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2526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1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定影器,其从入口部导入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使调色剂图像加热定影于记录介质,并将该记录介质从出口部排出;吸附部,其从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吸引在通向所述入口部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上通过的记录介质;排气路,其将所述吸附部吸引的气体向外部排出;过滤器,其设于所述排气路,捕集从所述定影器产生并由吸附部吸引的微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为了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而使用的定影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在能够除去由定影器产生的微粒等方面具有特征。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及它们的复合机等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般将从感光体等像载体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导向定影器,在该定影器中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并且,作为使用这样的定影器的图像形成装置,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4133号公报)所公开地,存在设有专用的排气路、利用设于该排气路的过滤器除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排气路将由设于定影辊的端部的罩包围的区域的气体向外部排出。另外,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1924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吸引输送记录介质的吸附部,并且具有将吸引压力控制为特定压力以不在记录介质的吸引输送中产生过度输送阻力的压力控制机构。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为了除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而设置专用的排气路,因此导致图像形成装置大型化及高成本化。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虽具有吸引输送记录介质的吸附部,但无法除去从定影器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微粒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不设置专用的排气路就能够将从定影器产生的微粒等除去。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影器,其从入口部导入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使调色剂图像加热定影于导入的该记录介质,并将该记录介质从出口部排出;吸附部,其从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吸引在通向所述入口部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上通过
的记录介质;排气路,其将该吸附部吸引的气体向外部排出;过滤器,其设于该排气路,捕集从所述定影器产生并由所述吸附部吸引的微粒。根据上述结构,利用吸引记录介质的吸附部就能够吸引捕集从所述定影器产生的微粒等,因此不需要设置吸引从定影器产生的微粒等的专用的排气路,可实现小型化及低成本化。在此,可以在所述吸附部,朝向所述入口部形成有与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不同的吸引捕集用的开口。这样一来,能够利用所述吸附部从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高效地吸引捕集从所述入口部出来的微粒等。另外,在具有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设置判断是否是记录介质的前端侧靠近了所述入口部的状态的判断部,在由该判断部判断为记录介质的前端侧靠近了所述入口部时,使所述吸附部的吸引力降低。这样一来,在使记录介质进入所述入口部时,能够减弱因从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进行的吸引而产生的气流,因此能够将记录介质稳定地导向定影器。另外,在具有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在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设置在通过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的记录介质的通过压力下动作的盖,该盖在记录介质的前端侧通过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之前,不受到记录介质的通过压力而将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打开,若因通过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的记录介质的前端侧而受到通过压力,则将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关闭,之后将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打开。这样一来,在记录介质的前端侧通过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之前,能够利用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及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双方吸引并捕集微粒等。另外,在记录介质通过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而向定影器前进时,利用所述盖使吸引捕集用的开口被暂时关闭,减弱因从该吸引捕集用的开口进行的吸引而产生的气流,因此可减少对记录介质的输送的不良影响。并且,若在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被盖暂时关闭之后,将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打开,则可再次开始对微粒等的吸引捕集。注意,该吸引捕集的再次开始,例如也可以是在记录介质的前端侧极力地靠近了所述定影器后进行。另外,还可以形成将所述吸附部的内部和所述定影器的内部连通的连通部。这样一来,能够利用所述连通部从所述定影器内直接向吸附部内吸引并捕集微粒。另外,不需要具有吸引捕集用的开口,能够避免产生对记录介质的输送造成不良影响的气流。另外,在具有所述连通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在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设置在通过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的记录介质的通过压力下动作的盖,该盖在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到达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之前,不受到记录介质的通过压力而将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关闭,在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开始通过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时,受到记录介质的通过压力而将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打开。这样一来,在不需要所述吸附部对记录介质的吸引输送时,能够将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关闭,从而从所述连通部高效地吸引并捕集微粒等。另外,在记录介质开始通过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时,执行所述吸附部对记录介质的吸引输送,并且继续从所述连通部对微粒等进行吸引捕集。另外,在具有所述连通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以在所述入口部设置关闭该入口部的入口扇门部,该入口扇门部在记录介质的通过压力下打开而使该记录介质通过。这样一来,能够防止所述定影器内的微粒等从所述入口扇门部向机内扩散,并且能够从所述连通部吸引并捕集微粒等。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以在所述出口部设置关闭该出口部的出口扇门部,该出口扇门部在记录介质的通过压力下打开而使该记录介质通过。这样一来,能够防止所述定影器内的微粒等从所述出口扇门部向外部或机内扩散,并且能够从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或所述连通部吸引并捕集微粒等。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以如下:即使不进行记录介质的供给,在对所述定影器进行通电时,也使所述吸附部动作。而且,也可以如下:在所述定影器起动时,以产生比应用于记录介质的吸引输送中的吸引力大的吸引力的方式使所述吸附部动作。在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起到不设置专用的排气路就能够将从定影器产生的微粒等除去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的概略说明图。图2是例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说明图。图3是例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概略情况的框图。图4是例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说明图。图5是例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说明图。图6是例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说明图。图7是将图6的吸附部的一部分放大表示、并且对设于该吸附部的盖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概略说明图。图8是将图6的吸附部的一部分放大表示、并且对设于该吸附部的盖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概略说明图。图9是将图6的吸附部的一部分放大表示、并且对设于该吸附部的盖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概略说明图。图10是例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说明图。图11是例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说明图。图12是例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说明图。图13是例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定影器及吸附部的概略说明图。图14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15是例示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器产生的微粒等的量随着时间经过而发生的变化和定影辊的温度随着时间经过而发生的变化的曲线图。附图标记说明1:图像形成装置10A、10B、10C、10D:成像盒11:感光体12:带电装置13:曝光装置14:显影装置15:清洁装置21:中间转印带22:供纸辊23:定时辊24:转印辊25:第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影器,其从入口部导入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使调色剂图像加热定影于导入的该记录介质,并将该记录介质从出口部排出;吸附部,其从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吸引在通向所述入口部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上通过的记录介质;排气路,其将该吸附部吸引的气体向外部排出;过滤器,其设于该排气路,捕集从所述定影器产生并由所述吸附部吸引的微粒。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24 JP 2015-033799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影器,其从入口部导入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使调色剂图像加热定影于导入的该记录介质,并将该记录介质从出口部排出;吸附部,其从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吸引在通向所述入口部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上通过的记录介质;排气路,其将该吸附部吸引的气体向外部排出;过滤器,其设于该排气路,捕集从所述定影器产生并由所述吸附部吸引的微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部,朝向所述入口部形成有与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不同的吸引捕集用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判断是否是记录介质的前端侧靠近了所述入口部的状态的判断部,在由该判断部判断为记录介质的前端侧靠近了所述入口部时,使所述吸附部的吸引力降低。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设有在通过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的记录介质的通过压力下动作的盖,该盖以如下方式动作:在记录介质的前端侧通过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之前,不受到记录介质的通过压力而将所述吸引捕集用的开口打开,若因通过所述记录介质吸引用的开口的记录介质的前端侧而受到通过压力,则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吹信一关冈忠康大本升齐藤庆太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