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叠层体的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叠层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3443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支撑体和可剥离地配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透光性树脂层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含:在支撑体上涂布用于形成透光性树脂层的树脂溶液,使得涂布厚度a(μm)与所述支撑体的厚度b(μm)之比a/b为0.5~5.8的工序;对树脂溶液的涂膜进行加热而使其干燥的工序;维持在比加热时的温度低的温度,将具有涂膜的支撑体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卷曲量调节为5~50mm的工序;以及对卷曲量经过调节的具有涂膜的支撑体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叠层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具有透光性的光学膜被用于各种用途。作为其一个实例,已知有用于各种显示器的偏振片保护膜等。

2、此外,近年来,正在积极地进行可折叠的可折叠显示器的开发。可折叠显示器在显示器表面具有膜盖玻璃(utg),为了防止该盖玻璃因冲击而破裂,在盖玻璃的表面侧或背面侧(装置主体侧)配置有耐冲击膜。

3、这些耐冲击膜、偏振片保护膜等光学膜,例如从提高耐弯折性的观点等出发,要求进一步的薄膜化。

4、与之相对,已知具有基材膜(支撑体)和透光性膜(透光性树脂层)的剥离性叠层膜(例如专利文献1)。该剥离性叠层膜通过将透光性膜贴合于起偏镜并且剥离基材膜而将薄膜的透光性膜贴合于起偏镜等来使用。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410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然而,将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以往的薄膜的透光性膜与其他部件贴合时、贴合后暴露于高温高湿下时,存在容易发生空气的混入的问题。例如,在将透光性膜用作所述可折叠显示器的耐冲击膜的情况下,首先,将透光性膜与带粘合剂层的脱模膜以卷对卷的方式贴合,在透光性膜上转印粘合剂层后,贴合盖玻璃。将该透光性膜与带粘合剂层的脱模膜贴合时,容易发生空气的混入,或者贴合后暴露于高温高湿下时,容易发生空气的混入。由于这样的空气的混入,有时贴合后的盖玻璃单元的耐冲击性能降低。

3、这样,不限于用作耐冲击膜的情况,期望能够抑制将薄膜的透光性膜与其他部件贴合时的空气的混入。

4、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贴合时或贴合后的空气的混入、充分发挥透光性膜(透光性树脂层)的功能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

5、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6、所述技术问题能够通过以下的方案来解决。

7、本专利技术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为具有支撑体和可剥离地配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透光性树脂层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含:在所述支撑体上涂布用于形成所述透光性树脂层的树脂溶液,使得涂布厚度a(μm)与所述支撑体的厚度b(μm)之比a/b为0.5~5.8的工序;将所述树脂溶液的涂膜进行加热而使其干燥的工序;维持在比所述加热时的温度低的温度,将具有所述涂膜的支撑体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卷曲量调节为5~50mm的工序;以及对所述卷曲量经过调节的具有所述涂膜的支撑体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

8、专利技术效果

9、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够抑制贴合时的空气的混入、充分发挥透光性膜的功能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支撑体和可剥离地配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透光性树脂层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支撑体和可剥离地配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透光性树脂层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一色俊平西村浩田坂公志南条崇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