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舵叶托盘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2059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舵叶托盘工装,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脚、吊耳、靠撑和防倾肘板;所述支撑脚固定在底座下方,所述吊耳固定在底座边上,所述靠撑固定在底座上方;所述靠撑至少包括四组,整体沿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基于中轴线两两对称,对称的两组靠撑之间的距离与所需要立放的舵叶厚度适配;所述防倾肘板固定支撑在所述靠撑下端。该舵叶托盘工装可用于立放及支撑舵叶以进行各种作业,不需要另外用角钢做支撑,避免了码脚的产生,无需进行码脚批补磨作用,在火工校正作业时舵叶无需反身,且在进行密性作业时更加方便,从而达到减少工作量、节省时耗、降本增效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在舵叶脱胎后码脚批补磨、火工校正、密试、打砂、涂装等工序中使用的托盘工装。
技术介绍
以XXX船型的舵叶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以下几道工序为例:1、舵叶盖板焊接后码脚批补磨作业(在此之前的工序省略):舵叶在指定的胎架上盖板焊接完成后,首先用行车吊运到装焊平台上立放且两端部各用两段一定长度的100*6mm的等边角钢,以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装焊平台和舵叶本体外板上,然后再进行舵叶外板拉条、装配码板等码脚批补磨作业。2、火工校正作业:对于舵叶外板有局部焊后或其它变形的,需要行车吊运反身多次进行火工作业。3、密性检查作业阶段:首先需要把用于支撑舵叶100*6mm的4条等边角钢拆除,然后用行车吊运平放于已垫好枕木(枕木铺设的高度常常≤600mm,不方便密性排查)的装焊平台上进行角钢支撑产生的码脚批补磨作业,完成后再用行车吊运反身,在进行角钢支撑时产生的码脚批补磨作业,最后再进行充气试验。4、冲砂涂装移动作业:在冲砂涂装移动作业时需要把舵叶与龙门架用角钢焊接牢固。5、船台安装作业:在船台安装舵叶前要拆除角钢,同时对所产生的码脚批补磨、补油漆作业。以上五道工序存在的不足如下:1、以角钢做支撑:每个舵叶脱胎后至少需要两个装配、一个电焊配合安装焊接多个角钢做舵叶的支撑,比较耗时;而且用角钢做支撑存在安全隐患。2、火工校正作业:针对舵叶外板有局部焊后或其它变形的,需要行车吊运反身多次进行火工作业,比较耗时。3、密性作业的条件是:必需所有结构件装焊完整、舾装件装焊完整、火工校正完,且自检结束并通过专检、外检。所以,密性检查作业前,首先要拆除角钢支撑留根后批补磨,然后吊运反身后再进行另一面的角钢码脚批补磨作业,比较耗时,另外由于该舵叶较民用船舶的舵叶特殊,比如顶部结构横截面于低部横截面线型区别较大,所以在枕木放置到一定的高度(常常高度≤600mm)时容易产生重心不稳的现象,导致密性检查作业不方便,甚至带来危险。4、冲砂涂装移动作业:冲砂涂装移动作业时需要把舵叶与龙门架用角钢焊接牢固,需要安排装配、电焊进行作业,费时费力。5、船台安装作业:需要拆除固定角钢进行码脚批补磨作业、补油漆作业,比较费时费力,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用角钢支撑会产生码脚,需要进行码脚批补磨作业,在火工校正作业时需要舵叶反身多次,以及密性作业不方便等问题,提出一种舵叶托盘工装,以减少工作量,节省时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舵叶托盘工装,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脚、吊耳、靠撑和防倾肘板;所述支撑脚固定在底座下方,所述吊耳固定在底座边上,所述靠撑固定在底座上方;所述靠撑至少包括四组,整体沿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基于中轴线两两对称,对称的两组靠撑之间的距离与所需要立放的舵叶厚度适配;所述防倾肘板固定支撑在所述靠撑下端。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每组靠撑包括顶端相互固定连接的直撑与斜撑,二者的底端均固定在底座上方,形成三角支撑状;所述直撑相对位于内侧以支撑舵叶,所述斜撑相对位于外侧以支撑所述直撑;所述斜撑对直撑的支撑方向与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防倾肘板固定支撑在所述直撑下端,其支撑方向与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一致。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防倾肘板的数量为所述直撑数量的两倍,每一个直撑对应设置两个支撑方向相反的防倾肘板。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吊耳至少为四个,整体沿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基于所述中轴线两两对称。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底座为型钢焊接而成的长方形板架结构;所述支撑脚、吊耳、靠撑和防倾肘板均与底座焊接固定。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脚至少为六个,整体沿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基于所述中轴线两两对称。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底座具体由四根规格为14a的纵向槽钢和五根规格为14a的横向槽钢相互垂直焊接而成。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吊耳均为Q235以上级别钢板切割而成,其厚度为16mm;所述防倾肘板为Q235以上级别钢板切割而成的200mm*200mm*8mm三角形板材。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脚均为无缝钢管,其直径为83mm,高度为
