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旅游观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486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2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旅游观光车,包括车体、太阳能电池板组件、AC/DC逆变器和蓄电池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及AC/DC逆变器均位于车体顶部,蓄电池组位于车体内座位下方。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以及梯形体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及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并联接入AC/DC逆变器输入端,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固定设置于车体顶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的上表面,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的侧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现有技术,增大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进一步提升旅游观光车的续航能力,降低旅游观光车对环境的间接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结合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旅游观光车
技术介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开发的项目越来越多,景点分布越来越广,为满足游客节约时间、节省体力,以获得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旅游观光车成为景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为保护景区环境,旅游观光车一般均为电动车,自身以蓄电池供电驱动电机,环保无污染。但蓄电池只能在旅游观光车停止状态下、且必须在有充电设备的条件下才能充电,一般均为夜间不使用时为旅游观光车充电。这样,必然会使观光车的续航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而且仅用电网向蓄电池充电,增加了蓄电池的充电次数,即对电网电力的需求量较大,这使旅游观光车形成较大的间接污染。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结合太阳能充电的旅游观光车,均是在车顶设置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作为蓄电池辅助充电的工具,这种设计增强了旅游观光车的续航能力,亦减少了旅游观光车对环境的间接污染。但是,考虑到旅游观光车主要用途在于带游客观赏景点,其车速必然较慢,因此车体结构的设计中可以将空气阻力因素视为非重点。鉴于此,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旅游观光车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本技术提供一种结合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旅游观光车,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以使旅游观光的续航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进一步减少电动型旅游观光车对环境的间接污染。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结合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旅游观光车,包括车体、太阳能电池板组件、AC/DC逆变器和蓄电池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及AC/DC逆变器均位于车体顶部,所述蓄电池组位于车体内各座位下方,太阳能电池板组件输出极与AC/DC逆变器输入端电连接,AC/DC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组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以及梯形体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及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并联接入AC/DC逆变器输入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固定设置于车体顶部,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的侧表面。通过设置在车顶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经AC/DC逆变器,输入蓄电池组存储,以此作为旅游观光车的电能补充。蓄电池组设置在旅游观光车座位下方,充分利用了旅游观光车的车体空间。考虑到旅游观光车车速较低,受空气阻力影响较小,故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设计成包括固定设置在梯形体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表面上并联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增强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光电转换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旅游观光车的续航能力,亦进一步减小了旅游观光车对环境的间接污染。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共有4块,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串联,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的侧表面。因旅游观光车用于景区,不宜过高,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相对第一太阳能电板面积较小,故将4块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联后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并联,以保证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具有足够的充电电压。进一步的,阳能电池板支撑座的侧表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0度~40度,以获得较大的光电转换率。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的高度为10cm~30cm。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底面与车体顶部之间设置有减震垫,用于旅游观光车运行过程中保护太阳能电池板组件。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均为框架结构,使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进一步的,AC/DC逆变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内部,充分利用旅游观光车的车体空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增大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进一步提升了旅游观光车的续航能力,亦进一步减小了旅游观光车对环境的间接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的爆炸图图4为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的侧视图1 车体2 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1 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2 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3 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1 上表面232 侧表面3 AC/DC逆变器4 蓄电池组5 座位6 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一种结合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旅游观光车,包括车体1、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AC/DC逆变器3、蓄电池组4,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及AC/DC逆变器3均位于车体1顶部,蓄电池组4位于车体1内座位5下方,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输出端与AC/DC逆变器3输入端电连接,AC/DC逆变器3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组4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以及梯形体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1及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并联接入AC/DC逆变器3输入端,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固定设置于车体1顶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1固定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的上表面23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固定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的侧表面232。通过设置在车顶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经AC/DC逆变器3,输入蓄电池组4存储,以此作为旅游观光车的电能补充。蓄电池组4设置在旅游观光车座位5下方,充分利用了旅游观光车的车体1空间。考虑到旅游观光车车速较低,受空气阻力影响较小,故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设计成包括固定设置在梯形体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表面上、并联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增强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的光电转换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旅游观光车的续航能力,亦进一步减小了旅游观光车对环境的间接污染。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改进,其中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共设置有4块,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串联后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1并联,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分别固定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的侧表面232。因旅游观光车用于景区,不宜过高,优选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的高度H为10cm~30cm。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的面积相对第一太阳能电板21面积较小,故将4块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串板,以保证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具有足够的充电电压。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的侧表面232与底面的夹角A为30度~40度,以获得较大的光电转换率。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的上表面231和侧表面232均为框架结构,使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AC/DC逆变器3位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内部,充分利用旅游观光车的车体空间。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底面与车体1顶部之间设置有减震垫6,用于旅游观光车运行过程中保护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旅游观光车,包括车体(1)、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AC/DC逆变器(3)和蓄电池组(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及所述AC/DC逆变器(3)均位于所述车体(1)顶部,所述蓄电池组(4)位于所述车体(1)内座位(5)下方,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输出端与所述AC/DC逆变器(3)输入端电连接,所述AC/DC逆变器(3)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组(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以及梯形体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共有4块,各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串联后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1)并联接入所述AC/DC逆变器(3)输入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固定设置于所述车体(1)顶部,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1)固定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的上表面(231),所述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分别固定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的侧表面(2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旅游观光车,包括车体(1)、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AC/DC逆变器(3)和蓄电池组(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及所述AC/DC逆变器(3)均位于所述车体(1)顶部,所述蓄电池组(4)位于所述车体(1)内座位(5)下方,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输出端与所述AC/DC逆变器(3)输入端电连接,所述AC/DC逆变器(3)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组(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以及梯形体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共有4块,各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22)串联后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1)并联接入所述AC/DC逆变器(3)输入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固定设置于所述车体(1)顶部,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1)固定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座(23)的上表面(23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静曹兴举苟春梅吴民衣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