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洲大蠊制剂及其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9087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5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美洲大蠊制剂及其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美洲大蠊是通过提取工艺或超低温粉碎实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与美洲大蠊药粉能够有效的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中VEGF的表达,对胃癌细胞或胃癌肿瘤的增殖抑制作用效果明显。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还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和美洲大蠊药粉分别与5-氮杂-2’-脱氧胞苷联用后,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抑制率更高,分别为75.1%和83.9%;分别与TNP-470联合用药后,对荷瘤小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75.3%和86.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美洲大蠊制剂及其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胃癌确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未经治疗者平均寿命约为13个月。近年来,有众多的学者致力于胃癌发生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清,亦缺乏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药物。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道转移和血行转移,而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因素。VEGF是目前已知作用较强的血管生成因子,是由肿瘤细胞分泌并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生长因子。VEGF可以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icana)属昆虫纲蜚蠊目蜚蠊科,俗称蟑螂、偷油婆等。原产于南美洲,食性广泛,喜食糖和淀粉等,污染食物、传播病菌和寄生虫,是世界性卫生害虫。而作为传统中药材,美洲大蠊常以干燥或鲜成虫入药。国内目前罕见关于研究美洲大蠊对胃癌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洲大蠊制剂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抗胃癌的药物。进一步,所述的抗胃癌的药物为抗胃癌细胞SGC-7901的药物。进一步,所述的抗胃癌药物具有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中VEGF的表达。所述的制剂是以美洲大蠊为原料,经过提取加工工艺或超低温粉碎工艺,再加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所述的制剂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称取美洲大蠊,粉碎,加入70~90%的乙醇在一定温度下回流提取3次,时间为1~3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10~1.20(60~65℃测),浓缩液中加入纯水,70~80℃下搅拌20分钟,冷藏静置,上层油脂用滤纸吸去,将下层液离心,上清液液经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即为美洲大蠊提取物。其中,所述的温度为70~95℃。其中,所述乙醇的加入体积量为美洲大蠊原药材质量的10~12倍。其中,所述纯水的加入量为浓缩液质量的12倍。其中,所述的离心条件为10000~15000r/分钟,离心时间20~40分钟。所述的制剂是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实现的:a、将美洲大蠊成虫置于放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在20~55℃下干燥至含水量为2~5%,得干燥的美洲大蠊成虫;b、将步骤a中得到的干燥的美洲大蠊成虫置于超低温粉碎机中粉碎至100目以上,即得美洲大蠊细粉。C、向步骤b中得到的美洲大蠊细粉中加入气相二氧化硅,混匀,即得美洲大蠊药粉。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粉碎粒度优选为200目。其中,步骤 b 中,所述的超低温粉碎机的温度设置在-200℃~-50℃。其中,步骤C中,所述的气相二氧化硅的加入量为美洲大蠊成虫的0~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所述的制剂与5-氮杂-2’-脱氧胞苷联合用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所述的制剂与TNP-470联合用药。本专利技术研究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抑制率高达62.9%,美洲大蠊药粉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抑制率高达72.4%。本专利技术研究还表明,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和美洲大蠊药粉分别与5-氮杂-2’-脱氧胞苷联合用药,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GC-7901的抑制率分别为75.1%和83.9%,比单独使用同浓度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和美洲大蠊药粉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GC-7901的抑制率要高出17.6%和15.8%,具有统计学意义。本专利技术研究还表明,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和美洲大蠊药粉分别于TNP-470联合用药,对荷瘤小鼠体内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75.3%和86.5%,比单独使用同浓度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和美洲大蠊药粉对荷瘤小鼠体内的移植瘤的抑瘤率高出22.2%和20.3%,具有统计学意义。本专利技术研究还表明,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和美洲大蠊药粉具有明显抑制胃癌肿瘤以及胃癌细胞SGC-7901中VEGF的表达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荷瘤小鼠体内移植瘤体积增长速度得到抑制、小鼠体内血清中的VEGF含量降低以及移植瘤组织中的VEGF相对灰度值减少;美洲大蠊提取物和美洲大蠊药粉分别与TNP-470联合用药后,使得荷瘤小鼠血清中的VEGF含量与单独使用相比,具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以及移植瘤组织中的VEGF的相对灰度值也具有明显减少的趋势。综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美洲大蠊制剂具有明显的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以及胃癌细胞中SGC-7901中VEGF的表达的作用,尤其是美洲大蠊制剂分别与5-氮杂-2’-脱氧胞苷、TNP-470联合用药后,效果更佳。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的形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称取美洲大蠊干燥的虫体1000g,粉碎,过80目筛,加入12L 85%乙醇在80℃、75℃、70℃下分别回流1次,时间为3小时、2小时、1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15(65℃测),浓缩液中加入浓缩液质量12倍的纯水,在75℃下搅拌20分钟,2℃下冷藏24小时,上层油脂用滤纸吸去,下层液过滤后的滤液在13000r/分钟下离心30分钟,上清液经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美洲大蠊提取物。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称取美洲大蠊干燥的虫体2000g,粉碎,过80目筛,加入20L 90%乙醇在90℃、80℃、70℃下分别回流1次,时间为3.5小时、1.5小时、1.5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10(60℃测),浓缩液中加入浓缩液质量12倍的纯水,在70℃下搅拌20分钟,2℃下冷藏24小时,上层油脂用滤纸吸去,下层液过滤后的滤液在10000r/分钟下离心40分钟,上清液经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美洲大蠊提取物。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称取美洲大蠊干燥的虫体1000g,粉碎,过80目筛,加入12L 70%乙醇在90℃、85℃、75℃下分别回流1次,时间为2小时、2小时、1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20(60℃测),浓缩液中加入浓缩液质量12倍的纯水,在80℃下搅拌20分钟,2℃下冷藏24小时,上层油脂用滤纸吸去,下层液过滤后的滤液在15000r/分钟下离心20分钟,上清液经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美洲大蠊提取物。实施例4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美洲大蠊药粉称取1000g美洲大蠊成虫放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在45℃下干燥至含水量为3%后,然后将干燥后美洲大蠊成虫置于温度设置为-150℃的超低温粉碎机中粉碎至200目,最后加入10g的气相二氧化硅,混匀,即得美洲大蠊药粉。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美洲大蠊药粉称取2000g美洲大蠊成虫放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在2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5%后,然后将干燥后美洲大蠊成虫置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美洲大蠊制剂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洲大蠊制剂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在制备治疗抗胃癌细胞SGC-7901的药物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在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中VEGF表达的应用。4.一种美洲大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以美洲大蠊虫体为原料,经过提取加工工艺或者超低温粉碎工艺,最后加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称取美洲大蠊虫体,粉碎,加入70~90%的乙醇在70~95℃下回流提取3次,时间为1~3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10~1.20,浓缩液中加入浓缩液质量12倍的纯水,70~80℃下搅拌20分钟,冷藏静置,上层油脂用滤纸吸去,将下层液离心,上清液液经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美洲大蠊提取物;其中,所述乙醇的加入体积量为美洲大蠊原药材质量的10~12倍;其中,所述的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福能沈咏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