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移动幕帘吊架—轨道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385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3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幕帘吊架—轨道复合装置,该装置包括吊架、轨道及安装支架,吊架固定在建筑物顶部主结构的横梁上,该吊架是由多块钢板焊接组合而成的可以安装多层轨道的结构,轨道安装在吊架上呈阶梯状分布,包括导向的水平轨道和承载的竖直轨道,竖直轨道在同一层左右平行分布,水平轨道上下平行分布,其中内层的上水平轨道与相邻外层的下水平轨道平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吊架和轨道装置实现悬挂支撑以及承载导向的目的,装置具有简单紧凑、布置合理、经济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对于户外大型移动幕帘结构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满足设计使用要求,安装、维护和修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幕帘吊架—轨道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移动幕帘是指在建筑物的特定区域内运行,实现部分建筑围护结构开合的载体。包括具有动力驱动装置、移动幕帘、行走小车、轨道及其支撑系统、检测、控制及附属安全设施,其设置美化建筑本身和周边建筑群。移动幕帘在使用时其幕帘固定在顶端的小车上,而小车的车轮置于吊架的轨道上,轨道环绕建筑设置并固定于屋檐上,故幕帘沿轨道移动时即可绕着屋檐做环绕运动,如图1所示。移动幕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一种稳定可靠的悬挂支撑系统,同时如何布置运行轨道使结构能够稳定紧凑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机械领域还没有成熟的方案来实现移动幕帘的支撑和运行。移动幕帘在运行过程当中吊架除了受到运行台车和幕帘的自重载荷外,主要受到的力是风载荷,为确保工作时稳定可靠,在吊架及轨道设计过程当中需考虑自身强度和刚度要求,因此如何拼接腹板和翼缘板,如何布置螺栓位置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在机械结构的连接领域,角接头形式的焊接结构和高强度螺栓连接结构具有较强的连接稳定性。有关移动幕帘吊架及轨道装置的相关文献报道并不多见,中国专利CN103741916B公开了一种移动幕帘驱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动力单元提供动力带动链轮转动并将其转变为链条上拨叉的直线运动,从而驱动幕帘沿固定轨道运动,然而该专利技术只是公开了一种移动幕帘驱动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简单紧凑、布置合理、经济性好的移动幕帘吊架及轨道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移动幕帘吊架—轨道复合装置,该装置包括吊架、轨道及安装支架,所述的吊架固定在建筑物顶部主结构的横梁上,该吊架是由多块钢板焊接组合而成的可以安装多层轨道的结构,吊架为多个倒U形结构,所述的轨道安装在所述的吊架上呈阶梯状分布,包括导向的水平轨道和承载的竖直轨道,所述的竖直轨道在同一层左右平行分布,所述的水平轨道上下平行分布,其中内层的上水平轨道与相邻外层的下水平轨道平齐。所述的吊架通过螺栓和焊接固定在建筑物顶部主结构的横梁上,该吊架选用Q460型低合金高强度钢材料。所述的安装支架为通过焊接组合而成的三棱柱结构,包括顶板、侧板和筋板,顶板与侧板相互垂直,上面各开有4-6个孔。所述的水平轨道为钢板焊接而成的工字钢结构,包括两个翼缘板和中间的腹板,该水平轨道通过安装支架与吊架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的竖直轨道的截面呈工字状,轨道的一侧带有容纳法兰盘的凹槽结构,该竖直轨道通过法兰盘与吊架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的竖直轨道采用铝合金制得,轨道上下表面采取阳极氧化处理。所述的水平轨道和竖直轨道包含直轨部分和弯轨部分。所述的竖直轨道与吊架之间还设有垫板,竖直轨道的下边还设有抗剪块;安装支架与吊架之间还设有波形弹性垫圈。所述的吊架的基准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吊架与水平轨道以及竖直轨道连接时进行高差调节,使水平轨道与竖直轨道在相邻的两个吊架之间的高差不超过2mm,轨道的总高差不超过10mm。本专利技术,水平轨道完成幕帘移动单元运行时的导向工作,竖直轨道支撑幕帘移动单元的重量,竖直轨道通过法兰连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轨道接头拼接处光滑平整,减少幕帘移动运行时的振动与冲击,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螺母以及平垫圈与吊架固结,确保结构强度可靠,不会脱落断裂。多层幕帘的重叠设置,保证内层幕帘的上水平轮和外层幕帘的下水平轮位于同一高度,轨道合用,使得风载荷形成的支座反力可以相互抵消,增加支座的刚性,装置更加牢固,结构紧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吊架和轨道装置实现悬挂支撑以及承载导向的目的,该装置具有简单紧凑、布置合理、经济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对于户外大型移动幕帘结构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满足设计使用要求,零部件较少,安装方便且维护
