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5263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所述制冷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的入口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相连且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相连;依次相连的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口与室外换热器相连且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口与室内换热器相连;加热盘管,加热盘管缠绕在气液分离器的外部以在制热模式时对气液分离器进行加热,其中加热盘管两端均连接在室内换热器和节流装置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可靠性高、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和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制冷系统一般都配有气液分离器,以便将从换热器中出排出来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防止液态的冷媒进入压缩机中进行湿压缩而毁坏压缩机。在气液分离器内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沉浸在气液分离器的底部,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蒸发气化后再进入系统参与循环。然而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冬季,冷媒在室外换热器中的蒸发不完全而导致液态冷媒量增多,过多的液态冷媒沉浸在气液分离器中,影响了系统循环中的冷媒流量以及系统回气过热度,并且同时可能出现回气带液,从而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降低制冷系统的制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可靠性高、性能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制冷系统的制冷装置。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四通换向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相连且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相连;依次相连的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且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缠绕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外部以在制热模式时对所述气液分离器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盘管两端均连接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节流装置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在气液分离器的外部缠绕加热盘管,并将
加热盘管两端均连接在室内换热器和节流装置之间,这样在制冷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可以使由室内换热器中排出的温度较高的液态冷媒流经气液分离器外壁的加热盘管,对气液分离器中的冷媒进行加热,促进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冷媒蒸发气化,提高气液分离器内冷媒的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从而有效提高系统的回气过热度和冷媒流量,减少液态冷媒的堆积,提高制冷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的制热性能,并且同时可以降低液态冷媒夹杂在气态冷媒中直接进入压缩机的风险,提高了制冷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盘管的第一端邻近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且所述加热盘管的第二端邻近所述节流装置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盘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一通断阀,在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通断阀关闭且制热模式时第一通断阀打开。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盘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二通断阀,在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二通断阀关闭且制热模式时第二通断阀打开。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盘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加热盘管的第二端之间设有第三通断阀,在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三通断阀打开且制热模式时第三通断阀关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盘管的位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由上向下缠绕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外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盘管的位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由下向上缠绕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外壁上。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装置,通过设置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可靠性高、性能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制冷系统100;压缩机1;吸气口11;排气口12;气液分离器2;入口21;出口22;四通换向阀3;第一阀口31;第二阀口32;第三阀口33;第四阀口34;室外换热器4;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41;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42;节流装置5;节流装置的第一端口51;节流装置的第二端口52;室内换热器6;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61;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62;加热盘管7;第一端71;第二端72;第一通断阀8;第二通断阀9;第三通断阀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
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0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00,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制冷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气液分离器2、四通换向阀3、室外换热器4、节流装置5、室内换热器6和加热盘管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气液分离器2的出口22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11相连。系统中的冷媒在换热器中进行换热后转换成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接着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在气液分离器2中进行气液分离,气态的冷媒由气液分离器2的出口22流出,接着通过压缩机1的吸气口11进入压缩机1中进行压缩。通过在制冷系统100中将压缩机1的吸气口11与气液分离器2的出口22相连可以保证进入压缩机1内的冷媒为气态冷媒,以避免在换热器中换热不完全的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1中对压缩机1产生危害,从而提高制冷系统100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图1所示,四通换向阀3包括第一阀口31、第二阀口32、第三阀口33和第四阀口34,其中四通换向阀3的四个阀口可以两两相连通,例如当第一阀口31与第三阀口33连通时第二阀口32与第四阀口34连通,当第一阀口31与第四阀口34连通时第二阀口32与第三阀口33连通。如图1所示,气液分离器2的入口21与四通换向阀3的第一阀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四通换向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相连且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相连;依次相连的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且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缠绕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外部以在制热模式时对所述气液分离器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盘管两端均连接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节流装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四通换向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相连且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相连;依次相连的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且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缠绕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外部以在制热模式时对所述气液分离器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盘管两端均连接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节流装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管的第一端邻近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且所述加热盘管的第二端邻近所述节流装置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管的第二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成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