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727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2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装置,包括门型机架、下机箱、驱动装置、冲压杆、第一上模、下模座、第一下模、中部模座、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下机箱顶端设有门型机架,驱动装置设置在门型机架中部,驱动装置下部设有冲压杆,冲压杆下端设有第一上模,下机箱顶端设有下模座,下模座顶端设有第一下模,第一上模与第一下模位置相对应;门型机架中部设有横向设置的中部模座,冲压杆向下穿过中部模座,中部模座底端设有两个第二上模,两个第二上模对称设于冲压杆两侧,冲压杆下部两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下模,第二下模与第二上模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是指利用模具在冲床上将金属材料制成各种板片状零件和壳体、容器类工件,或将管件制成各种管状工件。在国民生产中,由于冲压工艺比较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而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冲压设备,一般是一台机器单独的一个上模与一个下模相互配合,通过冲压驱动装置带动上模或下模的运动,得到冲压件。上述过程,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在冲压驱动装置完成冲压向上抬起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降低了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在现有设计的冲压装置中普遍存在着冲压件不能自动排出冲压下模的问题,从另一方面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冲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冲压装置能源利用效率低,工作效率普遍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装置,包括门型机架、下机箱、驱动装置、冲压杆、第一上模、下模座、第一下模、中部模座、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所述下机箱顶端设有门型机架,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门型机架中部,所述驱动装置下部设有冲压杆,所述冲压杆下端设有第一上模,所述下机箱顶端设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顶端设有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一下模位置相对应;所述门型机架中部设有横向设置的中部模座,所述冲压杆向下穿过所述中部模座,所述中部模座底端设有两个第二上模,两个所述第二上模对称设于所述冲压杆两侧,所述冲压杆下部两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下模与所述第二上模位置相对应。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门型机架与所述中部模座顶端
之间,两个所述支撑杆对称设于所述冲压杆两侧。优选的,还包括导向管,所述中部模座上所述冲压杆的穿设部位设置有导向管。优选的,还包括腔体、固定座、弹簧和顶出杆,所述腔体设于所述下模座下端,所述腔体与下模座和第一下模通过竖直的通道相通,所述腔体内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设有竖直的顶出杆,所述顶出杆向上穿过通道进入到所述第一下模底部。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在门型机架中部设置了中部模座,并在中部模座上设置了第二上模,同时在冲压杆下部两侧设置了与第二上模对应的第二下模,从而在冲压驱动装置完成一次冲压任务向上抬起过程中,可实现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的相互配合冲压,冲压后的工件自动掉落,从而实现了能源有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并在下机箱内设置腔体,可通过腔体内固定座、弹簧和顶出杆的相互配合,使在第一下模冲压完毕的部件被顶出,方便进行下一次冲压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工人手工拿取的危险。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安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型机架;2下机箱;3驱动装置;4冲压杆;5第一上模;6下模座;7第一下模;8中部模座;9第二上模;10第二下模;11支撑杆;12导向管;13腔体;14固定座;15弹簧;16顶出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安全性好。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冲压装置,包括门型机架1、下机箱2、驱动装置3、冲压杆4、第一上模5、下模座6、第一下模7、中部模座8、第二上模9和第二下模10,所述下机箱2顶端设有门型机架1,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门型机架1中部,所述驱动装置3下部设有冲压杆4,所述冲压杆4下端设有第一上模5,所述下机箱2顶端设有下模座6,所述下模座6顶端设有第一下模7,所述第一上模5与所述第一下模7位置相对应;所述门型机架1中部设有横向设置的中部模座8,所述冲压杆4向下穿过所述中部模座8,所述中部模座8底端设有两个第二上模9,两个所述第二上模9对称设于所述冲压杆4两侧,所述冲压杆4下部两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下模10,所述第二下模10与所述第二上模9位置相对应。由于冲压杆4在完成冲压向上抬起过程中,其冲压力小于向下的冲压力,则可将第二上模9和第二下模10设计为冲压较简单的冲压工件,只需在较小压力下即能实现加工为好,并且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通过手工或增设进料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设于所述门型机架1与所述中部模座8顶端之间,两个所述支撑杆11对称设于所述冲压杆4两侧。支撑杆11的设置,能够增强中部模座8的机械性能,使第二上模9和第二下模10冲压时,稳定性显著提高,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在加工工件时,能够减少晃动,提高工件加工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管12,所述中部模座8上所述冲压杆4的穿设部位设置有导向管12。导向管12的内径略大于冲压杆4的外径,从而可以起到充分的导向功能,提高冲压杆4的位置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加工工件质量的稳定。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腔体13、固定座14、弹簧15和顶出杆16,所述腔体13设于所述下模座6下端,所述腔体13与下模座6和第一下模7通过竖直的通道相通,所述腔体13内底部设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上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顶端设有竖直的顶出杆16,所述顶出杆16向上穿过通道进入到所述第一下模7底部。在冲压时,第一上模5和第一下模7相互配合,使待冲压工件加工完成,此时第一上模5向上抬起,在弹簧15弹力作用下,将顶出杆16向上
弹起,而顶出杆16顶端将加工完的工件向上顶出第一下模7,方便拿取;再次加工时,将材料放入第一下模7,第一上模5和第一下模7相互配合,冲压时,由于压力作用,将顶出杆16向下推入到腔体13。在加工工件时,循环进行上述步骤。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门型机架1中部设置了中部模座8,并在中部模座8上设置了第二上模9,同时在冲压杆4下部两侧设置了与第二上模9对应的第二下模10,从而在冲压驱动装置3完成一次冲压任务向上抬起过程中,可实现第二上模9和第二下模10的相互配合冲压,冲压后的工件自动掉落,从而实现了能源有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并在下机箱2内设置腔体13,可通过腔体13内固定座14、弹簧15和顶出杆16的相互配合,使在第一下模7冲压完毕的部件被顶出,方便进行下一次冲压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工人手工拿取的危险。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安全性好。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型机架、下机箱、驱动装置、冲压杆、第一上模、下模座、第一下模、中部模座、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所述下机箱顶端设有门型机架,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门型机架中部,所述驱动装置下部设有冲压杆,所述冲压杆下端设有第一上模,所述下机箱顶端设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顶端设有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一下模位置相对应;所述门型机架中部设有横向设置的中部模座,所述冲压杆向下穿过所述中部模座,所述中部模座底端设有两个第二上模,两个所述第二上模对称设于所述冲压杆两侧,所述冲压杆下部两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下模与所述第二上模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型机架、下机箱、驱动装置、冲压杆、第一上模、下模座、第一下模、中部模座、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所述下机箱顶端设有门型机架,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门型机架中部,所述驱动装置下部设有冲压杆,所述冲压杆下端设有第一上模,所述下机箱顶端设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顶端设有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一下模位置相对应;所述门型机架中部设有横向设置的中部模座,所述冲压杆向下穿过所述中部模座,所述中部模座底端设有两个第二上模,两个所述第二上模对称设于所述冲压杆两侧,所述冲压杆下部两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下模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恒亚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