200mm,壁厚为3.5mm。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直撑和斜撑均为直径83mm、壁厚3.5mm的钢管,直撑的长度为1000mm,斜撑的长度为1160mm;每组靠撑顶端连接而成的夹角为29°,直撑与底座的夹角为90°,斜撑与底座的夹角为61°;相邻两组靠撑的间距为1.117米,对称的两组靠撑的直撑间距为0.577米。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舵叶托盘工装可用于立放及支撑舵叶以进行各种作业,不需要另外用角钢做支撑,避免了码脚的产生,无需进行码脚批补磨作用。2、火工校正作业时舵叶无需反身。3、进行密性作业时更加方便,省去了拆除角钢及码脚批补磨作业。4、采用了两两对称的靠撑对舵叶进行支撑,同时靠撑下端又有防倾肘板进行支撑,整体结构牢固可靠,有效保障了作业安全。5、在各种作业中达到减少工作量、节省时耗、降本增效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舵叶托盘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底座,20-支撑脚,30-吊耳,40-靠撑,41-直撑,42-斜撑,50-防倾肘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舵叶托盘工装,包括底座10,以及固定在底座10上的支撑脚20、吊耳30、靠撑40和防倾肘板50;支撑脚20固定在底座10下方,吊耳30固定在底座20边上,靠撑40固定在底座上方;靠撑40至少包括四组,整体沿舵叶立放(图未示出舵叶,这里的立放尤指舵叶侧立)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基于中轴线两两对称,对称的两组靠撑40之间的距离与所需要立放的舵叶厚度适配;防倾肘板50固定支撑在所述靠撑40下端。本实施例优选方案中,每组靠撑40包括顶端相互固定连接的直撑41与斜撑42,二者的底端均固定在底座10上方,形成三角支撑状;直撑41相对位于内侧以支撑舵叶,斜撑42相对位于外侧以支撑直撑41;斜撑42对直撑41的支撑方向与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垂直;防倾肘板50固定支撑在直撑41下端,其支撑方向与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一致。本实施例中,防倾肘板50的数量为直撑41数量的两倍,即每一个直撑41对应设置两个支撑方向相反的防倾肘板50。吊耳30优选至少为四个,整体沿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基于中轴线两两对称。底座10具体可采用型钢焊接而成的长方形板架结构。例如可由四根规格为14a的纵向槽钢和五根规格为14a的横向槽钢相互垂直焊接而成。支撑脚20、吊耳30、靠撑40和防倾肘板50均与底座10焊接固定。支撑脚20优选至少为六个,整体沿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基于中轴线两两对称。基于专利技术人不懈的研究及测验成果,本实施例各部件的优选参数及型材参考如下:吊耳30可采用Q235以上级别钢板切割而成,其厚度为16mm。防倾肘板50可采用Q235以上级别钢板切割而成的200mm*200mm*8mm三角形板材。支撑脚20可采用无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舵叶托盘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脚、吊耳、靠撑和防倾肘板;所述支撑脚固定在底座下方,所述吊耳固定在底座边上,所述靠撑固定在底座上方;所述靠撑至少包括四组,整体沿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基于中轴线两两对称,对称的两组靠撑之间的距离与所需要立放的舵叶厚度适配;所述防倾肘板固定支撑在所述靠撑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舵叶托盘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脚、吊耳、靠撑和防倾肘板;所述支撑脚固定在底座下方,所述吊耳固定在底座边上,所述靠撑固定在底座上方;所述靠撑至少包括四组,整体沿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基于中轴线两两对称,对称的两组靠撑之间的距离与所需要立放的舵叶厚度适配;所述防倾肘板固定支撑在所述靠撑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叶托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每组靠撑包括顶端相互固定连接的直撑与斜撑,二者的底端均固定在底座上方,形成三角支撑状;所述直撑相对位于内侧以支撑舵叶,所述斜撑相对位于外侧以支撑所述直撑;所述斜撑对直撑的支撑方向与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防倾肘板固定支撑在所述直撑下端,其支撑方向与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舵叶托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肘板的数量为所述直撑数量的两倍,每一个直撑对应设置两个支撑方向相反的防倾肘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舵叶托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至少为四个,整体沿舵叶立放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基于所述中轴线两两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舵叶托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型钢焊接而成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辉胡儒靖付永丽陈军张志升吉祥黄翔宇熊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