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液压悬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6978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02:31
一种新型的液压悬挂系统,它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它包含液压缸、蓄能器、平衡阀、伺服阀、溢流阀、单向阀、变量泵、吸油过滤器、油箱;油箱内设有吸油过滤器;油箱经吸油管与变量泵连接;变量泵出口连接单向阀;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溢流阀、伺服阀;伺服阀连接液压缸无杆腔;伺服阀与液压缸无杆腔的大腔进油路上依次连接有平衡阀、蓄能器;液压缸有杆腔分别与平衡阀、伺服阀连接;伺服阀经回油管连接油箱;它能自动准确的响应路况;它的悬挂油缸能根据路面自动响应进行伸缩运动时油液进出蓄能器,以达到吸收冲击的效果,同时降低了能耗和噪音,并避免了液压冲击造成油缸不正常动作,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液压悬挂系统
技术介绍
工程车辆主动悬挂系统普遍采用的是电液控制液压悬架,其控制过程由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成闭环控制系统,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按照设定的控制规律向执行机构适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调节油液流动,在调整阻尼系数同时锁死悬架或调节车身高度。但是目前的主动液压悬挂系统通过电气系统来控制油缸进行响应,成本高,可靠性较差。而传统的悬挂系统的液压缸动作时会出现系统压力高、能耗大、噪声大、动作冲击且不平稳、以及油缸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卡滞的现象,在无电液控制的情况下无法迅速的自动根据路面情况作出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新型的液压悬挂系统,它可以保证工程车辆能够及时准确地对路况进行响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液压缸、蓄能器、平衡阀、伺服阀、溢流阀、单向阀、变量泵、吸油过滤器、油箱;油箱内设有吸油过滤器;油箱经吸油管与变量泵连接;变量泵出口连接单向阀;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溢流阀、伺服阀;伺服阀连接液压缸无杆腔;伺服阀与液压缸无杆腔的大腔进油路上依次连接有平衡阀、蓄能器;液压缸有杆腔分别与平衡阀、伺服阀连接;伺服阀经回油管连接油箱;所述的伺服阀为三位四通伺服换向阀,中位机能采用Y型机能;所述的平衡阀由单向阀和主阀芯组成;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液压悬挂系统,它能自动准确的响应路况;它的悬挂油缸能根据路面自动响应进行伸缩运动时油液进出蓄能器,以达到吸收冲击的效果,同时降低了能耗和噪音,并避免了液压冲击造成油缸不正常动作,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蓄能器;2、平衡阀;3、溢流阀;4、吸油过滤器;5、油箱;6、变量泵;7、单向阀;8、伺服阀;9、液压缸;9-1、液压缸无杆腔;9-2、液压缸有杆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箱5内设有吸油过滤器4;油箱5经吸油管与变量泵6连接;变量泵6出口连接单向阀7,以起到保护泵的作用;单向阀7的另一端连接溢流阀3、伺服阀8;伺服阀8连接液压缸无杆腔9-1;伺服阀8与液压缸无杆腔9-1的大腔进油路上依次连接有平衡阀2、蓄能器1;液压缸有杆腔9-2分别与平衡阀2、伺服阀8连接;伺服阀8经回油管连接油箱5;所述的伺服阀8为三位四通伺服换向阀,中位机能采用Y型机能;所述的平衡阀2由单向阀和主阀芯组成;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变量泵7提供油源;伺服阀8控制液压缸方向及速度;蓄能器1吸收冲击,降低能耗;平衡阀2防止大腔进油路突然失压造成油缸下降;溢流阀3做安全阀使用,进行过载保护;当伺服阀8位于中位时,主油路封闭,液压缸9的活塞浮动,在外力作用下可移动,变量泵7不卸荷(泵处于最小排量状态);平衡阀2防止了大腔进油路突然失压造成油缸下降;当伺服阀8位于左位时,变量泵6经油箱5提供压力油,流经单向阀7、伺服阀8、平衡阀2、蓄能器1进入液压缸无杆腔9-1;液压缸有杆腔9-2中的液压油经伺服阀8流进油箱5;此时大腔进油路上压力较低,平衡阀2上的主阀芯关闭;液压缸9活塞被压力油推动右行;当液压缸9的活塞右行到右端端头或行至不能再右行的位置时,大腔进油路上压力升高,溢流阀3打开,压力油便经溢流阀3直接回油箱5;当伺服阀8位于右位时,变量泵6经油箱5提供压力油,流经单向阀7、伺服阀8进入液压缸有杆腔9-2;此时大腔进油路上压力升高,平衡阀2上的主阀芯打开,液压缸无杆腔9-1中的液压油经蓄能器1、平衡阀2、伺服阀8流进油箱5;液压缸活塞被压力油推动左行;平衡阀2防止了大腔进油路突然失压造成油缸下降(此时平衡阀阀芯打开,不起作用);当液压缸9的活塞左行到左端端头或行至不能再左行的位置时,液压缸有杆腔9-2的油路压力升高,溢流阀3打开,压力油便经溢流阀3直接回油箱5。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液压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液压缸、蓄能器、平衡阀、伺服阀、溢流阀、单向阀、变量泵、吸油过滤器、油箱;油箱内设有吸油过滤器;油箱经吸油管与变量泵连接;变量泵出口连接单向阀;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溢流阀、伺服阀;伺服阀连接液压缸无杆腔;伺服阀与液压缸无杆腔的大腔进油路上依次连接有平衡阀、蓄能器;液压缸有杆腔分别与平衡阀、伺服阀连接;伺服阀经回油管连接油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液压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液压缸、蓄能器、平衡
阀、伺服阀、溢流阀、单向阀、变量泵、吸油过滤器、油箱;油箱内设有吸
油过滤器;油箱经吸油管与变量泵连接;变量泵出口连接单向阀;单向阀的
另一端连接溢流阀、伺服阀;伺服阀连接液压缸无杆腔;伺服阀与液压缸无
杆腔的大腔进油路上依次连接有平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荣智杨军任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万冠液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