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地质雷达动态检测隧道衬砌病害注浆修复效果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技术的发展,隧道变得越来越常见。由于设计标准不足、施工质量不佳、地质条件恶劣等原因,大多数隧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如衬砌开裂、衬砌不密实、衬砌与围岩间空洞(脱空区)、衬砌后方围岩破碎等,存在安全隐患,影响行车安全。注浆修复是最常用的隧道衬砌病害修复方法,但由于隧道工程的隐蔽性,很难使用常规方法判断注浆修复的效果。地质雷达是一种快速、无损、高分辨率的探测方法,可用来检测注浆修复效果。但其解译过于依赖探测人员的经验,缺少足够的试验数据,容易造成误判漏判。为了保证使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病害注浆修复效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由于隧道工程的隐蔽性,试验无法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只能进行模型试验。可能有一些研究机构或检测公司进行过相关试验,但还没有任何的机构或个人提出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专门用于模拟注浆修复隧道衬砌病害过程的试验装置,在针对性、全面性及可重用性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 ...
【技术保护点】
使用地质雷达动态检测隧道衬砌病害注浆修复效果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模型和雷达检测装置;所述主体模型包括位于前方且用于隧道衬砌的混凝土板,混凝土板的侧方及后方砌有与其形成空间结构的砖墙;在砖墙和混凝土板形成的空间结构中堆积有模拟围岩的沙子,且在浇筑混凝土板和堆沙之前形成预留空洞来模拟各种隧道衬砌病害;在混凝土板的前方设有检测隧道衬砌病害或者病害注浆修复状况的雷达检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使用地质雷达动态检测隧道衬砌病害注浆修复效果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模型和雷达检测装置;所述主体模型包括位于前方且用于隧道衬砌的混凝土板,混凝土板的侧方及后方砌有与其形成空间结构的砖墙;在砖墙和混凝土板形成的空间结构中堆积有模拟围岩的沙子,且在浇筑混凝土板和堆沙之前形成预留空洞来模拟各种隧道衬砌病害;在混凝土板的前方设有检测隧道衬砌病害或者病害注浆修复状况的雷达检测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检测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混凝土板的导轨,在所述的导轨上放置小车,在小车上放置地质雷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与实际隧道衬砌相似,使用隧道衬砌中常用的C30混凝土。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中,其中一段为素混凝土,另一段中加入钢筋网模拟有筋情况,钢筋排布方式与隧道衬砌中钢筋实际排布方式类似。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方及后方砖墙的厚度以承载其所填物的重量为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墙与混凝土板紧密相连,保证其中所填的干沙不外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浇筑混凝土板和堆沙之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张凤凯,林春金,李术才,李尧,杨磊,聂利超,宋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