和修理方便。考虑到提高幕帘运行的平稳性而设计的六轴驱动形式,本专利技术在吊架设计中,创新性地设计出每个吊架具有多层U型空间的结构形式,保证了驱动轴可以在两个吊架空间位置实现安装,也保障了移动幕帘系统在运行时的平稳、可靠、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移动幕帘的结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吊架整体装配示意图;图3为水平轨道安装示意图;图4为竖直轨道安装示意图;图5为安装支架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安装支架的顶板示意图;图7为安装支架的侧板示意图;图8为水平轨道直轨部分的示意图;图9为水平轨道弯轨部分的示意图;图10为水平轨道的截面示意图;图11为竖直轨道直轨部分的示意图;图12为竖直轨道弯轨部分的示意图;图13为竖直轨道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吊架,2-安装支架,3-竖直轨道,5-螺栓,6-水平轨道,7-垫板,8-内六角螺栓,9-法兰盘,10-竖直轨道截面,11-抗剪块,21-安装支架的顶板,22-安装支架的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移动幕帘吊架—轨道复合装置,该装置包括吊架1、轨道及安装支架2,吊架1固定在建筑物顶部主结构的横梁上,该吊架1是由多块钢板焊接组合而成的可以安装多层轨道的结构,轨道安装在吊架上呈阶梯状分布,包括导向的水平轨道6和承载的竖直轨道3,竖直轨道3在同一层左右平行分布,水平轨道6上下平行
分布,其中内层的上水平轨道与相邻外层的下水平轨道平齐。图1为移动幕帘的结构安装示意图,安装后轨道呈不规则的五边形,运行时移动幕帘的台车车轮围绕水平轨道6运行,重量由竖直轨道3承受,台车下端装有移动幕帘系统的幕帘,同时轨道围绕在建筑周边,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台车运行,由此,幕帘随着台车的移动即起到了美化建筑本身和周边建筑群的作用。图2为本专利技术吊架整体装配示意图,包含吊架1、安装支架2、螺栓5、平垫圈、波形弹性垫圈及圆柱销,其中吊架1由导向板、加强板、侧板、安装板、顶板、筋板焊接组合而成,各块钢板均选用Q460型低合金高强度钢。吊架1上每侧焊有9块筋板,两侧共计18块,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安装支架2用于水平轨道6的固结,在一个吊架装配件中左右两侧共计20个。本实施例中,设计三层幕帘的吊架,采用重叠设置。为提高台车运行时的稳定性,每辆台车采用上下轮双层导向,上下水平轮之间中心距900mm,内层幕帘的上水平轮和外层幕帘的下水平轮位于同一高度,轨道合用,使得风载荷形成的支座反力可以相互抵消,增加了支座刚性。图3为水平轨道安装示意图,安装支架2上攻有直径为26mm的孔,通过螺栓5固结在吊架1上,相邻孔间距为190mm,同时支架上配有直径为16mm的锥销孔以安装定位。水平轨道6的两翼缘板间距为1035mm,通过螺栓、螺母和平垫圈将水平轨道6与安装支架2牢牢的紧固在一起,螺栓紧固前先将螺栓浸螺纹胶。图4为竖直轨道安装示意图,通过内六角螺栓8将吊架1腹板、垫板7和法兰盘9固结,竖直轨道设有凹槽结构,通过该凹槽结构将竖直轨道截面10卡在垫板7和法兰盘9的凸缘之间,很好的限制住了竖直轨道的横向位移。同时,为了确保竖直轨道能够承受住台车的重量,在轨道调整到位之后在其下方焊接了抗剪块11,保障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图5为安装支架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安装支架的顶板示意图,图7为安装支架的侧板示意图,安装支架2主要由顶板21、筋板和侧板22焊接组合而成,材料可用普通的低碳钢Q235,顶板21上攻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幕帘吊架—轨道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吊架、轨道及安装支架,所述的吊架固定在建筑物顶部主结构的横梁上,该吊架是由多块钢板焊接组合而成的可以安装多层轨道的结构,所述的轨道安装在所述的吊架上呈阶梯状分布,包括导向的水平轨道和承载的竖直轨道,所述的竖直轨道在同一层左右平行分布,所述的水平轨道上下平行分布,其中内层的上水平轨道与相邻外层的下水平轨道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幕帘吊架—轨道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吊架、轨道及安装支架,所述的吊架固定在建筑物顶部主结构的横梁上,该吊架是由多块钢板焊接组合而成的可以安装多层轨道的结构,所述的轨道安装在所述的吊架上呈阶梯状分布,包括导向的水平轨道和承载的竖直轨道,所述的竖直轨道在同一层左右平行分布,所述的水平轨道上下平行分布,其中内层的上水平轨道与相邻外层的下水平轨道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幕帘吊架—轨道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架通过螺栓和焊接固定在建筑物顶部主结构的横梁上,该吊架选用Q460型低合金高强度钢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幕帘吊架—轨道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为通过焊接组合而成的三棱柱结构,包括顶板、侧板和筋板,顶板与侧板相互垂直,上面各开有4-6个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幕帘吊架—轨道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轨道为钢板焊接而成的工字钢结构,包括两个翼缘板和中间的腹板,该水平轨道通过安装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氢秦仙蓉孙远韬潘杰陈淼郝婼兰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