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0485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11:05
防止纤维等微粉被排出到壳体部之外。具备:鼓部,在该鼓部中至少含纤维的材料通过多个开口;输送部,在该输送部中,通过了所述鼓部的所述材料在空气中堆积为幅材,输送所述幅材;壳体部,其覆盖所述鼓部、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幅材接触,在比在所述下游侧接触的部分靠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输送部接触;和成形部,其用所述幅材成形片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片材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下述纸再生装置,其具备:将纸粉碎并解纤的干式解纤部;输送由干式解纤部解纤了的解纤物的第1输送部;对由第1输送部输送的解纤物进行气流分级而进行脱墨的分级部;输送由分级部脱墨了的解纤物的第2输送部;和用由第2输送部输送的解纤物来成形纸的纸成形部。而且,纸成形部中,具备具有多个小孔网筛的成形鼓(forming drum),构成为,驱动该成形鼓使其旋转,从而使纤维从小孔网筛排出,并使排出的纤维堆积在网带(mesh belt)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48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设置有覆盖上述所示的纸再生装置的纸成形部的成形鼓的壳体部,但是关于壳体部是什么样的物件没有详细记载。尤其是,希望做成下述结构:在使从成形鼓排出的纤维堆积在网带上时,纤维等微粉不会从壳体部与网带之间向外飞散。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作为以下的形态或应用例实现。[应用例1]本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鼓部,在该鼓部中,至少含有纤维的材料通过多个开口;输送部,在该输送部中,通过了所述鼓部的所述材料在空气中堆积成幅材,输送所述幅材;壳体部,其覆盖所述鼓部、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幅材接触,在比在所述下游侧接触的部分靠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输送部接触;和成形部,其用所述幅材成形片材。根据该结构,从鼓部的开口通过了的材料在输送部上作为幅材堆积并被输送。覆盖鼓部的壳体部,在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所堆积的幅材接触。进一步,壳体部,在比在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幅材接触的部分靠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输送部接触。在幅材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未堆积幅材,因此通过壳体部与输送部接触从而抑制材料向壳体部之外飞散。另外,在幅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堆积有幅材,因此若壳体部与输送部接触则堆积的幅材就无法通过。因此,通过壳体部与幅材接触,从而使幅材通过,并且抑制通过了鼓部的幅材向壳体部之外飞散。因此,通过了鼓部的材料留在壳体部内,能抑制材料向壳体部之外飞散。[应用例2]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壳体部具有与所述幅材接触的辊。根据该结构,在壳体部的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辊,该辊与堆积的幅材接触。因此,能抑制材料向壳体部之外泄露,并且能提高幅材的输送性。进一步,辊面与幅材接触,因此能不使幅材的堆积部分走形且不损伤幅材的表面地进行输送。[应用例3]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驱动所述辊的驱动部。根据该结构,能容易地将幅材向输送方向拉动,可靠地进行输送。[应用例4]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能移动,并具有对所述辊施力的施力部。根据该结构,辊能移动且被施力,所以位置能根据所堆积的幅材的厚度而变化,即使输送厚度不同的幅材也能不使幅材走形地进行输送。[应用例5]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所述壳体部具有绒毛密封部。根据该结构,壳体部的绒毛密封部与输送部接触,所以能不阻碍输送部运动地驱动输送部。另外,输送部不易磨损,因此耐久性优异。另外,即使不气密地接触也能减少纤维等材料向壳体部之外漏出的情况。[应用例6]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壳体部具有绒毛密封部,所述绒毛密封部与所述辊接触。根据该结构,使用绒毛密封部,从而即使与旋转的辊接触也不易磨损。另外,能塞住辊与壳体部的间隙,即使不气密地接触也能减少纤维等材料向壳体部之外漏出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片材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分散部的结构的概略图。