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前后引导加工多台阶孔的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000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7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前后引导加工多台阶孔的铰刀,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铰刀主体和尾柄,在铰刀主体设置有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在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之间通过刀杆连接设置有二组切削刀刃,前导向部、后导向部、刀杆和切削刀刃为整体一体制成,前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0,刀杆的横截面直径为d1,切削刀刃的横截面直径为d2,前后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3,d0<d1≤d2≤d3。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铰刀,由于设有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稳定性极好,能获得较高的孔精度和较准确的额定位置。在切削刀刃中设有负刃后角α1,这样切屑向前刃排出,不会划伤孔壁,能获得较高精度的粗糙度,提高加工余量,走刀量大,解决同轴度的上、下两同心孔的加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机械加工领域中的一种铰刀,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前后引导加工多台阶孔的铰刀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对于零件的形状需求千差万别,不同形状的零件在机床上加工时要采用不同的铰刀,铰刀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用于铰削零件上已钻削或扩孔加工后的旋转刀具,具有直刃或螺旋刃的精加工刀具。铰刀主要是为了提高孔的加工精度,降低其表面粗糙度,是用于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刀具,加工余量一般很小。
在传统机械加工领域,对于钻后留余量进行铰削精加工的铰刀,为了保证孔的额定位置精度和孔的公差,其使用的铰刀一般不是带有前引导、就是带有后引导,其功能是与钻模上钻套配合,提高孔加工精度。但是对于有同轴度要求的上、下两同心孔的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现采用上述铰刀进行加工时,容易发生偏斜,从而使得有同轴度要求的上、下两同心孔发生倾斜,被加工零件还有一定数量的超差存在。因此,特别是对于在一个零件上有同轴度要求的上、下两同心孔的零件在进行铰削孔加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保证其尺寸精度和同轴度误差均在要求控制的范围之内,不发生偏斜,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前后引导加工多台阶孔的铰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前后引导加工多台阶孔的铰刀,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铰刀主体和尾柄,在所述铰刀主体设置有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在所述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之间通过刀杆连接设置有二组切削刀刃,所述前导向部、后导向部、刀杆和切削刀刃为整体一体制成,所述前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0,所述刀杆的横截面直径为d1,所述切削刀刃的横截面直径为d2,述前后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3,d0<d1≤d2≤d3。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刀刃的切削齿的数量为6个或8个,前角γ为6°,后角α为10°,刀刃带长f为0.15。
进一步地,在所述切削刀刃中还设置有负刃后角α1,所述负刃后角α1为8°。
进一步地,在所述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的侧面上设有容屑槽。
进一步地,所述铰刀主体材质选用高速钢材料,硬度为62~66HRC。
进一步地,所述尾柄材质选用45号钢材料,硬度为40~45HRC,其外形设置为锥柄结构,其锥度与钻床相匹配。
采用本技术的一种带前后引导加工多台阶孔的铰刀,由于设置有前导向部和后导向部,加工孔时将前导向部与钻模的下部衬套配合,后导向部与钻模的上部衬套配合,这样稳定性极好,能获得较高的孔精度和较准确的额定位置。又因为在所述切削刀刃中还设置有负刃后角α1,这样切屑向前刃排出,不会划伤孔壁,能获得较高精度的粗糙度,故可以大大提高加工余量,并且修磨简便,使用寿命长,走刀量也大,可以在立式钻床上通过钻模直接铰削钻后的底孔。另外可以根据被加工零件同心孔的长度、加工精度的具体数值,来确定整个铰刀的形式和结构,解决对于有同轴度要求的上、下两同心孔的加工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半剖面图;
