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煤粉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85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粉煤灰燃烧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新型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包括首尾相连接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均设置为双层套筒结构,所述第一燃烧室的双层套筒结构内设置有一个第一环形腔;第二燃烧室的双层套筒结构内设置有一个第二环形腔,且所述第一环形腔与所述第二环形腔之间通过第一贯通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燃烧室为预燃室,第二燃烧室是再燃室,通过第一燃烧室的未燃尽的煤粉在经过第二燃烧室后可以完全燃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煤粉燃烧器
技术介绍
煤粉燃烧器,指能够让煤粉在短时间内充分燃烧,产生高温涡流的设备。根据用途,煤粉燃烧器分为两类:1、回转窑专用煤粉燃烧器;2、锅炉用煤粉燃烧器;3,沥青拌和站专用煤粉燃烧器。中容量的煤粉燃烧器大部分采用多级点火方式,点火器逐级点燃气体燃料、液体燃料或煤粉,然后再点燃煤粉及炉膛。目前,在煤粉燃烧器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与空气彻底混合才能燃烧充分,一般会在相对密闭的燃烧室内进行燃烧,点火油量十分可观,在不利工况(例如,煤质差、负荷低、给煤不正常等)下还需要加油助燃,否则将导致煤粉不能充分燃烧,造成浪费,也会导致煤粉燃烧器排放的烟气中还有大量粉尘,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煤粉燃烧器,其能够降低燃油的使用量和避免煤粉的浪费,还有效利用了燃烧室的煤粉燃烧余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包括首尾相连接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均设置为双层套筒结构,所述第一燃烧室的双层套筒结构内形成有第一环形腔,第二燃烧室的双层套筒结构内形成有第二环形腔,且所述第一环形腔与所述第二环形腔之间通过第一贯通孔相连通;阀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内;盘管,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腔内,所述盘管一端与所述阀门连通,所述盘管的另一端延伸入所述第二燃烧室内,所述盘管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所述第 一区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直径,且所述第一区段内填充有甲醇裂解催化剂;煤粉气喷入口、燃油气喷入口和进风口,所述煤粉气喷入口、所述燃油气喷入口和所述进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端;以及出火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另一端。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燃烧室的纵向剖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二燃烧室的纵向剖面为矩形。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的长度比例为2-3:2:1。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的长度比例为3:2:1。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环形腔内罐充有甲醇。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三区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室内,且所述第三区段上均匀设置至少三个氢气烧嘴。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三区段上均匀设置至三个氢气烧嘴,两端的两个所述氢气烧嘴朝向第一燃烧室,中间的所述氢气烧嘴朝向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出火口。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供煤粉装置,其煤粉出口与所述煤粉气喷入口通过管路相连通;供燃油装置,其燃油出口与所述燃油气喷入口通过管路相连通。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燃烧室为预燃室,第二燃烧室是再燃室,通过第一燃烧室的未燃尽的煤粉在经过第二燃烧室后可以完全燃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第一环形腔内罐充有甲醇,甲醇经由第一燃烧室的燃烧余热加热后,经由第一区段的甲醇裂解催化剂催化,之后经由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定量点燃喷入第二燃烧室内,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将第一燃烧室的未燃尽的煤粉在第二燃烧室内完全燃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两端的两个所述氢气烧嘴朝向第一燃烧室,可以将氢气燃烧的火焰朝向第二燃烧 室内喷射,中间的所述氢气烧嘴朝向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出火口,这样就会在第二燃烧室内构成一个空间的燃烧的煤粉的循环流动,促进煤粉完全燃尽。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燃烧室一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包括首尾相连接的第一燃烧室1和第二燃烧室3,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均设置为双层套筒结构,所述第一燃烧室的双层套筒结构内形成有第一环形腔2,第二燃烧室的双层套筒结构内形成有第二环形腔4,且所述第一环形腔与所述第二环形腔之间通过第一贯通孔相连通;阀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内;盘管,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腔内,所述盘管一端与所述阀门连通,所述盘管的另一端延伸入所述第二燃烧室内,所述盘管包括第一区段5、第二区段6和第三区段10,所述第一区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直径,且所述第一区段内填充有甲醇裂解催化剂;煤粉气喷入口13、燃油气喷入口11和进风口12,所述煤粉气喷入口、所述燃油气喷入口和所述进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端9;以及出火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另一端8。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燃烧室为预燃室,第二燃烧室是再燃室,通过第一燃烧室的未燃尽的煤粉在经过第二燃烧室后可以完全燃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第一环形腔内罐充有甲醇,甲醇经由第一燃烧室的燃烧余热加热后,经由第一区 段的甲醇裂解催化剂催化,之后经由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定量点燃喷入第二燃烧室内,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将第一燃烧室的未燃尽的煤粉在第二燃烧室内完全燃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燃烧室的纵向剖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二燃烧室的纵向剖面为矩形。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的长度比例为2-3:2:1。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的长度比例为3:2:1。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区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室内,且所述第三区段上均匀设置至少三个氢气烧嘴。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区段上均匀设置至三个氢气烧嘴,两端的两个所述氢气烧嘴朝向第一燃烧室,中间的所述氢气烧嘴朝向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出火口。如图1所示,上述方案中,在两端的两个所述氢气烧嘴朝向第一燃烧室,可以将氢气燃烧的火焰朝向第二燃烧室内喷射,中间的所述氢气烧嘴朝向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出火口,这样就会在第二燃烧室内构成一个空间的燃烧的煤粉的循环流动,促进煤粉完全燃尽。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供煤粉装置,其煤粉出口与所述煤粉气喷入口通过管路相连通;供燃油装置,其燃油出口与所述燃油气喷入口通过管路相连通。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包括首尾相连接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均设置为双层套筒结构,所述第一燃烧室的双层套筒结构内形成有第一环形腔,第二燃烧室的双层套筒结构内形成有第二环形腔,且所述第一环形腔与所述第二环形腔之间通过第一贯通孔相连通;阀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内;盘管,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腔内,所述盘管一端与所述阀门连通,所述盘管的另一端延伸入所述第二燃烧室内,所述盘管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直径,且所述第一区段内填充有甲醇裂解催化剂;煤粉气喷入口、燃油气喷入口和进风口,所述煤粉气喷入口、所述燃油气喷入口和所述进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端;以及出火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包括首尾相连接的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均设置为双层套筒结构,所述第一燃烧室的双层套筒结构内形成有第一环形腔,第二燃烧室的双层套筒结构内形成有第二环形腔,且所述第一环形腔与所述第二环形腔之间通过第一贯通孔相连通;阀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内;盘管,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腔内,所述盘管一端与所述阀门连通,所述盘管的另一端延伸入所述第二燃烧室内,所述盘管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直径,且所述第一区段内填充有甲醇裂解催化剂;煤粉气喷入口、燃油气喷入口和进风口,所述煤粉气喷入口、所述燃油气喷入口和所述进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端;以及出火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另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室的纵向剖面为梯形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伏刘显涛章红才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