图3是表示鼓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分散部的壳体部周边的结构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等成为可识别程度的大小,将各部件等的比例尺不同于实际地示出。首先,关于片材制造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片材制造装置例如是基于将纯纸浆片材和/或废纸等原料(被解纤物)Pu成形为新片材Pr的技术的装置。片材制造装置具备:鼓部,在该鼓部中,至少含有纤维的材料通过多个开口;输送部,在该输送部中,通过了鼓部的材料在空气中堆积成为幅材,输送幅材;壳体部,其覆盖鼓部、在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幅材接触,在比在下游侧接触的部分靠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输送部接
触;和成形部,其用幅材成形片材。以下,关于片材制造装置的结构具体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制造装置1具备供给部10、粗碎部20、解纤部30、分级部40、接收部50、添加物投入部60、分散部70、输送部100、切断部110以及成形部200等。而且,具备控制这些部件的控制部。供给部10对粗碎部20供给废纸Pu。供给部10例如具备:重叠存放多张废纸Pu的托盘11;和能将托盘11中的废纸Pu连续投入粗碎部20的自动进给机构12等。作为向片材制造装置1供给的废纸Pu,例如是当前在办公室中成为主流的A4尺寸的用纸等。粗碎部20将被供给的废纸Pu裁断成数厘米见方的纸片。粗碎部20中,具备粗碎刀21,构成为将通常的碎纸机的刀的切断宽度拓宽后那样的装置。由此,能容易地将被供给的废纸Pu裁断成纸片。而且,被分断了的粗碎纸经由配管201被供给到解纤部30。解纤部30具备旋转的旋旋转切刀(未图示),进行将从粗碎部20供给的粗碎纸拆解成纤维状的解纤。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解纤部30,在空气中以干式进行解纤。通过解纤部30的解纤处理,被印刷的墨和/或调色剂、防渗材料等对纸的涂敷材料等,成为数十μm以下的颗粒并与纤维分离(以下,称为“墨粒”)。因此,从解纤部30出来的解纤物是通过纸片的解纤所得的纤维和墨粒。而且,是通过旋旋转切刀的旋转而产生气流的机构,解纤后的纤维经由配管202乘着该气流被输送到分级部40。此外,在使用不具备风产生机构的干式解纤部30的情况下,另行设置从粗碎部20向解纤部30产生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即可。分级部40将解纤物分级成墨粒和纤维。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分级部40应用旋风分离器(cyclone)(以下,以作为分级部的旋风分离器40进行说明),将被输送的纤维气流分级成墨粒和脱墨纤维(脱墨解纤物)。此外,也可以取代旋风分离器40而利用其他种类的气流式分级器。该情况下,作为旋风分离器40以外的气流式分级器,例如可以使用弯头喷射器和/或涡
流分级(Eddy Classifier)等。气流式分级器产生旋转气流、通过由于解纤物的尺寸和密度所承受的离心力之差进行分离、分级,能通过气流的速度、离心力的调整来调整分级点。由此,分成比较小且密度低的墨粒和比墨粒大且密度高的纤维。将从纤维中去除墨粒称为脱墨。此外,关于旋风分离器40,切线输入方式的旋风分离器是比较简便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40由下述部分构成:从解纤部30导入的导入口40a;导入口40a沿切线方向相接的筒部41;与筒部41的下部相连续的圆锥部42;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鼓部,在该鼓部中,至少含有纤维的材料通过多个开口;输送部,在该输送部中,通过了所述鼓部的所述材料在空气中堆积成幅材,输送所述幅材;壳体部,其覆盖所述鼓部,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幅材接触,在比在所述下游侧接触的部分靠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输送部接触;和成形部,其用所述幅材成形片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25 JP 2013-2666101.一种片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鼓部,在该鼓部中,至少含有纤维的材料通过多个开口;输送部,在该输送部中,通过了所述鼓部的所述材料在空气中堆积成幅材,输送所述幅材;壳体部,其覆盖所述鼓部,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幅材接触,在比在所述下游侧接触的部分靠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输送部接触;和成形部,其用所述幅材成形片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泽一真藤田惠生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