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油类淬火介质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0405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油类淬火介质热处理方法,1)、在淬火池内配制浓度为10-25%的水溶性烯类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液;2)、将铸造磨球、磨段在加热炉内加热;3)、当磨球、磨段在加热到淬火温度900~1150℃,浸入淬火池的水溶性淬火液中;4)、当铸造磨球、磨段的表面温度降至250~350℃时,离开淬火池,利用此非油类淬火介质克服了油类淬火介质存在的多种缺点,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油烟,保护了环境和人体健康,所得产品的硬度、表面光洁度都要比油淬时效果好,产品性能更加稳定,产品干净、无油渍,不会对下一个工序过程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磨铸件热处理
,具体为。
技术介绍
不同淬火介质影响着淬火各阶段,而淬火各阶段的冷却速度影响着铸件的各项性能。传统以水为淬火介质时,冷却能力对水温变化极其敏感,水温升高,使最大冷缩对应的温度转向低温;在蒸汽膜阶段,冷缩较低,奥式体易发生高温转变;且水在蒸汽膜阶段不易破泡,使铸件表面淬火硬度不均匀或产生软点;在对流转热阶段即马氏体转变区的冷速太大,易使铸件严重变形甚至开裂。针对水淬介质的不足,人们开始向水中加入各种无机盐、碱或其混合物,形成各种不同的无机水溶液。虽然无机水溶液提高铸件在高温区的冷却速度,改善冷却均匀性,使铸件淬火后获得较高的硬度,减少淬火开裂和变形,但盐水淬火易生锈,同时碱类溶液淬火不易控制,容易灼伤操作者,硝盐类不锈,但易产生有害气体,损害现场生产工人的健康。随着各种铸件材料的不断出现,传统的淬火介质远远适应不了工业的蓬勃发展,20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矿物油作为淬火介质,矿物油具有粘度低,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能够用于淬透性好、铸件厚壁不大、形状复杂、要求淬火变形小的铸件。随着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各种淬火油(如快速淬火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油类淬火介质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淬火池内配制浓度为10‑25%的水溶性烯类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液;2)、将铸造磨球、磨段在加热炉内加热;3)、当磨球、磨段在加热到淬火温度900~1150℃,浸入淬火池的水溶性淬火液中;4)、当铸造磨球、磨段的表面温度降至250~350℃时,离开淬火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沈茂林冯继林罗炳九储贵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凤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