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8488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背电极、背电场、P型基底、反应离子刻蚀绒面层、PN结层、减反射膜层与栅线电极;所述PN结层与减反射膜层接触的一面开设有多个平行的槽;所述PN结层与减反射膜层之间连续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利用反应离子刻蚀,来改变电池绒面结构,提高光子的吸收率,通过降低电池的入射光损失提高电池的转换效果;其次在优化后的电池绒面表面扩散形成PN结层后再进行激光开槽,开槽后的电池形貌更能有效的增强对太阳光的吸收,增加光子的折射光程,使电池栅线与优化好的电池绒面能更好的形成欧姆接触,来提高对光生载流子的收集并输出,从而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目前国内外发展的能源之一,它利用光伏电池吸收太阳的光能转换为电能,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前途来替代传统能源。在各种太阳能电池中,硅基太阳能电池占到了市场总份额的90%。然而,较高的生产成本和低效率一直是困扰硅基电池发展的因素,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差还是很大,因此,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是我们面对的巨大挑战。其中,改善太阳能电池的绒面结构,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较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背电极、背电场、P型基底、反应离子刻蚀绒面层、PN结层、减反射膜层与栅线电极;所述PN结层与减反射膜层接触的一面开设有多个平行的槽;所述PN结层与减反射膜层之间连续接触。优选的,所述反应离子刻蚀绒面层的厚度为控制反射率为4%~10%。优选的,所述P型基底与反应离子刻蚀绒面层之间还包括清洗制绒形成的绒面层。优选的,所述反应离子刻蚀绒面层的孔径大小为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背电极、背电场、P型基底、反应离子刻蚀绒面层、PN结层、减反射膜层与栅线电极;所述PN结层与减反射膜层接触的一面开设有多个平行的槽;所述PN结层与减反射膜层之间连续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背电极、背电场、P型基底、反应离子刻蚀绒面层、PN结层、减反射膜层与栅线电极;所述PN结层与减反射膜层接触的一面开设有多个平行的槽;所述PN结层与减反射膜层之间连续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离子刻蚀绒面层的厚度为控制反射率为4%~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基底与反应离子刻蚀绒面层之间还包括清洗制绒形成的绒面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离子刻蚀绒面层的孔径大小为200~5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N结层的深度为0.2~0.5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宽度为40~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金井升蒋方丹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