统,所述给压装置为无油泵。上述的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二管路内的制冷剂溶液的流通或截断。上述的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两端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并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路内制冷剂
溶液的流通或截断;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阀门、给压装置处的第二管路形成并列管路,以使得所述第二阀门关闭和第一阀门打开时,所述第二管路内的制冷剂溶液经所述给压装置输送至所述压缩机内;或所述第二阀门打开和第一阀门关闭时,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制冷剂溶液经第三管路输送至所述压缩机内。上述的制冷系统,所述给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二管路上。上述的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喷液冷却接口连接;以及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路内制冷剂溶液的流通或截断。上述的制冷系统,所述节流装置为节流阀或电子膨胀阀;和/或所述压缩机为磁悬浮压缩机;和/或所述冷凝器为风冷冷凝器或壳管式冷凝器;和/或所述第一阀门为截止阀、电磁阀、球阀或电动球阀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第二阀门为截止阀、电磁阀、球阀或单向阀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无油泵为液泵或磁力泵。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管路,以及设置在第
二管路上的给压装置,第二管路的一端连接在冷凝器上,或者连接在冷凝器与节流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的喷液冷却接口,当冷凝器内的压力与蒸发器内的压力之差相对低时,在给压装置的作用下,将冷凝器冷凝后的制冷剂溶液经第二管路强制输送至压缩机内,则制冷剂溶液能够对压缩机内的部件进行及时地冷却,使得压缩机处于正常温度范围内,能够正常运行,从而提高压缩机的应用范围,也延长了整个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提供的制冷系统,在第二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两端均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的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的两端与第二管路相连通,设置在第三管路上的第二阀门;第三管路与第一阀门、给压装置处的第二管路形成并列管路,在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差较低时,将第二阀门关闭和第一阀门打开,第二管路内的制冷剂溶液就可以经给压装置被强制输送至压缩机内,对压缩机进行冷却降温;在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差较高时,此时只将第二阀门打开,第二管路内的制冷剂溶液经第三管路输送至压缩机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制冷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制冷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11-第一进口;12-第一出口;13-喷液冷却接口;2-冷凝器;21-第二进口;22-第二出口;3-蒸发器;31-第三进口;32-第三出口;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第一阀门;7-第三管路;8-第二阀门;9-给压装置;10-节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进口11、第一出口12和喷液冷却接口13;冷凝器2,具有第二进口21和第二出口22,第二进口21与第一出口12连接;蒸发器3,具有第三进口31和第三出口32,第三进口31与第二出口22连接,第三出口32与第一进口11连接;第一管路4,若干个,将压缩机1、冷凝器2以及蒸发器3的出口与进口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进口(11)、第一出口(12)和喷液冷却接口(13);冷凝器(2),具有第二进口(21)和第二出口(22),所述第二进口(21)与所述第一出口(12)连接;蒸发器(3),具有第三进口(31)和第三出口(32),所述第三进口(31)与所述第二出口(22)连接,所述第三出口(32)与所述第一进口(11)连接;第一管路(4),若干个,将所述压缩机(1)、冷凝器(2)以及所述蒸发器(3)的出口与进口连接,以形成制冷剂的循环制冷回路;节流装置(10),设置在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蒸发器(3)之间的第一管路(4)上,用于对所述冷凝器(2)冷凝后的制冷剂溶液进行降温降压,以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溶液;第二管路(5),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上,或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节流装置(10)之间的第一管路(4)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喷液冷却接口(13);以及给压装置(9),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5)上,用于将所述冷凝器(2)冷凝后的制冷剂溶液输送至压缩机(1)的喷液冷却接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进口(11)、第一出口(12)和喷液冷却接口(13);冷凝器(2),具有第二进口(21)和第二出口(22),所述第二进口(21)与所述第一出口(12)连接;蒸发器(3),具有第三进口(31)和第三出口(32),所述第三进口(31)与所述第二出口(22)连接,所述第三出口(32)与所述第一进口(11)连接;第一管路(4),若干个,将所述压缩机(1)、冷凝器(2)以及所述蒸发器(3)的出口与进口连接,以形成制冷剂的循环制冷回路;节流装置(10),设置在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蒸发器(3)之间的第一管路(4)上,用于对所述冷凝器(2)冷凝后的制冷剂溶液进行降温降压,以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溶液;第二管路(5),一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上,或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节流装置(10)之间的第一管路(4)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的喷液冷却接口(13);以及给压装置(9),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5)上,用于将所述冷凝器(2)冷凝后的制冷剂溶液输送至压缩机(1)的喷液冷却接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具有一个所述第一进口(11)和一个所述喷液冷却接口(13),一个所述第一进口(11)与所述蒸发器(3)的第三出口(32)连接,一个所述喷液冷却 接口(13)与所述第二管路(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压装置(9)为无油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门(6),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5)上,用于控制第二管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晓冬魏辉李向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