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气液混合的新型反应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9856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6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气液混合的新型反应釜结构,包括釜体,在所述釜体上分别开有人孔、原料进口及出料口,在釜体内安装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搅拌叶,在转动轴内开有用于输入气体的气体流通腔,在搅拌叶的内部开有与气体流通腔相连通的空心腔体,于搅拌叶的腰部均开设多个与所述空心腔体连通的气孔,气孔的孔径以搅拌叶腰部中心向搅拌叶腰部两侧呈递减,气孔的数量以搅拌叶腰部中心向所述搅拌叶腰部两侧呈递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转动轴及搅拌叶内设置互为连通的气体流通腔及空心腔体,同时在搅拌叶上密集布置多个气孔,由压缩气体从气孔流出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转动轴及搅拌叶的自转,无需动力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气液混合的新型反应釜结构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目前,现有的化工试剂反应釜无法将气液完全、均匀有效的接触混合,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不均匀,气泡弥散度低,大大降低了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带有气液混合的新型反应釜结构,有效实现气液的均匀混合,大大提高了气体的弥散度及气体的利用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气液混合的新型反应釜结构,包括釜体,在所述釜体上分别开有人孔、原料进口及出料口,在所述釜体内安装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搅拌叶,所述搅拌叶横截面为腰形,在所述转动轴内开有用于输入气体的气体流通腔,在所述搅拌叶的内部开有与所述气体流通腔相连通的空心腔体,于所述搅拌叶的腰部均开设多个与所述空心腔体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的孔径以搅拌叶腰部中心向搅拌叶腰部两侧呈递减,所述气孔的数量以搅拌叶腰部中心向所述搅拌叶腰部两侧呈递减。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釜体并与固定轴承座连接;于所述搅拌叶的前后内壁之间还设置转动轴固定座,在所述转动轴固定座的中心出还设置用于贯穿转动轴的转动轴贯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转动轴及搅拌叶内设置互为连通的气体流通腔及空心腔体,同时在搅拌叶上密集布置多个气孔,由压缩气体从气孔流出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转动轴及搅拌叶的自转,无需动力源,使本技术设计更为简单,气孔的孔径由搅拌叶腰部向搅拌叶两侧呈逐渐递减,因此能形成孔径不同大小的气泡,有效提高了气泡的弥散度,通过将气孔数量设置成递减,使得搅拌叶在旋转时在其背面形成的压力减小,减小了气体给入的功耗、大大节省了能源,搅拌叶匀速转动,使从气孔内流出的压缩气体更容易与液体原料混合,提高了气液的均匀混合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搅拌叶的俯视图。图3为图2在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人孔;2、釜体;3、固定轴承座;4、转动轴;5、气体流通腔;6、原料进口;7、气孔;8、搅拌叶;801、转动轴固定座;802、转动轴贯通孔;9、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气液混合的新型反应釜结构包括釜体2,在釜体2上分别开有人孔1、原料进口6及出料口9,在釜体2内安装转动轴4,转动轴4的一端连接搅拌叶8,搅拌叶8横截面为腰形,在转动轴4内开有用于输入气体的气体流通腔5,在搅拌叶8的内部开有与气体流通腔5相连通的空心腔体,于搅拌叶8的腰部均开设多个与空心腔体连通的气孔7,如图3所示,气孔7均为圆形,各气孔7的孔径以搅拌叶8腰部中心向搅拌叶8腰部两侧呈递减,气孔7的数量以搅拌叶8腰部中心向搅拌叶8腰部两侧呈递减,上述各气孔7向搅拌叶8腰部两侧延伸形成菱形。上述转动轴4的另一端伸出釜体2并与固定轴承座3连接。如图2所示,于搅拌叶8的前后内壁之间还设置转动轴固定座801,在转动轴固定座801的中心出还设置用于
贯穿转动轴4的转动轴贯通孔802。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液体原料从原料进口6进入到釜体2的内部形成如图1所示液位面A,然后将压缩气体原料通入转动轴4的气体流通腔5内,压缩气体沿气体流通腔5进入搅拌叶8的空心腔体内,当压缩气体从多个密集布置的气孔7中流出时,由于该压缩气体从气孔7流出时会在相反方向产生大小相等反作用力,该作用力传递至转动轴4自身,使转动轴4受力沿圆周方向产生旋转,由此带动与转动轴4连接的搅拌叶8转动。固定轴承座3防止转动轴4在高速运转时晃动,由于气孔7密集分布在搅拌叶8上,各压缩气体在搅拌叶8高速搅拌的同时充入液体原料内,由搅拌叶8搅拌后均匀混合,有效实现气液的均匀混合。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气液混合的新型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2),在所述釜体(2)上分别开有人孔(1)、原料进口(6)及出料口(9),在所述釜体(2)内安装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一端连接搅拌叶(8),所述搅拌叶(8)横截面为腰形,在所述转动轴(4)内开有用于输入气体的气体流通腔(5),在所述搅拌叶(8)的内部开有与所述气体流通腔(5)相连通的空心腔体,于所述搅拌叶(8)的腰部均开设多个与所述空心腔体连通的气孔(7),所述气孔(7)的孔径以搅拌叶(8)腰部中心向搅拌叶(8)腰部两侧呈递减,所述气孔(7)的数量以搅拌叶(8)腰部中心向所述搅拌叶(8)腰部两侧呈递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气液混合的新型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2),在所述釜体(2)上分别开有人孔(1)、原料进口(6)及出料口(9),在所述釜体(2)内安装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一端连接搅拌叶(8),所述搅拌叶(8)横截面为腰形,在所述转动轴(4)内开有用于输入气体的气体流通腔(5),在所述搅拌叶(8)的内部开有与所述气体流通腔(5)相连通的空心腔体,于所述搅拌叶(8)的腰部均开设多个与所述空心腔体连通的气孔(7),所述气孔(7)的孔径以搅拌叶(8)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文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