图3是是图1俯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2的B-B剖面图;
图6是图1的C-C剖面图。
图中所示:1-铰刀主体、2-尾柄、3-前导向部、4-后导向部、5-刀杆、6-切削刀刃、7-容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带前后引导加工多台阶孔的铰刀,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铰刀主体1和尾柄2,在所述铰刀主体1设置有前导向部3和后导向部4,在所述前导向部3和后导向部4之间通过刀杆5连接设置有二组切削刀刃6,所述前导向部3、后导向部4、刀杆5和切削刀刃6为整体一体制成,所述前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0,所述刀杆5的横截面直径为d1,所述切削刀刃6的横截面直径为d2,述前后导向部4的横截面直径为d3,d0<d1≤d2≤d3。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刀刃6的切削齿的数量为6个或8个,前角γ为6°,后角α为10°,刀刃带长f为0.15。
进一步地,在所述切削刀刃6中还设置有负刃后角α1,所述负刃后角α1为8°。
进一步地,在所述前导向部3和后导向部4的侧面上设有容屑槽7。
进一步地,所述铰刀主体1材质选用高速钢材料,硬度为62~66HRC。
进一步地,所述尾柄2材质选用45号钢材料,硬度为40~45HRC,其外形设置为锥柄结构,其锥度与钻床相匹配。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以加工两台阶孔为例,具体说明铰刀是如何使用的,把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在钻模型腔内,用普通钻头加工出底孔,对于直径尺寸选取范围为Φ15~Φ30的孔,一般铝合金留0.3~0.4mm的加工余量,普通碳钢和合金钢留0.2~0.3mm的加工余量。钻模底部配合的钻套尺寸选取待加工孔的最小尺寸孔,铰刀前引导部分D0就按此尺寸确定直径,铰刀D1~D2部分是加工孔的切削部分,铰刀后引导部分D3的直径可比待加工孔约大些,铰削时,前后引导同时在钻模上进行引导旋转,以加工D1~D2同心孔。通过实践,得到的孔经过计量,其尺寸精度、同轴度、粗糙度满足工艺要求。
采用本技术的一种带前后引导加工多台阶孔的铰刀,由于设置有前导向部3和后导向部4,加工孔时将前导向部3与钻模的下部衬套配合,后导向部4与钻模的上部衬套配合,这样稳定性极好,能获得较高的孔精度和较准确的额定位置。又因为在所述切削刀刃6中还设置有负刃后角α1,这样切屑向前刃排出,不会划伤孔壁,能获得较高精度的粗糙度,故可以大大提高加工余量,并且修磨简便,使用寿命长,走刀量也大,可以在立式钻床上通过钻模直接铰削钻后的底孔。另外可以根据被加工零件同心孔的长度、加工精度的具体数值,来确定整个铰刀的形式和结构,解决对于有同轴度要求的上、下两同心孔的加工问题。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前后引导加工多台阶孔的铰刀,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铰刀主体(1)和尾柄(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刀主体(1)设置有前导向部(3)和后导向部(4),在所述前导向部(3)和后导向部(4)之间通过刀杆(5)连接设置有二组切削刀刃(6),所述前导向部(3)、后导向部(4)、刀杆(5)和切削刀刃(6)为整体一体制成,所述前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0,所述刀杆(5)的横截面直径为d1,所述切削刀刃(6)的横截面直径为d2,述前后导向部(4)的横截面直径为d3,d0<d1≤d2≤d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前后引导加工多台阶孔的铰刀,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铰刀主体(1)和尾柄(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刀主体(1)设置有前导向部(3)和后导向部(4),在所述前导向部(3)和后导向部(4)之间通过刀杆(5)连接设置有二组切削刀刃(6),所述前导向部(3)、后导向部(4)、刀杆(5)和切削刀刃(6)为整体一体制成,所述前导向部的横截面直径为d0,所述刀杆(5)的横截面直径为d1,所述切削刀刃(6)的横截面直径为d2,述前后导向部(4)的横截面直径为d3,d0<d1≤d2≤d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前后引导加工多台阶孔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刃(6)的切削齿的数量为6个或8个,前角γ为6°,后角α为10°,刀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惠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