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连续大量输送货物,同时还可以一点对多点进行输送的多层连续升降机。通过在链条组上固定台面,链条再通过链轮组合绕行,在进口通过链轮改向形成平台面载货,然后台面垂直上升或下降,出口再通过链轮改向输出货物。当需要改变楼层进口或出口时,提升升降厢到达新位置并制动固定。链循环方面通过在四根链条上固定台面,是在上升时形成载货平台。前排的链条和后排链条错位布置,是前后链条在同一平面输出货物,并通过链轮改向台面变为竖直方向输送。升降厢一侧加配配重块,升降马达驱动厢体整体上升或下降,绕行厢体的输送链条所配都是被动链轮,厢体升降,厢体里面链轮随之从动。到达需要位置后,马达停止并制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连续大量输送货物,同时还可以一点对多点进行输送的多层连续升降机。通过在链条组上固定台面,链条再通过链轮组合绕行,在进口通过链轮改向形成平台面载货,然后台面垂直上升或下降,出口再通过链轮改向输出货物。当需要改变楼层进口或出口时,提升升降厢到达新位置并制动固定。链循环方面通过在四根链条上固定台面,是在上升时形成载货平台。前排的链条和后排链条错位布置,是前后链条在同一平面输出货物,并通过链轮改向台面变为竖直方向输送。升降厢一侧加配配重块,升降马达驱动厢体整体上升或下降,绕行厢体的输送链条所配都是被动链轮,厢体升降,厢体里面链轮随之从动。到达需要位置后,马达停止并制动。【专利说明】多层连续升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具体是指一种多层连续升降机。
技术介绍
升降机最早的出现应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及欧洲各国,当时都有以辘轳等工具垂直运送人和货物。现代的升降机是十九世纪蒸汽机专利技术之后的产物。1845年第一台升降机诞生,当时使用的液体为水。1853年,美国人艾利莎.奥的斯专利技术自动安全装置,大为提高钢缆曳引升降机的安全。升降机作为一种多功能升降机械设备,最为常见的有往复式升降机和连续式升降机。进一步结合附图1即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见的往复式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往复式升降机升降原理类似电梯,只是在轿厢里安装接料输送链或辊道(载货台面)。货物通过输送直接走进升降机。升降机链条(钢丝绳)传动上升或下降到需要到达楼层。载货台面启动把货物输出升降机。然后升降机载货台面再回到初始位置接下批物料。但是这种升降机在实际使用时存在效率低下的不足之处。升降机是往复式行走运动。载货台面从输入楼层接载货物到达输出楼层,输出货物后,再回到输入楼层接货,这样情况下相应输送楼层越高,往复行走需要时间越多,效率越低。不能满足很多高效场合的需求。另外一种常见的升降机则是如附图2中所示的连续式升降机。连续式升降机原理是通过在链条组上固定台面,链条再通过链轮组合绕行,在进口通过链轮改向形成平台面载货,然后台面垂直上升或下降,出口再通过链轮改向输出货物。链条在进口和出口之间在构成闭路循环。链条上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数量不等的台面。货物通过升降机和入口输送机配合控制依次进入升降机升降机台面,形成连续作业。但是连续式升降机却存在进出口位固定,不能适应多个楼层物流输送需要的不足之处。在多层厂房的工业生产及物流仓库等物流自动化作业过程中,物料需在不同楼层流通周转,实现自动化连通输送。随着工业技术进步,生产物流单位时间产量在不断提高,同时,对厂房仓库有效利用要求越来越严苛。目前急需要一种能实现大输送量的升降输送设备来对接多楼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连续大量输送货物,同时还可以一点对多点进行输送的多层连续升降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层连续升降机,它包括总机架、厢升降机构和链循环输送机构;所述的厢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箱、配重块、升降电机与锁定装置、左上箱体导向滑轮和右上箱体导向滑轮;配重块由缆绳牵引依次通过左上箱体导向滑轮和右上箱体导向滑轮进行两次直角转弯导向后与升降箱相连;所述的升降电机与锁定装置安装于总机架的顶部,升降箱和配重块之间的连接缆绳绕经升降电机与锁定装置的绞车;所述的链循环输送机构为由循环链条、链式台面、左下台面导向滑轮、右下台面导向滑轮、右下后排链条导向滑轮、左下前排链条导向滑轮、循环马达、左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右上分叉导向滑轮、右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右上后排链条导向滑轮、左上台面导向滑轮和右上台面导向滑轮组合而成的四个链循环;四个链循环包括两个前排链循环和两个后排链循环,四个链循环分别连接着链式台面的四个角且均由循环马达驱动;两个前排链循环中链式台面均匀分布于循环链条上且链式台面的前排两个角与链条相连,循环链条依次经过左下台面导向滑轮、右下台面导向滑轮、左下前排链条导向滑轮、左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右上分叉导向滑轮、右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右上台面导向滑轮和左上台面导向滑轮构成循环结构;两个后排链循环中链式台面均匀分布于循环链条上且链式台面的后排两个角与链条相连,循环链条依次经过左下台面导向滑轮、右下台面导向滑轮、右下后排链条导向滑轮、右上分叉导向滑轮、右上后排链条导向滑轮、左上台面导向滑轮和右上台面导向滑轮构成循环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多层连续式升降机克服了往复式升降机速度慢缺点,同时克服了连续式升降机只可对接单一楼层缺点。实现一种连续大量输送同时可一点对多点输送的设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连续大量输送货物,同时还可以一点对多点进行输送的多层连续升降机。【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往复式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连续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多层连续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1、总机架,2、升降箱,3、配重块,4、升降电机与锁定装置,5、左上箱体导向滑轮,6、右上箱体导向滑轮,7、链式台面,8、左下台面导向滑轮,9.1、右下台面导向滑轮,9.2、右下后排链条导向滑轮,9.3、左下前排链条导向滑轮,10、循环马达,11.1、左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11.2、右上分叉导向滑轮,11.3、右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11.4、右上后排链条导向滑轮,11、箱体台面换向机构,12、右上台面导向滑轮,13、左上台面导向滑轮,14、第一升降箱调整位,15、第二升降箱调整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3和附图4,一种多层连续升降机,它包括总机架1、厢升降机构和链循环输送机构;所述的厢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箱2、配重块3、升降电机与锁定装置4、左上箱体导向滑轮5和右上箱体导向滑轮6;配重块3由缆绳牵弓I依次通过左上箱体导向滑轮5和右上箱体导向滑轮6进行两次直角转弯导向后与升降箱2相连;所述的升降电机与锁定装置4安装于总机架I的顶部,升降箱2和配重块3之间的连接缆绳绕经升降电机与锁定装置4的绞车;所述的链循环输送机构为由循环链条、链式台面7、左下台面导向滑轮8、右下台面导向滑轮9.1、右下后排链条导向滑轮9.2、左下前排链条导向滑轮9.3、循环马达10、左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11.1、右上分叉导向滑轮11.2、右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11.3、右上后排链条导向滑轮11.4、左上台面导向滑轮12和右上台面导向滑轮13组合而成的四个链循环;四个链循环包括两个前排链循环和两个后排链循环,四个链循环分别连接着链式台面7的四个角且均由循环马达10驱动;两个前排链循环中链式台面7均匀分布于循环链条上且链式台面7的前排两个角与链条相连,循环链条依次经过左下台面导向滑轮8、右下台面导向滑轮9.1、左下前排链条导向滑轮9.3、左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11.1、右上分叉导向滑轮11.2、右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11.3、右上台面导向滑轮12和左上台面导向滑轮13构成循环结构;两个后排链循环中链式台面7均匀分布于循环链条上且链式台面7的后排两个角与链条相连,循环链条依次经过左下台面导向滑轮8、右下台面导向滑轮9.1、右下后排链条导向滑轮9.2、右上分叉导向滑轮11.2、右上后排链条导向滑轮11.4、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连续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总机架(1)、厢升降机构和链循环输送机构;所述的厢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箱(2)、配重块(3)、升降电机与锁定装置(4)、左上箱体导向滑轮(5)和右上箱体导向滑轮(6);配重块(3)由缆绳牵引依次通过左上箱体导向滑轮(5)和右上箱体导向滑轮(6)进行两次直角转弯导向后与升降箱(2)相连;所述的升降电机与锁定装置(4)安装于总机架(1)的顶部,升降箱(2)和配重块(3)之间的连接缆绳绕经升降电机与锁定装置(4)的绞车;所述的链循环输送机构为由循环链条、链式台面(7)、左下台面导向滑轮(8)、右下台面导向滑轮(9.1)、右下后排链条导向滑轮(9.2)、左下前排链条导向滑轮(9.3)、循环马达(10)、左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11.1)、右上分叉导向滑轮(11.2)、右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11.3)、右上后排链条导向滑轮(11.4)、左上台面导向滑轮(12)和右上台面导向滑轮(13)组合而成的四个链循环;四个链循环包括两个前排链循环和两个后排链循环,四个链循环分别连接着链式台面(7)的四个角且均由循环马达(10)驱动;两个前排链循环中链式台面(7)均匀分布于循环链条上且链式台面(7)的前排两个角与链条相连,循环链条依次经过左下台面导向滑轮(8)、右下台面导向滑轮(9.1)、左下前排链条导向滑轮(9.3)、左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11.1)、右上分叉导向滑轮(11.2)、右上前排链条导向滑轮(11.3)、右上台面导向滑轮(12)和左上台面导向滑轮(13)构成循环结构;两个后排链循环中链式台面(7)均匀分布于循环链条上且链式台面(7)的后排两个角与链条相连,循环链条依次经过左下台面导向滑轮(8)、右下台面导向滑轮(9.1)、右下后排链条导向滑轮(9.2)、右上分叉导向滑轮(11.2)、右上后排链条导向滑轮(11.4)、左上台面导向滑轮(12)和右上台面导向滑轮(13)构成循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晓光,胥传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道仁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